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乌江流域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来源 :地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乌江流域是典型的山地流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恶劣,人口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探究流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对于推动流域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1~2015年贵州乌江流域各区域相关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弹性、地理集中度、耦合指数、空间自相关和重心分析等方法对流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在总量规模上,流域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较高,但流域内各区域却存在差异。(2)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差异,流域中部区域较高且由中部向四周逐渐降低。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在全域空间上莫兰指数值逐渐变小,表明流域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空间自相关性在减弱,人口、经济发展的空间独立性逐渐增强。(3)人口重心、经济重心逐渐向远离流域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移动,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发生偏离,贵州乌江流域存在区域发展非均衡性。
其他文献
目前,现代木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力性能研究方面,而动力性能方面的研究不充分。随着结构服役寿命的增长,胶合木梁的疲劳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因此,开展胶合木梁在变幅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价值。本文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通过对胶合木梁的静力试验分析,得出胶合木梁的破坏规律及其破坏形式。在胶合木梁即将破坏前,除能听到木材纤维细微的撕裂声之外,并无其他明显特征。由此可知,胶
《工人之路》报因报道省港大罢工而闻名,是省港罢工工人的主要精神食粮。创刊初期的发行份数每天只有三千份,之后逐步增加到一万份,大概每四、五个罢工工人就有一份。~((1))该报保留了若干真实的历史资料,是研究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历史文献,对其做文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意义。本文将从史学、传播学、新闻学的角度对《工人之路》报进行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对《工人之路》报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广泛的应用,软件产业已经成为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软件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就是软件的研发人员。优秀的研发人员掌握先进的科学前沿知识,不仅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还具有创新的能力。这样高素质研发人员是软件企业竞争的焦点。因而软件研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对人力资源建设问题保持高度的重视。YH公司是总公司下设的研发中心,从20
统计作为图书馆的基础业务,是图书馆实现现代化治理的必要工具。文章结合社会环境、图书馆统计现状和事业发展需求,解读"提升效能、创新发展与图书馆统计"学术研讨会成果——
近些年,我国多数区域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面临现如今全球化与国际化旅游胜地建设的全新发展契机,我国正致力于旅游新品牌、新名片的建设。但是就整体而言,部分地区旅游产业
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步入到多元化发展阶段,同时伴随信息革命的媒介带来了工业产业的复苏,世界经济掀开了新一轮的浪潮。我国经济抓住契机,以“五年规划”为发展型阶梯,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核心地位,宏观调控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中国制造2025”纲领的出台,中国制定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方案及文明的交互融合的共同目标。轨道交通行业承担了举足轻重的使命任务
杜维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说从儒学第三期的多元背景、如何走出儒学第三期发展误区、从回应中发展儒学第三期、儒学第三期发展之可能性途径等几个方面,为儒学回应现代西方的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各地区的产业园区纷纷建立起来。产业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型212业化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是自主创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