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运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1984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发展轨迹和研究方法等。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的学习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历来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十分关注学习动机,相关理论有多种,本文主要就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运用做简要阐述。
  关键词:学习动机 归因理论 动机缺乏 动机过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既重视教育中人的心理的理论研究,又重视教育中与人心理功能的发挥有关的应用研究。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教育心理学是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虽然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科学,跻身于心理科学之林,也只是20世纪初叶的事情[1],在研究过程中应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等基本原则。关于教育的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丰富多彩,个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应用心理发展的观念来看待问题,发展表现为:“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原则的获得或变化”[2]。教学的过程就是交往,对此,钟启泉从沟通、合作与语言活动两方面作了分析[3],即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学的裨就是师生间的一种平等对话。
  教学就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固然不容忽视,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不可抹灭,归根到底末寻求好的发展就要主动地不断学习理论与实践经验。在教学原则和基本理论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才能有的放矢,而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的意义重大,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
  在内驱力和外部诱因两个基本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学习动机,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又可将其划分为各种各样的类型,周国韬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感、外部目的、知识价值观[4]。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少有单一的动机,往往更多的是复合性动机,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要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就需要用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来解释分析,关于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等。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根源,即具有相应的理论或实践依据。
  这里主要探讨学习动机与归因理论的关系。学习动机是直接失去个体学习活动以满足其需要的内部状态,是学习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1957)最早提出来的[5],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的两种需要,满足这两种需要的最基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的原因,并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后来,罗特(1966)根据控制点将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的。给纳(1971)接受了前两者的观点,同时又提出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
  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学习者对归因也不例外,学习动机的归因将导致学习者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责任判断。学习动机是将学习需要和愿望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是发动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大量实验结论表明:学习效率与动机强度之间成倒“U”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的进行,学习动机缺乏或学习动机过强都将影响学习效果。如何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及学习动机关系的分析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归因的作用就尤明显。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常会遇到懒散松懈,得过且过,对学习新没有热情和渴望,厌倦、依赖性强的学生,这是学习动机缺乏的症状,究其原因可能是个体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中的一种或几种,这里作为教育者应在重点把握个体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首先要帮助其明确学习意义、建立学习目标,其次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再者就是要帮助其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让他们明白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引导他们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胜任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注意引导把失败归因于努力,而不归因于稳定且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以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当然不能让学生产生“成功只努力”的不现实认识,应该让他们正确评价自身能力,同时又认识到努力对于取得成就的巨大作用,此外我们也要帮助学习动机过强,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而造成困惑的同学进行正确归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国心理学家 桑代克 著《教育心理学》.1903年。
  [2]美 卢文格 著 未于木 译《自我的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31页。
  [3]钟启泉 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05页。
  [4]周国韬《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的编制》.正心理科学,1993。
  [5]F.Heider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xions New York:Wiley.1958.
其他文献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阶段,是查漏补缺的阶段,知识成网的阶段,能力强化的阶段,总结反思的阶段,综合提升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质量直接决定着中考的成败。然而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加上长期被冠以“副课”之名,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思想品德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差等现象。  一、存在的问题  1.在答材料题的时候,审题不清楚,答非所问。其
期刊
摘 要: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所以我想从“茶文化”这一着手点,来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  关键词:幼儿茶艺 区角活动 礼仪教育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在所有幼儿的教育中,礼仪、品格、素质
期刊
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内容多、范围广,牵涉到情感、行为、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让人感到无从入手,有的甚至认为只是讲讲大道理。其实不然,在教育过程中陷于窘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本文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谈一些方法。  一、通过学习目的来教育培养爱国信念  通过学习目的来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就是把“希望”和“结果”转化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知识传授,同时也重视思想品德的渗透。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现行的小学数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学习中不断地渗透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科学的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有着重要的领航作用。”现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深掘教材,渗透“三热爱”的思
期刊
英语老师都知道,在高三英语复习中,词汇的复习是重中之重。因为没有掌握一定的词汇,学生的听、说、读、写就根本没办法实现。再加上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是3500左右,量大。这就给本来比较枯燥无味的词汇复习增加了难度。如何使学生摆脱枯燥的方式,有效地掌握高考必备的单词。我觉得张海翔教授提出的在复习英语中运用“复现——回忆——总结归纳操练应用——提高”的过程,是个比较好的方式。下面就北师大出版社的高中
期刊
一、研究背景  智障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大的难度。由于他们与正常儿童在智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因为要快速提高正常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智障学生的学习,对他们的发展听之任之,使他们经常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久而久之,这些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会变得自信心不足、上进心不强,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二、案例扫描  1.个案基本情况。赵某,男,出生于1999年11月,现小学五年级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将学习语言形式、掌握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融为一体的英语教学方法。它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能够充分体现
期刊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就是师生的和谐互动,只有教师善于引发与学生间的互动,新课程的思想才能得以有效落实。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究竟应如何让学生英语能力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呢?  一、精心备课是前提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表面上看是平等的,甚至可以说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是互动的主体,但是,互动的关键却
期刊
摘 要:《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关键词:教育 生活 回归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
期刊
摘 要: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来分析幼儿的行为特征。经调查分析,原因是儿童之间缺乏合作能力。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当今社会,幼儿不会分享,不会合作。在此,本人就日常经验和结合这次心理健康培训对此问题做一分析及浅谈一下怎样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关健词:培养 合作能力 沟通 学校 家庭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幼儿,胆怯、沉默、安静、不和群,自己孤单地坐着,不与其他幼儿玩。而在家里却是另一个样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