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注汽在扶余油田东区T91区块试验与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扶余油田井网比较密,油层发育东西向裂缝,蒸汽吞吐施工中汽窜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二轮以后的吞吐,随着注汽量的不断增加汽窜几率明显增大。集团注汽就是将若干个同层位井组合在一起,同时作业、注汽、焖井、放喷、采油的一种蒸汽吞吐方式。在扶余油田采用集团组合式蒸汽吞吐试验,目的就是要抑制和利用汽窜,提高蒸汽热效率,进一步提高蒸汽吞吐阶段原油采收率。
  【关键词】集团注汽 平面组合 汽窜 调剖 热效率 采收率
  集团注汽是指将若干个同层位生产井组合在一起,做到同步作业、同步注入高温调剖助排剂、同步注汽、焖井、放喷、同步开井生产的一种蒸汽吞吐方式。室内试验及油田开发实践证明:集团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和利用汽窜,提高蒸汽热能利用率,改善稠油油层动用状况。
  扶余油田井网比较密,且油层发育东西向裂缝,蒸汽吞吐施工中汽窜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二轮以后的吞吐,随着注汽量的增加汽窜几率明显增大。因此,在扶余油田采用集团组合式蒸汽吞吐试验,目的就是要抑制汽窜,进一步提高蒸汽热效率,对提高扶余油田稠油开发水平,提高蒸汽吞吐阶段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概况
  为了探索和了解集团组合式蒸汽吞吐在扶余油田的效果与特点,2011年选择扶余油田东区T91区块南部作为试验区进行了矿场试验。
  1.1 试验区地质概况
  试验区位于一个断垒上,构造较为平缓(变化幅度一般小于10m),泉四段地层顶面高点海拔为-150m。
  试验区开发目的层为扶杨油层,油藏埋深300m~500m。储层砂岩主要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储层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27.6%,渗透率219×10-3μm2
  试验区主力油层为扶余油层Ⅲ砂组,厚度7-23米,有效厚度4-15米,是T91区块最好的含油层段,非常有利于集团注汽。油层中部温度:31.5℃。原始地层压力:4.2MPa。
  原油物性:地面原油密度20℃时0.877g/ cm3,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30~60mPa·s,凝固点17.8℃,含蜡量13.8%。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为151 mPa·s,大于100 mPa·s,属于普通稠油。
  1.2 试验区开发情况
  试验区面积为0 . 5 k m2,地质储量112.56×104t,采出程度18%左右。
  试验区目前井网格式为90×150m菱形反九点井网,井网特点是热采与注水相结合,井网相对比较完善,注水井少(5口正注),区内新井目前至少已吞吐一轮,区域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3 试验方案概述
  (1)采用菱形反九点和五点等多种方式进行平面组合,充分考虑东西向裂缝的影响,使组合后的井网最大限度地适应油藏地质特点。
  (2)组合后的井群做为一个整体,采用同注同采并辅助相应的化工增产措施,达到扩大注入蒸汽的波及体积和有效抑制汽窜。
  (3)通过综合研究确定8个集团注汽平面组合,40口注汽井。
  1.4 实施步骤
  第一步:首先选择一个组合开展先导试验为下一步扩大试验提供依据。
  第二步:在先导试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试验区内全面开展平面组合集团注汽吞吐试验。
  1.5 先导试验
  选定第一组合D+54-13.2井组4口井为集团注汽吞吐先导试验井组。了解和掌握油层通过集团注汽吞吐后压力场、温度场分布情况,油层产液、产油、产水变化、油层吸气和动用情况、气窜、回采情况等等。为试验区其它组合集团注汽提供经验。
  1.6 调剖助排
  在集团注汽吞吐中采用相应的高温凝胶调堵、高温泡沫调剖、三元复合吞吐等调剖助排辅助工艺措施,目的是补充地层能量,封堵裂缝和高渗层的影响,增加蒸汽波及体积。
  1.7 注汽参数设计
  注汽参数要根据施工层段的油层厚度、采出程度、一轮注汽情况和目前动态反映综合研究确定,单井设计时遵循和参考几项原则:
  (1)最高注汽压力应小于油层破裂压力11MPa;
  (2)注汽速度5~8t/h;
  (3)注汽强度100~120t/m;
  (4)注汽干度须大于70%;
  (5)焖井时间3~10d。
  2 现场实施
  2011年4月18日,集团注汽吞吐试验第一组合开始注汽,5月9日该组合井开始放喷,至2011年10月底,共完成2轮集团注汽40口井,累积注汽4.67万方,平均单井注汽1167方。注入高温调剖剂5655吨,平均单井141.3吨;注入CO2 5262吨,平均单井131.55吨;注入助排剂144.75吨,平均单井3.61吨。
  3 集团注汽效果分析评价
  3.1 集团注汽吞吐井效果
  截止2011年10月底已开井生产24口,按实际生产天数统计,24口生产井累积实际生产2543天,累计产油2249吨,累计增产原油1614吨,平均单井日产油1.3t,综合含水81.6%。与措施前对比,平均单井日增油0.9t。
  第一、第二组合吞吐井共有8口,平均射开有效厚度10.5米,平均单井注汽1175吨,平均有效厚度注汽强度112吨/米。措施前平均单井日产油0.5吨,措施后平均单井日产油1.67吨,平均油汽比0.2。作为二轮吞吐来说,效果比较好,达到了集团注汽试验目的。
  3.2 周边邻井效果
  统计了已生产24口井周边邻井动态资料,受效情况比较理想。其中产油量上升井16口,占总数的66.7%,产量稳定井3口,占总数的12.5%,产油量下降井5口,只占20.8%。就是说周围有79.2%的井受效。
  综上所述,集团注汽吞吐的整体增产效果是显著的,明显提高了热能效率,并且比较有效的抑制了汽串,达到了试验的预期目的。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优化改进集团注汽组合方式,使其充分适应扶余油层的地质特点,使其有利于下步热采开发;
  (2)综合分析油藏的静态、动态资料,进一步优化集团注汽参数的设计,并加强现场监控,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节注汽量和注汽速度;
  (3)进一步加强焖井、放喷等生产环节的优化设计,充分发挥油层能量;
  (4)差别化设计调剖助排配方,探索适合扶余油层的热采化学助剂。
  参考文献
  [1] 张秀文.欢58块兴隆台油层蒸汽吞吐试验方案,1987(6)
  [2] 杨阳.稠油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研究,2003(12)
  [3] 邢玉兵,刘喜林.扶余油田扶北2区块2009年热采产能建设规划方案,2009(5)
  作者简介
  王忠伟(1965-),男,工程师,大庆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现为辽河石油勘探局华油公司热注一公司副经理。
其他文献
【摘要】在海洋石油导管架卷制管埋弧自动焊接过程中,通常在焊缝终端产生裂纹,本文分析了终端裂纹的形成原因及相应的防止措施。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导管架 埋弧自动焊 终端裂纹 防止  海洋石油导管架平台又称桩式平台,是由打入海底的桩腿来支撑整个平台,导管架是桩基式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平台的支撑结构件,是先在陆地上制作完成,然后在海上用钢桩穿入导管打入海底,使其固定在海上,后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汽车租赁公司悄然兴起,很多人将私家车放到汽车租赁公司,即赚外快,自己用也方便。本文从非营运车辆租赁行为是否有效,私家车主与租赁公司法律关系等几方面问题进行阐述,拟从现行法律规定中解决私家车出租涉及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私家车;合法;租赁;委托  一、引言  扬州的小刘有多次租车经历且信用良好,这次小刘在汽车租赁公司租用了小许的雪佛兰轿车,办好手续后,
【摘要】不同设备的运动周期各不相同,不同振源发出的声振信号混叠后也具有不同的周期特性。采用信号叠加仿真,对钻井泵基元信号和齿轮信号进行叠加,通过仿真结果归纳出齿轮信号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钻井泵 信号叠加 仿真  1 实测信号分析  现场实测信号波形最明显的往往是振动最强烈的信号成分,即主频信号,其中混有多种振动较弱的信号成分,笔者称之为分量信号。为了提高信号分离与特征提取的有效性,有必要确定
【摘要】大庆升深2-1区块气田属含CO2气田,自投产以来腐蚀监测数据及现场剖析发现,集气管道、管件存在严重腐蚀问题,最大腐蚀坑深达到10.6mm,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区块气体具有高温、高压、CO2分压高、Cl-的存在等多个影响因素所致。目前,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将腐蚀严重的站外集气管道更换为耐蚀力强、硬度大的双金属复合管,集气站内的管道及管件材质更换为316L不锈钢材质,以减少管道点蚀穿孔的风险,确
【摘要】含水原油在长输管道中输送要克服很大的沿程阻力,为了提高其管道输送效率,开展了降低含水原油沿程阻力试验研究,主要方法是在管道中加入适量浓度的流动改进剂改善含水原油在管道中的流动性能,通过实验研究掌握加入适量浓度流动改进剂后含水原油沿程阻力规律,绘制出管道压降与流量关系曲线图,证明流动改进剂可以显著降低含水原油的沿程阻力,对于改善其流动性,降低含水原油的集输成本和能耗,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
【摘要】液位测量在化工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准确测量塔罐等容器的液位,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使液位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装置正常操作和平稳运行。本文分析介绍常二线汽提塔液位控制系统,即简单控制系统,通过分析其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成,进而分析液位控制系统产生的故障以及排除故障的方法,并对其常见故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简单控制系统差压变送器调节阀  1 概述  格尔木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常压系统主
【摘要】本文针对北十四配制站聚合物母液浓粘度波动大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通过对聚合物配制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浓粘度波动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建议,争取最大幅度的降低母液浓粘度波动,提高配制母液质量,为下游各个注入站提供高质量、高合格率的聚合物母液。  【关键词】聚合物母液 浓粘度 波动 影响因素 分析  1 概述  北十四聚合物配制站1995年9月15日投产,目前设计年配
【摘要】新疆阿图什与喀什交界处的恰克马克河河床与河岸高差为38m,坡度为90度。管线需翻过陡峭的河岸后到达喀什清管站,该地段施工难度大,特别是施工作业带清理、削方降坡危险性大,通过两种削方降坡方案的比较,选择满足施工需求且成本较低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油气田长输管道山区陡坡削方降坡  1 引言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是为南疆各族人民送气造福的重要民生工程,按照塔里木油田公司及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项
【摘要】套损井的大量出现,给油田长期稳产带来了极大影响。通过分析青海油田套损井的分布区域、井型、形态等方面,研究套损现象发生的特征规律,分析青海油田套管损坏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套管损坏的有效措施,为今后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套管损坏 因素分析 预防措施  油气田井下油套管损伤(包括电化学腐蚀及机械损伤等)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油套管损伤会给油气生产、环境保护
【摘要】青海油田红柳泉油田因区块注水井点不完善,导致地层压力亏空,油田递减较快。油田采油速度低等问题。红柳泉油田自2007年取得储层新认识后,先后开展了多次储层预测、评价和再认识工作,通过近3年的研究显示,储层纵向上不接替,横向上不连片。一般很少有16+17小层与23小层同时产油的井,除了红114井区外绝大部分区块储层平面展布规律掌握困难,整体开发经网部署较为困难,油田目前试点开展老井转注,建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