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体患儿额外21号染色体亲本来源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ter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21-三体患儿额外21号染色体亲本来源,探索父母年龄、职业和生育史与21-三体发生的关联。

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湖北、湖南和河南省到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核型分析结果为21-三体的患儿207例和其中60例患儿的120例父母,对21号染色体上D21S1432、D21S11、D21S1435、D21S1442、D21S1809和D21S1412等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DNA多态性进行分型。同时,对每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收集相关资料。选择同期武汉市幼儿园健康体检的6 000名儿童中的10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及其父母(共200例),进行体检或遗传咨询。调查开始妊娠21-三体患儿或对照组儿童时父母的年龄、职业和生育史等信息。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检测100例正常儿童D21S1432、D21S11、D21S1435、D21S1442、D21S1809和D21S1412基因座,其杂合度分别为0.767 9、0.778 2、0.791 8、0.808 9、0.580 2和0.860 1;对207例21-三体患儿进行检测,成功判读205例。60例21-三体患儿中,51例(85.0%)为母系来源,9例(15.0%)为父系来源。205例21-三体患儿父亲和母亲妊娠开始时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4.9±6.2)和(32.7±6.9)岁]高于对照组父亲和母亲[分别为(28.1±5.2)和(25.3±4.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62和9.643,P值均<0.001)。51例母系来源21-三体患儿母亲妊娠开始时的平均年龄[(33.6±7.5)岁]高于对照组(t=8.250,P<0.001)。205例21-三体患儿父亲在其配偶妊娠开始时的平均年龄高于9例父系来源父亲的平均年龄[(28.6±5.4)岁](t=2.997,P=0.003)。9例父系来源的父亲7例从事有害健康的工种。

结论

母亲年龄是21-三体发生的高危因素,父系来源21-三体患儿的发生可能与父亲职业工种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一胎延迟分娩的处理和预后。方法报道2012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一胎分娩后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病例的治疗经过和远期随访情况。结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总结双胎妊娠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母儿预后。结果患者在妊娠24周胎膜早破、第一个胎儿流产后,经抗炎、监护、抑制宫缩等
期刊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暴露对新生鼠肺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105只,出生体重5.0~8.0 g,共2批。第1批6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生后第1天起,每日腹腔注射玉米油0.2 ml。第2批45只大鼠作为暴露组,随机分为低、中和
期刊
目的探讨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例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9例患儿中,早发型8例(均为早产儿),晚发型1例(足月儿)。早发型8例均为生后短期发病,其中6例母亲产前有发热史;5例母亲宫颈分泌物或血培养有李斯特菌;5例羊水粪染,其中2例描述有羊水恶臭;4例患儿生后有窒息史;8例患儿外周血白细
目的探讨脐带挤勒对早产儿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科出生的胎龄≤35周的早产儿,共4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配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出生后留取距脐部20 cm长的脐带,断脐后用双手指夹住脐带,向新生儿方向挤勒3次,速度为10 cm/s,随后结扎脐带。对照组出生后立即于距离新生儿脐根部<5 c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