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其心方能守其岗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l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蝉生活在地下最长者达17年,给我们的从教、治学带来有益的启示;面对前进路上的诱惑与陷阱,做为教师应学会拒绝,要保持这颗清净心不受侵染,要甘于寂寞,挚诚治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焕彩。
  关键词:蝉的启示;耐得寂寞;守住清净心;爱岗奉献。
  
  朋友,烈日当空的盛夏,伴着阵阵蝉鸣,您的心是清凉?是躁热?对这年年应候守常的蝉,我们知之几何?他是否给您的为人、从教、治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数年的生物教学中,每当补讲到“蝉的若虫生活在地下,最长者可达17年,且要经过7次蜕皮,方铸就一只‘羽化蝉’”时,同学们总是各抒己见,托物言志。这其中也给了笔者诸多启示,常常是静夜思静、神畅大千……这一课通过“讲、议、思、谈、导”而到“升”,可以说是深化了教育,提高了素质。更坚定了笔者“爱岗敬业”的决心,开启了我们“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之路。
  为了昆虫一生的法布尔,饱尝了贫困与偏见,然矢志不渝,对昆虫世界情有独钟,历数十年之功,取得骄人业绩。其《昆虫记》在法国近代文坛上,光芒四溢,名播海外。法布尔幼年生活在贫穷的山村,但慷慨无私的大自然却给他送来了鸟巢、蘑菇、蟋蟀等,从而奠定了他的“虫心”。自从教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为昆虫书写传记和历史的人。在以后的漫长生涯中,“没有昆虫实验室,他就苦心积攒资料,自开一个“荒石园”作为昆虫们和他个人的乐园;有时穷得揭不开锅了,他就忍受着羞惭,向富有一点的朋友借一点债来维持生计。许多时候,当他满怀欣喜地聆听着蟋蟀和螽斯的琴声时,他的肚子正饿得咕咕直响呢”。
  ——每当读到徐鲁先生的这段文字时,笔者受震撼,心灵得净化,生活富足的我们,享受着国家的俸禄,为人民付出了多少,奉献了什么?!……
  从1879年到1910年,法布尔“守着”他心爱(在别人眼里满目废墟、断壁残垣)的“荒石园”一共写出了十卷计二百多篇关于昆虫的散文,由此可见,学问之道是寂寞之道,只有“耐住寂寞,守住清贫”,才能有大得大就。法布尔的“荒其外而不荒其内;芜其外而不芜其内”,足令我们当今为师者深思。我们有着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在教育教学上、在学术上搞出了什么?自愧,更应自省、自励、自强。
  受拜金主义、商潮的冲击,有的人心态失衡,出现了心灵危机,可以说心灵危机是最可怕的,作为教师首先须保持这颗“清净心”不受侵染。对学生有挚真之爱;对事业怀忠诚之心。否则,整日里一种迷惑状态,迷惑施教必然误导,既害人,又害己,后患无穷。在生活中,我们应知足常乐。在事业上,以无私奉献导引自己;以日新月异激励自己;以锐意进取,深钻细研充实自己。“研”者——“开石”也。正是要我们正确把握自己,有一颗清净心,排弃杂念,进入状态,进入素质教育的大境界,“金石为开”的境界才可至。让“追求没有内涵的习俗意义上的成功”逐渐远我们而去,让虚无飘渺、追求层次的享乐没有滋生的土壤。
  春的万紫千红令人愉悦,秋之硕果带给人欣慰,我们为师者就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根”。像根一样虽无闻,虽寂寞但其广采博收,却正蕴育着新的生机、活力。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需要我们用最大的勇气与功力打进去——向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向传统(深入继承优秀的传统教育理论,而不是墨守陈规);用高智慧打出来,将所感、所知、所得有机溶于教育教学之中。以自己的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丰宁县西土窑小学的代课教师张男,每月工资只有77元,但他坚持六年如一日,背学生过河上学。苦人所不能苦,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献身教育事业,这种不计报酬,无怨无悔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深思、学习。陶行知先生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奔走农村,为劳动人民从事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的精神及其“生活教育”学说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
  每日结束,静下来,对自己生活、工作的“心电图”进行透达的分析,找出病结,随时调治,以利于健全发展。先哲曾言:“去欲则寡、寡则静,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这同样是从教者应具备的素养,只要我们甘于寂寞,从点滴做起,从严要求自己,不慕时尚,不甘小就,用心一意,我们的心境自然就“神明”了。有此境界施教、育人,就会高屋建瓴,导之不误。就能在教学中正确处理“严整与随机”,“主体、主导、主线”的辨证关系,达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地。
  个性完美,人格健全,创新人才的培养,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严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应尽快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变。因此作为教师须有“高尚之品德,厚重渊博之学问,广泛深入生活,宏远之抱负,超越之见知”。这样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使素质教育工作得到深化、升华。
  抛弃牢骚,丢掉埋怨,放下包袱,让清净心回归,挚诚治学,实者得慧。21世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更加激烈。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每位教育工作者,不要斤斤于我,要冲破“自私”与“小我”的封迷,应勇敢地肩负起这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以“高起点,深层次,大境界”为坐标,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前进征程上的座右铭,以清净心执教、治学,在平凡的岗位上焕彩!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就其学科特点而言,它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有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广阔空间和丰富的素材,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我的看法。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前提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漠视或忽视了对创新能力的保护、培养和引导,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课堂教学
期刊
地理学科有其身的特点。它所研究的事物的存在于广阔的宇宙空间里或遥远的地方,有的存在于很久远的年代或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事物的研究决定了地理学科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这些特性使我们研究起来不可能每个事物都直接观察或亲身经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事物我们要靠用语言、黑板、粉笔等讲解半天还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的整合,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变的容易,而且
期刊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做为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应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展开科技兴趣活动等几条途径来实施。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
期刊
摘要: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积极性、主动性、探究精神、创新精神融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有效途径,而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本文即是对化学自主参与的课堂结构,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方面作的探索。  关键词:化学;自主参与;课堂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积极性、主动性、有探究精神、创新精神融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这种人才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艺术修养相结合的素质。怎样才能具备这一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需要,是新世纪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本着艺术创造和科学性精神相结合的观点,扎扎实实的研究教材、教法,勇于探索,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曾经有一位特级教师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课,他在上课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在英国伦敦珍藏着一本著名的
期刊
在生物教学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职教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表现丰富,如对问题的猜想或应急性回答,提出怪问题,产生新奇的想象,对难题的顿悟等。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长期以来,逻辑思维一直被视为科学思维的唯一类型,而非逻辑思维仍未被重视。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生物学知识,有时非逻辑思维竟起关键作用。    一、想象思维的培养    想象
期刊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物理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而演示实验能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综合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那么,教学中应怎样安排好演示实验才能使教学效果恰到好处呢?下面简要谈谈演示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我们教一门科目,不是建造有关这门科目的一个小型现代图书馆,而是使学生亲自进行像数学家思考数学,像史学家思考史学那样,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件产品。”教师教学生,不是要学生把结果记录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所以,最有效的教学过程是体验的过程。体验思维创造的过程,体验应用实践的过程,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体验科学的壮美与神奇…..,而
期刊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只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如何能够把只是用活,把知识应用于生活,联系上实际,实现在教学的方向,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能力,所以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而通过对前人知识的理解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开拓思维的能力越来越主要。努力寻找
期刊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化学知识,并从化学知识中找出化学理论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采用“四化”比较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四化”即指:科学道理生活化、科学道理人文化、化学理论精细化、化学知识系统化,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来谈谈这些问题。    一、科学道理生活化    有些化学道理看似深奥难懂,若将其与一些生活常识相比较,则能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