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一些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其质量直接关系着以后道路的正常使用,因此人们开始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难点-软土地基的施工关注起来,本文对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是存在着软土地基的,因此,在很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都是无法避免的要经过软土地段进行施工。软土地基通常含水量非常高,而且土壤的透水性非常差,这样就使得软土地段存在着抗剪强度差和压缩性高的情况,在软土地基上进行修筑经常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同时也存在着路基失稳情况。
  一、软土路基的特性以及危害
  软土,指的是一种承载能力低、含水量大以及压缩性高的粘性土,像粘性土、淤泥质土、粉土或者是淤泥等等,这些软土尽管物理性能不一,但是普遍存在下列共同点:透水性能低;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流动性显著以及固定性差等等。
  通过对软土路基所进行的物理性能我们可以得知,软土尽管含水量高,然而其剪强度以及透水性都非常的差。软土地区的路基如果出现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沉降过大而导致的路基开裂损坏。如果软土地基承受的力非常大,也就是荷载加大,地基极易出现刺入破坏、局部剪切破坏或者是整体剪切破坏情况,进而导致路基失稳或者是路面沉降;又或者是由于剪切变形过大、孔隙水压力过载等所导致的路基边坡失稳现象。上述破坏都会对道路的安全使用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市政道路路基的建设一定要对软土路基做加固处理,如此才能够降低事故出现的频率。
  二、软地基处理要注意的方面
  1、公路施工的周围环境
  公路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是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的,在进行地基处理的时候会出现地基振动的情况,同时也会出现很大的噪声,会对地下水水位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施工中,也会出现泥水散落的情况,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选择好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同時在进行施工方法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非常详细的考虑。在对路堤高度较高的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施工过程中,地基可能会出现过大的隆起或者是沉降情况,如果在路堤的周围有民房或者是其他的建筑物,一定要对整体的沉降量进行考虑,同时也要对剪切变形情况进行控制。在施工中如果不能采用更好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那么就要对施工周围的建筑物和民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这样才能进行路基的处理。
  2、注意地表积水的排空
  土壤中含水过大很容易造成软土层,其对市政道路的建设造成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关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软土层的排水工作通过开挖沟槽、运用机器设备等方式,对软土层含水过多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3、道路施工的建设设计
  对于软土地基的具体处理措施,要结合道路建设前的设计需要,对于路段内的地基强度等各项指标有一个具体规划。如果设计时对于地基的荷载量要求较为严格,则可以在处理过程中增加添加剂的使用,进一步的加强地基的抗压能力和强度。
  三、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1、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是指在道路修筑之前,用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能力的填上荷载实行预压处理。这种方法可以使得软土地基发生固结和沉降,有效提高地基强度。在软土地段固结沉降后的地基强度指标达到预计值后,再进行道路工程路面建设。
  2、高压喷射注浆法
  目前在国外比较广泛使用的是高压喷射注浆法,它的效果非常好,但是成本消耗比较大,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其进行推广,然而其显著的效果,却得到了国内相关专家的认可,并且进行了一定的实验进行验证。它主要应用于软弱地基、超厚软基。其主要作用机理为:使用旋转高压喷射将浆体灌入一定深度的机械设备预钻孔,这是浆体和土会迅速凝结,形成一个规则的圆柱体,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3、换填法
  是将软弱地基层全部挖除或部分挖除,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回填,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也便于掌握,主要是用于软基层较浅(1 m~2 m)泥沼地区。通过机械设备并辅以人工,对地基内一定范围的软弱土体进行清除,并用一些物化性质比较好、承载能力强的材料对其填充压实。一般这种方法要处理的地基深度不要超过3 m,如果深度过深,工作量比较大,且经济性不好。我们常用到换填的材料包括碎石、二灰土、砂砾材料等,这些材料的稳定性比较好,且对周围的土体影响不大。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换填的过程要详细设计,整个设计方案的制定,要将路基截面形状、结构的特性、承载的情况、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施工机械的水平、材料的供应以及施工人员的情况等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到位,所以要综合考虑来制定换填方案。换填过后,土层的厚度要得到保证,避免被后期的施工荷载或者行车荷载剪切破坏,同时,整个土层的宽度也要符合要求,保证下层的软弱土体不被从两侧挤出。
  4、碎石桩法
  在软土层中以高压水、钻进的方式构造出孔洞,再向孔洞中填入坚硬材料,如:碎石、卵石、矿渣等,使其成为牢固的桩体,进而形成由桩间土及碎石桩体构成的复合地基,最终起到提升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的作用。
  5、砂垫层法
  对地基上部软土层较薄或是水量比较大时,在软土地基上铺设0.5-1.2m左右厚度的砂垫层。这样可以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的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设计时要使用机械的施工,在对砂垫层厚度确定时,要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接触的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在过软地基施工时,只用砂垫层保证大型施工机械的通行的话,往往会敷设比较厚的砂垫层,这样不是经济的,因此,经常和表层的排水或是浮点材料等方法合用。
  6、土工织物处理
  土工织物处理技术也是常见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为两种:深层处理法和浅层处理法。其中深层处理法是效果比较好的处理方式,能够使软土路基的密实度和强度提高,通常是通过塑料排水和袋装塑料代替纸板排水的方式来实现深层处理。
  7、强夯法
  通常强夯法又被称作是动力压实法或者动力固结法。强夯法较为适合应用在素填土、杂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等道路路基,其不但有助于道路路基压缩性的降低,有助于路基强度的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土的湿陷性的消除以及路基抗振动液化能力的改善,因此,还经常性的应用在湿陷性黄土路基与可液砂土路基中。不过,在遇到高饱和度的黏性土时,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不是非常的明显,尤其是在淤泥段,处理效果会更差。因此,在淤泥段路基上,最好选用其他处理方法。
  8、调整结构法
  结构调整法,是指对路基结构进行重新改变,调整路基的力学特征,实现路基加固。最常用的一种调整结构法就是反压护道法,此种方法在使用时由于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施工简单;第二,无需砂石材料,从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此种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在路堤两侧填筑高度为路堤高度0.3~0.5倍的护坡道,降低软土向两侧隆起的趋势,从而达到平衡。
  9、敷垫材料法
  敷垫材料法针对的是软土地基中地基土层高低不均的情况,由于地址地质的原因,一些建设部分的地质发生了严重的上浮或者下沉,这个时候,对地基的首要处理工作就是利用敷垫材料法对地基进行修整。修整地基的工作分为加固和均匀两个部分,在地基不均匀的工程阶段,要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已有地基的稳定性,既不会继续下沉或偏斜等等。随后使用强度和填充性较好的填充材料对地基进行填充,保证地基表面的平整。
  结束语
  道路工程的施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对施工质量进行重视,在道路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一定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同时,在处理技术方面也要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麦文生.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8).
  [2]朱烨军.市政工程中常见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09).
  [3]张丹.浅谈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6):173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做为水利大国,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只有拥有顺畅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才能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资源的供给等。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就能节省更多的资源,有效地保护环境。然而
期刊
摘要:在土木工程的相关建筑材料中,可以说混凝土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上我国的年均混凝土使用量名列前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如今的土木工程中,其混凝土施工技术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的改善,但其中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本论文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
期刊
摘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到新城建设是当前新城开发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本文以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开发为例,详细论述花山新城自身特点、开发模式及其利弊,以此对国内政府—大企业联合的新城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总结该模式开发特点及可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城开发;政府—大企业联合;开发模式;花山新城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入
期刊
摘要:工程是由众多的项目单元构成,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共同构成项目的工程系统。为了做好这项基础工作,首先必须对项目进行结构分解(WBS)。  关键词:工程;WBS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的国际工程承包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国外项目的公司管理与国内习惯的工作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国外公司制定了工作分解结构(WBS),并严格执行这一规定。
期刊
摘要:建筑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包含技术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等多项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一项,才能够逐步实现这项技术的科学化发展。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工土建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也因此成为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课题,虽然目前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究,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一定会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
期刊
摘要: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不仅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还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有利于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管理人员
期刊
摘要: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形势的影响,建筑行业才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行业要想保持稳定、持久的发展,就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减少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建筑工程管理又起着重要的作
期刊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封闭、空间狭小、客流量大,安全事故防范难度大,事后处置则难度更大,建立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就安全管理的概念、安全管理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以及如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D5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已经有一条或者数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
期刊
摘要:光伏建筑并网对配电网产生不利影响如负荷冲击,孤岛效应等。文章提出了提升稳定的储能技术,加强检测手段,做好谐波抑制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光伏建筑;配电网  中图分类号:TM64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光伏发电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具有“三头在外”的特点,即材料在外、装备在外、市场在外,所以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但在世界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光伏产
期刊
摘要:作为建筑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管道安装工程在城市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其质量的优劣则会直接影响整个给水系统的运行。然而,在管道安装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成为建筑业的焦点。本文就先简要概述管道安装工程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进而探寻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供具体应对措施,为管道安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管道安装;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