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微塑料对大型溞繁殖及应激与能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已成为海洋和淡水生态环境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有关微塑料对淡水生物影响的报道仍然较少.试验选择淡水模式动物大型溞作为受试生物,以2 μm聚氯乙烯微粒(PVC)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PVC微塑料对大型潘繁殖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表明,PVC对大型潘的48 h LC50为20.5 mg·L-1.21 d慢性毒性试验发现,随着PVC浓度的增加,产第一胎时间显著延迟,第一胎产幼溞数明显下降;总胎数在2.56 mg·L-1和5.125 mg·L-1 PVC处理组无明显差异,而10.25 mg·L-1处理组显著增加,但所有处理组产幼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同时,PVC暴露大型溞48 h后显著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α-酯酶(EST)、热休克蛋白70 (HSP70)、精氨酸激酶(AK)和血红蛋白(DHB)基因表达.试验结果表明,PVC微塑料能干扰大型溞体内基因表达,长期暴露可显著降低大型溞繁殖量,水体中PVC微塑料的长期存在将对水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其他文献
利用液相31P核磁共振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白洋淀水陆交错区中生物质磷(Biogenic-P)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陆交错区磷含量差异较大,水陆交错区中间土壤总磷(TP)含量最
选取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排污系数法对2007、2017年沱江流域28个区县的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并使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
为实现中国节能减排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本研究选取中国碳排放重要来源之一的能源密集型产业,采用空间全局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空间局部自相关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
为研究电化学技术对硝酸盐氮的去除作用,本实验以TiO2纳米管(TiO2-NT)为基体,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Bi-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Bi-TNA).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
研究选取湖南典型农业废弃物油茶果壳为原材料,尝试采用Na2Si03溶液浸泡油茶果壳粉末方法,制备改性生物炭(MBC),并开展不同生物炭材料对溶液中镉(Cd)的吸附与其耦合淹水对土
污染物排放基数大、内生与跨区排污累积是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面临的严峻现实,高强度环境污染胁迫过程已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障碍.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27个地市级及以上
二硫化钨纳米材料(WS2)因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机械柔韧性,在电子、能源和医药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其毒性危害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人结肠癌Caco-2细胞构建了体外肠道吸
为评估纳米TiO2在环境水体中的暴露风险,选用大型潘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不同粒径纳米TiO2(20、40、60和100 nm)对大型溞毒性效应的影响,并探究了腐殖酸对不同粒径纳米TiO2毒
为准确掌握贵阳市生活燃煤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为南方山地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对贵阳市生活燃煤情况开展了入户调查.据统计分析,2016-2018年
基于2007-2016年东北三省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夜间灯光指数核算地级市碳排放,运用基尼系数、莫兰指数、热点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不同环境规制对东北三省地级市碳排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