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伟 为了神州“河清湖澈”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43173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曾是祖国大地无数母亲河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高楼大厦和生产厂房越来越多,养育无数中华儿女的美丽的河流和湖泊却变得越来越狭窄、浑浊和肮脏,鱼虾灭绝、两岸美丽风光不再……这些都考验着许多国内相关的水利和环境保护专家。其中就有一位誓以“打造中国水生态修复第一品牌、为地球再造生机、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为目标的上海嘉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董建伟。
  从事水利及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30年来,董建伟以吃苦耐劳、工作严谨、勇于创新而著称。他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河流、湖泊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事业中,为建设美丽中国不断做出贡献,体现出一个优秀科技工作者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祖国的挚爱。
  董建伟说:“人活一世,总要有点事业心,总要有点使命感,为国家办点实事就是我的事业,让大地河清湖澈、山水秀美就是我的梦想和使命。”
  生态混凝土
  解决三峡库区滑坡难题
  董建伟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并不像术业有专攻的“大专家”。虽然有着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全国水利系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一串耀眼的光环,但朴实的外观和举止,却常被人误以为是哪个乡村中学的老师。而正是这位看似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多年来坚守岗位,主持研发了生态混凝土防护系列技术,在传统防护技术中引领了一场科技的重大变革。
  “生态混凝土”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提起河流湖泊水岸防护,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大片的混凝土板护坡、大块石砌墙,虽然经得起风浪冲刷,但也给水岸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远远望去河岸一片灰白,河堤寸草不生,水下鱼虾绝迹,河流失去生机。
  “由于这些传统的硬化防护方式隔断了水岸之间生态系统的联系,削弱了净化水质能力,加剧了河流、湖泊水质劣化乃至恶化现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董建伟及其领导的课题组就注意到这个现象。“当时我想如果能有一项技术,既能起到护坡的作用,又能做到不毁坏生态系统,该是多么好的事情!”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董建伟发现如果能让护坡长出植被,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然而,“混凝土里长植被”,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是无稽之谈。在一片质疑声中,董建伟却坚持自己的判断。通过广泛阅读资料,他知道:绿化混凝土技术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源于日本。但由于须采用特种水泥、特选植物、特殊设备,才能在混凝土上恢复植被,所以尽管有人尝试将日本技术引进国内,但都无法得到实际应用。
  “混凝土是一种在高碱性条件下才能保持性能稳定的建筑材料,而大部分植物在高碱性水环境条件下却难以生存,大多数营养元素也难以被植物吸收,这是研发生态混凝土的瓶颈。”
  根据国内常用各种水泥的特点和水岸防护工程的经验,董建伟开展了生态混凝土研发实验工作,并在技术理论和方法上大胆创新。
  生态混凝土实验十分艰苦,振捣器刺耳的声音常震得人头昏脑胀,双手经常被高盐碱性的水泥浆烧得一层层脱皮,而实验缓释肥料时释放出的气体,弄得浑身上下总有茅厕般的气味,夏季混凝土表面温度高达60℃以上,观测植物生长环境时常令人头晕目眩。
  严酷的环境并没有让董建伟退缩。让人欣慰的是,辛勤的汗水在短期内便有了回报。董建伟惊喜的发现:混凝土里长出了小草!
  然而,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我们发现,这样种出来的草寿命很短,没过几天,就相继夭折,直至全部死掉,无一存活。”
  是不是浇灌问题?是不是土壤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在董建伟的脑海中闪过。多次的挫折让董建伟明白这项技术的突破并非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
  董建伟知道,要想最后成功,就必须在每一次失败中总结经验。
  在吉林省计经委农业处的8年工作经历,使他在治理盐碱地上有着自己的“妙招”。经过细致地比较之后,他发现盐碱地和混凝土中的成份有些数值相当接近。“在高碱环境下,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积压了空气之后,转化为高盐性材料,阳离子成分便会源源不断地涌出,对植物生长环境有极大的改善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大量实验监测数据的分析,董建伟提出了生态混凝土孔隙内为盐碱性水环境的观点,突破了日本提出的碱性水环境理论。根据这一新的学说,他运用离子交换技术和生物化学方法,将混凝土孔隙内析出的盐碱性物质与添加材料发生反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缓释肥料和生长激素,在保障混凝土性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巧妙地解决了盐碱性水环境影响植物生存问题,缓释肥料有效期达到6年以上,使国内生产的各种水泥均可以选用,常见植物都能生长;同时研制出了复合式生态混凝土构件,解决了生态混凝土构件脱模时间长、安装易破损等弊病,为生态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扫除了障碍。
  这一研究成果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经过努力,实验草真真切切地从混凝土里面长出来了,叶肥苗壮,穗儿饱满。”董建伟回忆,当时,一个娇小的女实验员蹲下来,几乎能够隐藏在草丛间。
  2001年,在吉林省水利厅的支持下,董建伟指导有关单位在吉林省梅河口市进行了国内首个城市防洪堤坝的生态混凝土防护工程,至今13年过后,生态混凝土表面仍郁郁葱葱,实现了安全防护与生态恢复的完美结合;2002年在吉林省龙井市大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完成了国内第一个水库土坝背坡的浇筑式生态混凝土防护工程。
  艰辛、努力也得到了国家对他的信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同志曾对董建伟说:“我交给你一项任务,能不能解决三峡库区的滑坡问题?”2011年在董建伟指导下,上海嘉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重庆开县的三峡水库水位变动区采用生态混凝土生态技术,成功解决了在高边坡、高水位变动条件下的滑坡及水土流失这一曾饱受诟病的问题。   生态混凝土技术的研发成功,让董建伟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付诸东流。在将自己研发的技术向社会推广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
  2003年,北京水利建设管理中心有意与董建伟进行技术合作。“通知我的时候才知道,当时是技术招标,但他们有意向定下一家韩国的公司来包下整个河岸护坡的工程。我们也就是‘陪太子读书’,即使这样,我也愿意来,就是想把我们的技术展示出来,再看看外国公司研发达到什么水平。”
  去北京之前,董建伟让人撬了几块自己的实验样品,用车拉到北京。在现场,水利局的一位领导有些敷衍地让他用十分钟的时间讲述自己的技术。董建伟有些无奈,十分钟怎么可能讲得清一项技术?他拿了一摞论文放在桌子上,自信地说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由于时间紧迫,我只讲结论,不讲过程,谁要是想看过程的话,都在发表的论文上,我们的产品就在会议室的外面,眼见为实,希望专家们都去看看……”
  “混凝土里长草”这一新鲜的概念引起了领导和专家的兴趣,纷纷向他提问,于是这场十分钟的演讲变成了一个多小时的“答辩”。而当韩国公司展示成果时,却说不清楚技术研发的方法和原理。这样一来,水利局的人为难了。他们最终决定,两家公司一家承担一边的河岸。
  “本来我们是去做陪衬的,居然取得了半个项目,当时特别开心。之后,我们马上实施工程,植物长出来后效果喜人,得到水利局领导交口称赞,而韩方还没开始实施。于是我们最终取得了整个项目,也对我们辛苦研发的技术更加自信了。”
  创造性保护查干湖水体安全
  从事水利及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30年来,董建伟以吃苦耐劳、工作严谨、勇于创新而著称。
  为了研究生态混凝土,他平常除了在自己那间不到20平方米的既是办公室、又是实验室的房间里盯着一串串实验数据发呆,更喜欢带着分管的水生态工程研究所年轻的科研人员沿着崎岖不平的河岸查勘河流,到陷人的沼泽地中拄个树棍考察湿地生态,在黑臭的污染河流边流连忘返。他带队先后做了2000多次试验,终于创造了领先世界水平的生态混凝土行业,得到中科院的高度认定,与此同时,这位实干出来的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专家,在水环境治理系统工程中利用自己努力掌握的28种学科知识,独辟蹊径,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治水新思路。
  吉林查干湖,地处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的苏打盐碱地区,水域面积合计近500平方公里,湖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湿地生物多样性和鱼的品质,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保护查干湖水体安全的责任十分重大。
  自2007年起,董建伟先后担任了《吉林查干湖水质与富营养化趋势研究》《查干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项目的负责人。研究工作中,他到查干湖查勘、调研、取样、观测近百次,查干湖水岸周边长度约128公里,几乎湖边每一处陡岸、断崖、湖荡都留下了他查勘的足迹。
  直至今日,董建伟仍清晰地记得:“冬天冒着零下30℃的严寒,每个月凿穿近1 米厚的冰层取水监测水质,夏天顶着烈日在湖中捞取浮游生物样本,在蚊群包围中监测芦苇湿地蒸腾量。”
  几十个水质参数近30年的变化情况和相互影响的机制,上游大型灌区水质水量对面源污染的影响、松嫩平原区域地表与地下水与查干湖水体的交互作用,在他脑海中勾勒出查干湖水质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从中发现了诸多特殊的变化规律。据此,他提出了对查干湖实施保障和调控补给水源、沿第四纪孔隙潜水通道开发“天窗”削减污染物、对周边坍塌湖岸进行生态水岸建设、拦截转化湖内污染源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查干湖水质保持了良好状态,2012年还被列入了环保部的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计划中。
  “从事河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能整天泛舟在绿水间,不是穿着白大褂化验水质,就是在水边种草养鱼,或是坐在电脑旁计算数学模型。这项工作既是一项苦活和脏活,有时还是很危险的。”董建伟说。
  精心规划整治贵州草海
  贵州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的“阳光之城、百鸟之都”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备受国内外瞩目。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草海的水质及生态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新闻媒体也曾多次给予报道。30年来,贵州省内外的大学及科研院所也陆续开展了大量的科考工作,先后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编制了若干开发治理规划,但由于草海的环境、经济乃至政治的影响较大,敏感性也较强,治理的可操作性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应威宁县政府及上海嘉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邀请,在我国著名水环境专家王浩院士的指导下,董建伟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草海开展了大量艰辛的科学考察与研究工作,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在当地传说中“每年有300车祸名额”的险峻山路上往返20余次。
  为了解水岸周边生态系统实际状况,他拄着根树棍,冒着陷入沼泽地的危险,整天穿梭在水草丛中,查遍每一处水岸。草海水岸周长约30公里,四面遍布农田,每隔5-7米就会有一道宽约1米的排水沟伸向湖内,他环湖勘查每天都要跳上几百次水沟,几乎天天都要掉进满是腐草烂叶的水沟里多次;为了深入了解草海水生态环境演化规律,除了开展多点的水质监测外,他组织团队冒着凛冽的寒风对湖底地形、底泥化学组分进行了测量和检测,还千方百计收集到了多年水质监测资料,基本了解了草海多年水质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初步揭开了水生态环境变化的奥秘和规律。
  每年有半数以上时间奔波于国内河流、湖泊、湿地,每天休息的时间只有5-6个小时。曾有人问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你这样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是为了什么?
  艰苦的勘查和研究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董建伟除了发现草海水体氮、磷、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新的污染源及污染物转化、沉降途径外,还首次发现了喀斯特地区湖周边水岸的大规模滑移填充湖底、严重威胁湖泊生命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针对云贵高原湖泊湿地特点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实施环湖微地形改造、建设生态隔离沟和生态屏蔽缓冲带、重点区域拦截污染物、建设生态鸟岛、污水截流与导流、人工湿地及分散式污水处理、地下水岩溶潜水曝气、水质水量调控、提高渔获量增加生态产出能力、实施生态清淤、建设生态水岸等系列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董建伟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的成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和赞扬,他所提出的综合治理措施正在实施中。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坚持真理、正值倔强、实事求是,是董建伟的显著性格特点,这也是一个优秀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到目前为止,董建伟已拥有14项自己的专利,而且每年都会有新的专利申请。熟识董建伟的人都清楚,这与他对待科学的认真、严谨态度是分不开的。他对身边人常说:“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当下科技界普遍存在的浮躁与逐利现象,在科研项目立项、审查等过程中,为了使项目能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争取到科研经费、获得科技大奖,很多人都采取了顺着评审专家的意见说、只求保障自己的项目能顺利通过的方式。董建伟却不同,他凭借自己扎实的功底、翔实的前期踏查资料和实验数据,常常是坚持原则、据理力争。
  在省内申报吉林查干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科研项目时,有几位评审专家根据国内湖泊治理的一般经验,对董建伟提出的查干湖属于特殊的苏打盐碱型湖泊、其水生态系统有着独特的演化规律的研究路线提出强烈质疑,而董建伟则根据大量的勘察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有理有据地与几位专家交换意见,终于得到了与会专家及省科技厅的认同。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他总结查干湖水质特点撰写的论文《苏打盐碱型湖泊磷变规律及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应当将湖泊水体作为土壤溶液来分析的观点,使得很多水体演化现象得到新的解释,引起与会各国代表关注,乌克兰某研究所所长甚至兴奋地跑来不停地说:“New idea! New idea!(注:创新想法!)”
  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董建伟除了自己客观、严谨分析每一个勘察现象、每一组实验数据,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合理现象、不端科研行为,也给予指出和抵制。
  一次去某省协商湖泊生态保护项目事宜时,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坦率地指出:“甲方提供的多组水质监测参数是人为编造的数据,不能体现出湖泊生态系统运行的真实规律,对编制湖泊生态保护方案反而不利!”令对方在惊异之余,也对他肃然起敬。
  在院内,他也以审查项目把关严格、不怕得罪人而著称。他常说:科研成果要对国家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曾经有一次院内的一个人拿来一份申报水利部大禹科技进步奖的文件,让他在推荐专家一栏中签字,但他在仔细审查了项目的研究报告后,发现报告的文字与网上类似研究文章的重复率高达90%,认定为剽窃,任凭项目负责人反复劝说,宁愿得罪领导也坚持不给签字。
  “尊重科研,最重要的是负责、认真、团队合作。”董建伟说。“现在我们打算引进12个研究生,培养出自己的研发团队。因为当下科技界普遍存在浮躁与逐利现象,研究的多,干的少;喊的多,做的少。每年论文一大堆,评职称的人也很多,可很少有人真正实干。”所以,他希望自己的队伍首先要有责任心,使命感,吃得了苦;另外,能够掌握全面知识,需要形象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心中的崇高使命
  在熟悉董建伟的人眼里,他是个有着强烈事业心的人。强烈的使命感,也是他忘我工作的核心动力。因为工作,他陪伴家人的时间自然是少之又少。采访中,一直快乐地聊天的他在说起家人的时候不免有些伤感。
  都说“自古忠孝两难全”,然而董建伟却是个孝子,虽然每年大部分时间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山川湖泊间,但也时刻挂念着年逾八旬、身患重病的父母。他常说:“有父母在,就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总有不竭的工作动力。”
  在董建伟看来,尽孝不光是厮守在父母身边、不光是在双亲有病时倾其所有提供看病资金、不光是保障父母过上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让老人为自己养育了优秀的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最大的满足。在出差回来时,他常会先是赶回父母家,给父母讲一路的逸闻趣事、承担或完成了哪些重要项目、获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让自己成为父母的“开心果”,把自己取得的成就转化为保护父母愉快生活的“正能量”。
  年过八十的父亲与膀胱癌抗争7年的同时,又继续与肝癌顽强抗争,医生说年龄这样大的肝癌患者顶多能活半年,但在儿子董建伟积极乐观的情绪影响下,经过精心疗养,已经存活了两年半,连医生也说“这个病例不常见”。正是董建伟这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支持着年迈多病的父母,不断激发着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2013年的圣诞节,老人永远闭上了眼睛。走之前父亲说,“我入党了,评上高级职称了,儿子也有出息了,我这辈子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的确,对于父亲而言,董建伟今天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是他最乐于看到的,也是他值得骄傲的;而对于董建伟而言,能让父亲开心的事情,他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在董建伟的网络日志里有这样一段话:
  年复一年每天不足六个小时的休息,常常让我心力交瘁,恨不得马上能退休,好到处去旅游;可看到这个处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世界,脑海中总是不自觉地呈现出两个字,就是“使命”,为了这个世界,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为了所有生灵。
  董建伟把整治河湖污染、让大地河清湖澈当成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每当看见黑臭的河流,污浊的湖水,他的眼睛就会发亮,常常驻足岸边观察、拍照,有时还会捧起一把水嗅一嗅,思考着治理的方案。正是这种高尚的使命感,使他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科研和实践中,总是充满激情,任劳任怨,痴心不改,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日复一日辛苦工作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董建伟笑着说等自己干不动的时候再说吧!
  责任编辑 张惠清
其他文献
记得余16岁从军,走下云贵高原,投笔从戎去处,乃南方一莽林。范仲淹称此地,终年阴晦不晴。烟锁大江,夜雨潇湘,春则牛毛细雨,夏则潮涨池潭,秋后万木萧索,一场冷雨接连一场,次第冰凝楚地,天地皆白。大莽林中,则瘴气横行,犹如瘟神巡弋于苍生之顶。  老妈担心余水土不服,特用棉纸,包了一块老墙土,郑重递于余手,儿行千里,惟母担忧。人在他乡,最恐遇上闹肚子之事。若遇,西药无用,可掰家乡老墙土一块,入杯,沉淀,
期刊
在经过不为人知的神秘“选秀”程序之后,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民间资本幸运获得了发起成立5家试点民营银行的历史性机会。尽管只有少之又少的5家,笔者仍将之视为打破中国银行业垄断、推动中国银行业真正走向市场化的里程碑之举。  众所周知,自1996年第一家由民营资本作为主发起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成立之后,尽管中国的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农商行都经历了股份制改革,引进了民间
期刊
1月22日,备受关注的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在完成了各项议程后,在河北香河国家足球训练基地闭幕。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在会上当选为中国足协新任主席。  足代会十年之后重启,外界印象最深的是蔡振华的宣言,其就职演说中踏上“不归路”的决绝和“三心”的六字豪言都足以让人动容。  当年徐根宝就提出过“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后来阎世铎引用过莎士比亚的台词,谢亚龙念过吉鸿昌的诗……结果又如何?
期刊
导语:执导春晚是个坑,躺着都能中枪。在议论春晚这件事上,导演就是冤,而且他心里得明白,得胜的永远是观众  主句:有人叹息:如今的春晚再也回不到当初令万人空巷的年代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其实,这也是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必然,因而不必再用“刻舟求剑”的思维来苛求我们的春晚,大家也不必再以挑剔的口感去寻找当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如今谁都知道,执导春晚是个坑,躺着都能中枪。更何况奔跑在马年开门办春晚的
期刊
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身穿武警制服,肩扛武警警衔,却有着“公安”名称。  有这样一群军人,他们生活在祖国东西南北均无战事的和平年代,却每天面临着真枪实弹的战斗,经受着明枪暗箭的危险,甚至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他们,就是光荣、神秘而肩负着特殊使命的英雄的公安边防部队。  公安边防部队(亦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是国家部署在沿边沿海地区和口岸的一支重要武装执法力量,隶属公安部,实行公安现役体制
期刊
2013年12月5日中午,当翟贵才像往常一样走下检查台准备下班的时候,身边的领导和同志们纷纷走过来向他表示祝贺。  原来,翟贵才在2013年度的旅客验放量已经突破70000人次大关,刷新了北京边防检查总站2号航站楼入境单警年度验放旅客的新纪录!在中国,70000人相当于一个普通县的常驻人口数量。而在这数字的背后,敏锐的判断、准确的录入、热情的服务又凝结着翟贵才多少辛勤的汗水。  北京边防检查总站往
期刊
“他是来自山东的魁梧大汉,却有着一颗细腻的心;他是一名身披橄榄绿的边防战士,却常年忙碌于村寨的大小事务;他扎根深山,播撒智慧和理性。吴军,用大爱让贫穷落后的山区充满了希望的阳光。”这是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临沧支队勐堆边防派出所副营职干事吴军在2013年3月荣获“2012年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时,颁奖词中对他的评价。  改变村貌增加农民收入  沿着蜿蜒山路,记者乘车来到海拔1350米、位于中缅边境大山
期刊
因为一年以来的“整风”以及反腐,公务员的日子似乎不好过了。近日,有公务员向媒体抱怨称,机关工作7年,渐渐从最初父母的荣耀、自我的荣光,变成平庸与麻木,再到自我质疑与反省。7年收入没涨,职级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  这是公职岗位的“七年之痒”。从当年的千军万马,到今日的沉寂失落,人生的落差犹如不够善意的
期刊
2012年12月15日,第五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典礼在全国人民大会堂举行:超导专家赵忠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十人获此殊荣。在十位获奖者中,只有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女少将”,她就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皮肤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皮肤激光美容整形中心主任、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所长杨蓉娅。  在接受采访时,面前的杨蓉娅端庄美丽,亲切健谈,并没有想象中女将军的威严。但是听了她的经历就会知道
期刊
2013年12月31日晚11点,记者抵达成立仅一年多的丽江边防检查站——一个抬头即见玉龙雪山的站点。翌日清晨,当阳光还没有照进营区的时候,官兵们就已在瑟瑟清风中忙碌起来。  “美丽丽江 印象国防”——警车上、院墙上随处可见的标语已经印在战士们心里,为了这个目标,丽江站的官兵几乎没有节假日。  蓝天、白云、雪山——作为众多旅游者心目中的休闲旅游胜地,丽江以慢节奏著称,“发发呆、晒晒太阳,就是好时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