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演化与重构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eng4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现代化驱动力与旅游业发展表征的流动性力量对林区乡村地域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天柱山核心景区为案例地,重点研究受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三个村落,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域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理论框架,构建多维度乡村地域景观分类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质性研究等方法,剖析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的演化特征,结论如下:1)天柱山核心景区土地利用类型产生较大变化,2000-2020年间,建设用地由零星点状集聚成片,且片状面积逐年递增.2)人工景观变迁以乡土建筑与聚落形态为主,呈现由分散向集聚变迁的态势,居民点多沿交通廊道呈带状分布,建筑风格承袭传统皖南流派.3)乡土文化、节庆活动、语言政策等非物质景观顺应文旅融合时代要求,经历了从破碎化、边缘化向旅游场域中心迈进的过程,居民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也因此得以提升.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是“三生”空间、农耕文明与村落文脉的承载,在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研究提出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加强产业合作,彰显人文魅力;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路径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重构策略,以期为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高星级酒店行业与电子商务实现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科学地评价高星级酒店电子商务第三方托管实施绩效对推动旅游与酒店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文献梳理、专家访谈和问卷调研等方法,构建了高星级酒店电子商务第三方托管实施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整体提升、核心过程、服务能力和风险克服四个方面,涵盖29个具体指标.在此基础上,借助IPA方法,对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与第三方托管服务商的实际表现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二者在整体上不相匹配.基于上述分析,该文为高星级酒店电子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