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土机”
沙龙被国际媒体称为“推土机”:他的精神比他的人生更宝贵,他的言行在以色列国内成为不少人效仿的对象。
在许多以色列人心中,沙龙是一名历史性的勇士,1967年和1973年他为以色列夺得过许多场经典战役的胜利。
但对于一些巴基斯坦人来说,沙龙就是一名“屠夫”,1982年他指挥以军突袭贝鲁特,800名在黎巴嫩萨布拉和夏蒂拉难民营的无辜民众在突袭中身亡。
“没有人能告诉我和平有多大意义,我亲身经历过那些战争,并且我也是能够阻止战争的人。”曾指挥以色列五大战役的沙龙曾说道。
在沙龙政治生涯晚期,2005年前后,他在以色列内部力排众议坚持将以色列定居点从加沙地区撤离。
从小学会战斗
沙龙决定的这项撤离任务很大程度为以色列自身安全提供了保障,为与巴勒斯塔方面进一步进行和平协议提供了可行条件。
1928年沙龙出生在特拉维夫附近的马拉勒村,这一地区当时属于英国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他的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移民农户。
他的家庭农场经常遭到周边阿拉伯部落滋事者的打扰,因此沙龙在小时候就学会了如何“战斗”。
受伤的战士
据说沙龙还是儿童时他就知道在英国士兵经过时将猎枪藏在饲料草堆中。沙龙在特拉维夫的高中学习了农业、政治和军事的基础知识,他还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青年勇士。
14岁的沙龙加入了哈加纳组织,这个组织属于地下犹太人军事组织,也是以色列军的前身。
1948年,也就是6年后,沙龙在以色列建立期间成为了步兵连长。
在一次战争中,沙龙在战场第一线中枪,他的胃部严重受创,坚强的意志让他活了下来。这也是他最常在军队中分享的伤病故事。
1953年他担任军事情报官员,并成立了101突击队,负责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前站工作。
在突袭凯比亚边境的村庄时,沙龙的名誉遭到质疑。他指挥的突击队在村庄里炸毁了十余所房屋,为的是报复突袭以色列的行为。此前,以色列边境村庄遭到突袭,45所房屋遭损毁3人丧生,一所学校被破坏,其中69人被杀害。
国际舆论对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施加了很强压力,媒体希望沙龙和他的突击队能够为过激的复仇行为公开道歉。
尊敬的战略家
尽管质疑声不断,沙龙在政治生涯上不断得到重视。1956年10月在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下,以色列军扩大活动范围至埃及管辖的西奈半岛。
沙龙再一次被委以重任,担任先锋部队的指挥,他的军队主要负责在米特拉山地区的关键性跳伞着陆。
之后,沙龙曾到英国坎伯利的参谋军校学习军事理论,在他返回以色列3年后,由他主导了以色列军校的建设。
1967年沙龙回到战场,他指挥一个装甲师,专门负责先发突袭阿拉伯邻国的任务。
在他的指挥下,以色列军夺回了米特拉山地区和苏伊士运河沿岸,巩固了作为一个成功军事战略家的地位。他的部队曾被指虐待埃及囚犯,但他予以否认。
“非决定性的战争”
1972年作为以色列参谋长的沙龙在政坛上遭遇低潮,他辞职后投身于公共生活。
作为沙龙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在离开军队后成立了利库德党。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不断突袭以色列,沙龙被重召回军队并委以重任,他建立的利库德党也迅速在以色列国内站稳脚跟。
再次被任命为装甲师的指挥官,他带领以色列军一路反击,捣毁埃及阵线到达苏伊士运河,但他未接到进一步前进的命令。
在沙龙看来,以色列的巨大失败是未在当时彻底摧毁埃及军队的势力,他将这次反击称为“非决定性的战争”。
在沙龙结束他的军队生涯后,将余生都贡献给了政治。1973年12月,他以利库德党代表的身份获选以色列议会议员。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的任命下,沙龙担任以色列国防顾问。拉宾的继任者梅纳赫姆·贝京接着委任沙龙为以色列农业部部长。
1967年他的权力得到扩大,他的职权范围涉及农村问题和以色列犹太人定居点计划。
“我相信如果我们建立了这些条款,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而不必担心威胁和平。”沙龙在当时表示出了对和平协议的愿望。
难民营大屠杀
以色列前总理贝京和美国总统卡特,还有萨达特在美国戴维营签订的协议被沙龙认为是不合理的,他认为协议对于巴勒斯坦地区的自治方针过于含糊。
虽然他发表了不同意见,但他在以色列政府中继续得到重视,他从农业部部长晋升为国防部部长,这一职务再一次让他成为被质疑的焦点。
1982年6月,沙龙下令突袭以色列北部邻国黎巴嫩,他希望达到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势力向后退缩的目的。
几天时间,以色列军队的装甲和步兵占领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在突袭开始2个月后,1.4万巴解组织成员和叙利亚士兵同意撤离贝鲁特。与此同时,大量难民涌进贝鲁特的萨布拉和夏蒂拉难民营。
在打破对美国的承诺后,沙龙派兵攻击了贝鲁特以西的难民营,以色列方表示约有2000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藏匿在难民营中。
沙龙所做的决定是让巴解组织的“死对头”黎巴嫩长枪基督组织进入难民营与之火并。
就在进攻难民营的前一天,长枪基督组织的领导人、黎巴嫩的民选总统杰马耶勒遇刺身亡,这一事件刺激了双方矛盾。
在难民营中爆发的战争,导致死亡人数超过800人,也有报道称真实数字可能为2000人,军事武装成员在难民营中烧杀抢掠,行为极为恶劣。
国际上,爆发了针对此事件的超过40万人参与的大型示威,沙龙作为行动指挥者,被认为负有极大责任。
在舆论重压下他并未打算辞职,贝京撤销了沙龙的国防部部长职务,但仍保留他的内阁地位。
压迫的权力
1983年,以色列调查委员会裁定沙龙因未阻止在难民营中爆发的大屠杀被定为负有个人责任。
“他们(施暴者)收到过严厉且明确的警告,我们无法想象当他们进入难民营后所做出的任何行为”,沙龙坚称对难民营事件表明过正义立场。
国际社会认为沙龙下令修建的隔离墙是其单边行为,是不能接受的。撤离加沙计划,沙龙划定了移居者的选区,他在以色列国内被左右翼党派认为是懦弱的背叛者。
在他一手创立的利库德党中,他被党内复杂的情况所累,2005年11月,沙龙离开利库德党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党派——前进党。
前进党让他的身份得以更大的施展空间,他开始寻求与巴勒斯坦方面的和平协议之路。
1999年利库德党在以色列议会的竞选胜利也成为了他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2001年他当选以色列总理,他像他的前任们一样守护着以色列的和平与安全,尽管他是在挣扎中实现这一虚幻的目标。
然而他所追求的和平目标能够达成到什么程度已经成为历史。
2005年12月,沙龙第一次中风,2006年1月他再次中风,这位以色列勇士在昏迷中过完了剩下的人生。
沙龙被国际媒体称为“推土机”:他的精神比他的人生更宝贵,他的言行在以色列国内成为不少人效仿的对象。
在许多以色列人心中,沙龙是一名历史性的勇士,1967年和1973年他为以色列夺得过许多场经典战役的胜利。
但对于一些巴基斯坦人来说,沙龙就是一名“屠夫”,1982年他指挥以军突袭贝鲁特,800名在黎巴嫩萨布拉和夏蒂拉难民营的无辜民众在突袭中身亡。
“没有人能告诉我和平有多大意义,我亲身经历过那些战争,并且我也是能够阻止战争的人。”曾指挥以色列五大战役的沙龙曾说道。
在沙龙政治生涯晚期,2005年前后,他在以色列内部力排众议坚持将以色列定居点从加沙地区撤离。
从小学会战斗
沙龙决定的这项撤离任务很大程度为以色列自身安全提供了保障,为与巴勒斯塔方面进一步进行和平协议提供了可行条件。
1928年沙龙出生在特拉维夫附近的马拉勒村,这一地区当时属于英国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他的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移民农户。
他的家庭农场经常遭到周边阿拉伯部落滋事者的打扰,因此沙龙在小时候就学会了如何“战斗”。
受伤的战士
据说沙龙还是儿童时他就知道在英国士兵经过时将猎枪藏在饲料草堆中。沙龙在特拉维夫的高中学习了农业、政治和军事的基础知识,他还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青年勇士。
14岁的沙龙加入了哈加纳组织,这个组织属于地下犹太人军事组织,也是以色列军的前身。
1948年,也就是6年后,沙龙在以色列建立期间成为了步兵连长。
在一次战争中,沙龙在战场第一线中枪,他的胃部严重受创,坚强的意志让他活了下来。这也是他最常在军队中分享的伤病故事。
1953年他担任军事情报官员,并成立了101突击队,负责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前站工作。
在突袭凯比亚边境的村庄时,沙龙的名誉遭到质疑。他指挥的突击队在村庄里炸毁了十余所房屋,为的是报复突袭以色列的行为。此前,以色列边境村庄遭到突袭,45所房屋遭损毁3人丧生,一所学校被破坏,其中69人被杀害。
国际舆论对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施加了很强压力,媒体希望沙龙和他的突击队能够为过激的复仇行为公开道歉。
尊敬的战略家
尽管质疑声不断,沙龙在政治生涯上不断得到重视。1956年10月在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下,以色列军扩大活动范围至埃及管辖的西奈半岛。
沙龙再一次被委以重任,担任先锋部队的指挥,他的军队主要负责在米特拉山地区的关键性跳伞着陆。
之后,沙龙曾到英国坎伯利的参谋军校学习军事理论,在他返回以色列3年后,由他主导了以色列军校的建设。
1967年沙龙回到战场,他指挥一个装甲师,专门负责先发突袭阿拉伯邻国的任务。
在他的指挥下,以色列军夺回了米特拉山地区和苏伊士运河沿岸,巩固了作为一个成功军事战略家的地位。他的部队曾被指虐待埃及囚犯,但他予以否认。
“非决定性的战争”
1972年作为以色列参谋长的沙龙在政坛上遭遇低潮,他辞职后投身于公共生活。
作为沙龙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在离开军队后成立了利库德党。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不断突袭以色列,沙龙被重召回军队并委以重任,他建立的利库德党也迅速在以色列国内站稳脚跟。
再次被任命为装甲师的指挥官,他带领以色列军一路反击,捣毁埃及阵线到达苏伊士运河,但他未接到进一步前进的命令。
在沙龙看来,以色列的巨大失败是未在当时彻底摧毁埃及军队的势力,他将这次反击称为“非决定性的战争”。
在沙龙结束他的军队生涯后,将余生都贡献给了政治。1973年12月,他以利库德党代表的身份获选以色列议会议员。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的任命下,沙龙担任以色列国防顾问。拉宾的继任者梅纳赫姆·贝京接着委任沙龙为以色列农业部部长。
1967年他的权力得到扩大,他的职权范围涉及农村问题和以色列犹太人定居点计划。
“我相信如果我们建立了这些条款,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而不必担心威胁和平。”沙龙在当时表示出了对和平协议的愿望。
难民营大屠杀
以色列前总理贝京和美国总统卡特,还有萨达特在美国戴维营签订的协议被沙龙认为是不合理的,他认为协议对于巴勒斯坦地区的自治方针过于含糊。
虽然他发表了不同意见,但他在以色列政府中继续得到重视,他从农业部部长晋升为国防部部长,这一职务再一次让他成为被质疑的焦点。
1982年6月,沙龙下令突袭以色列北部邻国黎巴嫩,他希望达到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势力向后退缩的目的。
几天时间,以色列军队的装甲和步兵占领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在突袭开始2个月后,1.4万巴解组织成员和叙利亚士兵同意撤离贝鲁特。与此同时,大量难民涌进贝鲁特的萨布拉和夏蒂拉难民营。
在打破对美国的承诺后,沙龙派兵攻击了贝鲁特以西的难民营,以色列方表示约有2000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藏匿在难民营中。
沙龙所做的决定是让巴解组织的“死对头”黎巴嫩长枪基督组织进入难民营与之火并。
就在进攻难民营的前一天,长枪基督组织的领导人、黎巴嫩的民选总统杰马耶勒遇刺身亡,这一事件刺激了双方矛盾。
在难民营中爆发的战争,导致死亡人数超过800人,也有报道称真实数字可能为2000人,军事武装成员在难民营中烧杀抢掠,行为极为恶劣。
国际上,爆发了针对此事件的超过40万人参与的大型示威,沙龙作为行动指挥者,被认为负有极大责任。
在舆论重压下他并未打算辞职,贝京撤销了沙龙的国防部部长职务,但仍保留他的内阁地位。
压迫的权力
1983年,以色列调查委员会裁定沙龙因未阻止在难民营中爆发的大屠杀被定为负有个人责任。
“他们(施暴者)收到过严厉且明确的警告,我们无法想象当他们进入难民营后所做出的任何行为”,沙龙坚称对难民营事件表明过正义立场。
国际社会认为沙龙下令修建的隔离墙是其单边行为,是不能接受的。撤离加沙计划,沙龙划定了移居者的选区,他在以色列国内被左右翼党派认为是懦弱的背叛者。
在他一手创立的利库德党中,他被党内复杂的情况所累,2005年11月,沙龙离开利库德党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党派——前进党。
前进党让他的身份得以更大的施展空间,他开始寻求与巴勒斯坦方面的和平协议之路。
1999年利库德党在以色列议会的竞选胜利也成为了他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2001年他当选以色列总理,他像他的前任们一样守护着以色列的和平与安全,尽管他是在挣扎中实现这一虚幻的目标。
然而他所追求的和平目标能够达成到什么程度已经成为历史。
2005年12月,沙龙第一次中风,2006年1月他再次中风,这位以色列勇士在昏迷中过完了剩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