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徐建国: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科学指导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时期的建设,特制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如何?
  徐建国:“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体系初步形成,已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家,涵盖了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2010年年底,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5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6617家,累计毕业企业4364家。2010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如何发挥高校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在集聚和培养人才方面有何成效?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激励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入园兴办企业。建立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支持学生来园创业实践,形成了校区园区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认定了4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有哪些?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一校一园、多校一园、校府共建等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园的快速成长。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形势如何?
  徐建国:探索并完善科学管理体制与高效运营机制,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优势,是“十二五”期间新形势对国家大学科技园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与职业》:《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徐建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高校师生创业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校创新资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把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科技、教育、经济有机结合的示范载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徐建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应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建设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教育与职业》:到“十二五”末,国家大学科技园预计达到怎样的规模?
  徐建国:预计到2015年,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200家,三级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100家,园区可自主支配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依托专业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在孵企业8000家。“十二五”期间,累计毕业企业5000家,服务企业10万家,转化科技成果1万项,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80家,培育学生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徐建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创新优势,围绕优势学科,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高校师生的科技创业,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服务资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和互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成果转化?
  徐建国:依靠高校特色资源,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立行业网络服务平台。加强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对接、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创新人才与科技型企业对接,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区域性战略联盟和业务联盟,加强联系与协作,形成区域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和集群优势。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整合创新资源,培育企业成长?
  徐建国: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扩大高校资源向在园企业的开放程度,整合校内研发力量,建立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优化创业环境,吸引创业服务机构入园新建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解决企业在运行管理、市场开发、资质认证等方面的问题,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与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借贷、入股、担保等方式为在园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探索孵化创意、设计、科技服务等新兴领域的企业,培育新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创业就业?
  徐建国:强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功能,利用园区浓厚的创新文化、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等优势,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探索设立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园区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和就业,支持学生到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到园区进行创业和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设立高校学生创业资助基金等形式,对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资助,对已经从事创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吸纳更多创业人才在园区创业。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服务区域产业,支撑经济发展?
  徐建国: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的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提高平台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服务能力。发挥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推动企业和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加快高校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探索有效模式,提升自身实力?
  徐建国: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机制。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从硬件环境建设向软硬件环境建设并举转变,从常规性服务向专业化服务转变。鼓励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队伍。探索并逐步建立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水平,提升区域创新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其他文献
在一年一度的职业教育“奥林匹克”——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宁波市职业教育代表团连续5届创造辉煌。在2010年、2011年的技能大赛上,宁波市职业教育代表团更是表现抢眼,从全国3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代表团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年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三,受到全国职教同行的瞩目,被业内冠以“职教技能大赛的宁波现象”。为详细了解、深入解读职业教育的“宁波现象”,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书
期刊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录取都按省区分配名额,省区之内不再进一步细分。为此,笔者建议调整现行高校招生计划指标分配制度,实行高考“指标到市”,即把高考招生录取计划指标分配到市、地。从实际情况看,这项措施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指标到市”,能够促进省级区域内的教育公平,保障各市、地学生高等学校入学机会的稳定,还有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同时,高考“指标到市”操作方法与现行流程总体一致,不改变现行高考国家统一考
期刊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参与和支持下,尤其是在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义工的努力下,主题为“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的高校青年晨读活动日益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越来越多的青年朋友加入到早起早读书的行列。截至2009年年底,累全国计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200所大中专院校参与,其中“211”院校近60所。  通过开展晨读活动,青年学子加深了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会,
期刊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重庆大学校长 林建华  我们要想在
期刊
在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呼声渐高的背景下,今年年初,浙江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意见》《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指导意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3个政策性文件,“十二五”期间,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经费年均超过2.3亿元,为“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近年来,浙江省在确保职业教育投入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本刊记者专访浙江省教育厅副
期刊
校企深度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之路。目前,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中,一些新问题不断涌现,比如:由于没有制度和法律来制约双方的合作行为,学校一方积极参与,企业一方消极应付,致使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难以为继;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因为缺乏详细的计划方案和监控制度,企业不可能真正融入其中,以致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等等。  对此,天津职业大学领导班子有着充
期刊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20年过去了,这个4%的目标终于要实现了,按理说我们应该欣喜才对,但笔者以为,教育投入“二十年磨一剑”的背后,饱含着许多无奈与酸楚——一项既定政策的落实竟要等上20年,这不由得让人有些酸楚,有些忧伤。  试想,有人欠了我们20年的巨债,今天突然说要还给我们了,这样的消息乍一听可能有点惊喜,
期刊
在澳大利亚众多高校中,迪肯大学一直是中国学子追逐的热门学校之一。它在应用性教学方面具有的特点与优势,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就读。    享有盛誉的学府  迪肯大学成立于1974年,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现有五个校区,分别位于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吉朗市和瓦南布三个城市。在校生约4万多人,此外还有近3万人接受学校提供的网络及远程教育。迪肯大学是澳大利亚著名高校之一,是澳大利亚唯一一所两次荣获年度重点大学
期刊
随着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多,各省各地学校校舍、设备等“硬件”资源较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软件”资源——教师素质的提升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日前,为了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河南省教育厅出台了《河南省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教育人才规划》)。本刊特邀请河南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张涛、《教育人才规划》编制专家组核心成员陈国维和王振存,对《教育人才规划》进行了解读。 
期刊
大学生体育消费作为现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不是一个单独的经济消费问题,而是关系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问题和社会生活问题。因此,对该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消费水平和消费动机等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西昌学院是一所综合型高校,在校生人数2万余人,学生生源分布全国各地,家庭经济背景不同。本次调查以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院、轻化工程学院、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