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保持说“不”的骄傲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r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回寝室后,总有同学来找我聊天,从今天老班的心情,到明星离婚出轨,简直是送上门的新闻服务。更有甚者在我想看书时将我的书一合,劝道:“休息时间,放松一下嘛。”要我这种一天不看书就气血亏虚的人拿美好的阅读时间去换八卦聊天,我简直崩溃。
  “时间就是金钱,他们都在勒索我;时间就是生命,他们都在谋杀我。”
  我妈听完我的控诉后无奈地摇头:“这些话为什么不跟他们讲呢?”
  “我,”一时语塞,“不好开口啊。”
  “窝里横。”她下了定论。
  我自知不是什么好词,但还是作了沉痛的反省:为什么不呢?
  于是自习课又有同学暗暗戳我的时候,我回复:“不好意思,现在没空。”
  对方惊讶地讪讪走开了,好像不相信自己会被拒绝。但我却如释重负——原来说“不”只需要抱歉几秒钟,却可以杜绝一切占用我时间的现象,这么算来,真是狠狠赚了一笔。
  你每天一个人,不觉得孤独吗?同学问。
  我有点想笑。抱歉啊,我真的很忙,没时间孤独。张爱玲说:“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如果你非要抢走我从吃饭睡觉走路中一分一秒挤出来的时间,我气到想把你从窗户丢出去。
  再后来,一位女同学用浮夸的演技向我咆哮:“你不爱我了!都不爱听我说话了!呜呜……”
  我再次哭笑不得。你这是用爱绑架我啊!爱与牺牲可不能画等号。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淡如水的友誼观并未因我的一句拒绝而破裂,我们反而更尊重彼此的时间。这让我更加庆幸自己当初有说“不”的勇气。
  有些纯粹为“kill time”的闲聊,其实并不是两厢情愿,甚至一厢情愿都没有。这种“同归于尽”的社交,其实是一种牺牲自己时间去浪费别人时间的互相伤害啊!
  敲黑板!为什么不敢拒绝?你缺乏一个坚定的个人边界。
  个人边界是指我们建起来的身体的、情感的、精神的界限,用来保护我们不受他人的操纵、利用和侵犯。边界很像底线和原则,让我们知道可以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线时自己该如何应对。
  不健康的个人边界容易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或是期待他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经常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且会有以下行为: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会感到心情不好或愧疚;被人刻薄对待时,只会忍气吞声;为了讨好别人,放弃自身信念;通过别人的评价定义自己;时常想要拯救别人,为他们包办和解决问题。
  健康的个人边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行为和情绪负责。我们知道拒绝的原因是对方越界了,这样一来自然就减轻我们的内疚感。同时,也能告知对方自己的边界在哪儿,防止对方以后再次越界。
  (选自2018年第8期《中学生博览》)
其他文献
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就是数轴.数轴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轴上点与原点的距离就是这个数的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2和-2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2,也就是[2-0]和[-2-0]都等于2.充分理解了概念之后,解决两点间的距离问题就易如反掌了.  已知,在数轴上有一动点Q从原点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移动方式为①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②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③向
期刊
目的:观察研究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MG患者三例,以环磷酰胺(CTX)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
有不少初学有理数的同学计算经常出错,总会出现一些小毛病.其一是对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理解不透,运用不熟;其二是没能掌握有理数运算的技巧.  例1 计算:[34]÷(-2)-[34]÷(-1)-0.75.  【解法一】[34]÷(-2)-[34]÷(-1)-0.75  =[34]×([-12])-[34]×(-1)-0.75  =[-38] [34]-0.75  =[-38].  【解法二】[34]÷(
期刊
第一次接触数轴,知道了数轴的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明白了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关系.有些题目只要画出数轴就一目了然,这种解题方法就是数形结合.  问题1 已知数轴上有顺次三点A、B、C.其中A点坐标为-20,C点坐标为40,一只电子蚂蚁甲从C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移动.  (1)当电子蚂蚁甲走到BC的中点D处时,它离A、B两处的距离之和是多少?  (2)这只电子蚂蚁甲由D点走到BA
期刊
“负负得正”或许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能熟练运用.但是为什么负负得正?你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吗?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小时候很喜爱数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数学是他的“至爱”.但当老师教到“负负得正”这个运算法则时,他一点都不理解,希望有人能对负负得正的缘由做出解释.  可是,他所请教的老师、同学都不能为他释此疑问.  可怜的司湯达被“负负得正”困扰了很久,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了它.他一直
期刊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中,到处都有我们常见的图形、数字.进入初中后,我们将继续对数字、图形、数学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做进一步研究,领略数学世界中的无穷奥妙,感受数学中的无限乐趣,做中学,学中乐,让数学与我们同行.  一、身份证上的数学  小铭身份证号码是440301199912095821,由此可以知道
期刊
鲁迅先生的文章《故乡》中,闰土项戴银圈,手捏钢叉,刺过一种爱偷吃西瓜的动物——猹。这个“猹”字看起来相当高冷,其实,它是鲁迅先生自创的字。1929年,鲁迅在致时任《辞海》主编舒新城的信中说:“‘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  看来文人总是才思敏捷的,当他们一下想不出用哪个词来表情达意的时候,就干脆造個新的。不光咱中国,英语世界里的很多作家造起单词来也是当仁
期刊
从儿时第一次抓起笔胡乱涂画开始,我们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这件事就已经显而易见了。不过,我们惯用一只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左撇子的数量这么少?  为了解开谜团,科学家对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和历史做了一番研究。  我们很快发现,问题并不像我们当初设想的那么简单。比如说,我以前从不知道,人体除双手之外的很多其他器官其实也是存在偏左或偏右的惯用性的,比如眼睛。  研究人体的非对称特性会有很有意思的发现,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