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与传统文化效应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逐渐开始注重情感生活,因此平面设计也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蔓延,各种各样的地方都开始使用平面设计。因此这一工作也不仅仅再为专门的行业所服务,同时也有了更多的群体对平面设计的内容给予关注,因此现阶段的平面设计内容和点更应该注重受众的心理需要和外在的需求。除此之外,艺术作品想要被世人所认可,还需要立足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同时加入现代的文化。因此平面设计也是受众的心理效应和传统效应之间的相互结合,这样的创作方式也能够有效提高平面设计所具有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本文就针对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平面设计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心理效应;传统文化;平面设计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审美的发展就成了人们在设计中必然的需求,这也是人性和人伦中智慧的结晶。平面设计使人们视觉传输中的必然手段,在被发现之后,逐渐使用于各个传播和社会发展的阶层。在不同的形式和传播媒介中,平面设计也成为人和社会,还有人与人之间社会层面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平面设计也能够指引人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喜好。下面本文针对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做出良好的分析,以期能够保证人们在发展的同时理解平面设计的内涵。
  一、初探平面设计存在的心理效应
  (一)受众心理需求的实际变化
  平面设计从其本质上讲属于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传播行为,而无论是从其传播内容以及手段还是从其传播环境来看,其都对作品实际优劣评判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随着现今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社会大众被浓浓的商业气息所包围,而这也使得现今社会大众通常从商业视角进而对作品实际优劣予以考量和评断,反而将自身内心需求以及追求予以了较大的忽略。而该种状况也就造成了受众往往与商家两者之间存在情感传递以及交流互动方面的较大障碍,同时更加重了社会大众对于商品潜在厌烦感。
  而就目前来讲新时期中随处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设计作品以及设计理念,而在该种设计时代中将关于设计方面的能力予以创新,进而设计出更多特色鲜明同时内容丰富的作品,进而充分对社会受众心理予以多元化需求满足,就成为了现今众多设计师较为关注同时也急需解决问题之一。既能够为社会受众进行精神世界的塑造,又能够对社会受众心理环境带来危害。假若平面设计实际进行内涵传达中仅仅是以生硬方式以及态度面对社会受众,自然受众产生厌烦感也就难以避免了。
  (二)受众接受路径
  可以说平面设计不仅仅是需要将画面优美以及含义深刻包含在内,而且还需要将受众心理与作品内容建立起紧密的内在关系,简单来讲就是平面设计的最终目标在于服务于人,而如果仅仅关注作品含义以及画面效果而没有将受众对于作品的实际感受以及接受程度考虑在内,那么即使是再好的设计作品也难以被良好的应用并发挥其较大的价值。由此可见受众在心理层面上对于作品的接受是平面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而也可以将其用受众接受路径来定义。就现今来讲受众接受路径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意境内容美的良好创造。一般来讲人类几乎都拥有欣赏美以及追求美的潜在天性。而这种天性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尤盛。同时也构成了新时期社会大众较为基本的心理特点。而平面设计从其本质上讲是关于美的一种具体创造方式,具有较强的美学特征。而良好的应用相应的美学规则进行对设计的相关作品予以意境美以及形象美的实际创造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此外还需要对感性思维的实际体现予以重视,即将设计作品予以形式美以及意境内容美的有效结合。进而通过上述方式将受众多样化审美情趣予以最大化满足。
  其二,通过认知经验有效移情。通常人们总是会潜意识的凭借经验感觉来进行心灵共鸣的寻求。也就是说当受众在心理经验以及视觉两方面上均与外部事物达成一致就会出现物我的实际统一。而在物我统一的环境背景之下还会形成非自我以及自我两种移情。即对外部事物产生更多的认可并较为满意。因此设计作品的实际过程中就需要将手中存在的认知经验上的潜在移情予以考虑在内。在设计作品中赋予更多的、受众普遍存在的认识经验。进而利用建立在认识经验基础上的作品真正的拉近作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并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最终促进受众对设计作品较为满意。
  二、探析平面设计存在的文化效应
  我国中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陪伴着一代代炎黄子孙走向发展。而传统文化的存在也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对于设计的理解。随着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传入到我国,众多的设计师在充分学习西方设计理念的同时更加关注于传统文化的良好融入。简单来讲将传统文化逐渐的渗透在设计作品中不仅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且也是建立我国设计理念并形成我国设计特色的必然需求。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实际融入到设计中的重要意义。而将平面设计真正的与传统文化良好结合更加能够促进悠久的民族艺术在新的发展时代背景之下吐故纳新迎来更好的发展。
  现今我国众多的平面设计相关作品中均将传统文化予以了有效融合,将平面设计赋予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表现内涵,而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平面设计更是迎来了社会大众的强烈共鸣,极大化的作品的感染力以及亲和力予以了展现。而会徽从整体上看为舞动人形,但是从字面角度看则是一个北京的“京”字,代表着2008年的奥运会是在北京首都开办。极具潜在含义,同时整个会徽以红白两色为主,红色展现北京对于四方宾客的欢迎,而白色则凸显举办方中国北京。可以说无论是从会徽的形还是色,都具备丰富含义,视觉以及形式上的冲击力较强。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作品中蕴含较强的传统文化,并非是要求所有的设计师将传统文化一成不变进行应用,或者是生搬硬套。这并非是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真正用意所在,而是有针对性的依据设计实际理念将相应的传统文化实际添加在内。如果仅仅是生硬的继承传统文化则难免会阻碍平面设计的长远性良好发展。因此从该角度来讲传统文化仅仅是客观一种存在内容,也是历史前进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资源,人类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予以较好的辅助更加需要有选择性的应用传统文化。进而真正的促进传统文化为平面设计共同实现良好发展。
  三、探析平面设计文化与心理双重效应的结合
  在多元文化和艺术共存的阶段,平面设计的工作者还应该对这项工作进行深入调查,探讨本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进一步的继承和挖掘在平面设计中所需要使用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平面设计中的传神、形态和意识进行发展,保证平面设计能够体现其传统的特点。同时在利用传统文化的自身内涵,使受众的内心能夠产生同样的共鸣。所以平面设计的内容还不能够仅仅的追求其商业价值,忽视受众的心理。所以在今后的设计中还需要把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结合在一起,保证平面设计的作品内容更加具有亲和力。
  结论:综上分析可知,综上分析可知,在多元文化发展中,传统的文化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此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中还需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工作中的主要地位,本文通过探索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沟通情况,保证二者能够在求同存异的环境下发展,最终形成受众喜欢的设计风格。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受众的心理情况进行良好的调查,保证平面设计能够服务于大众。所以只有把心理效应和文化效应良好的接在以期,才能够保证平面设计的作品得到大众的喜爱,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文化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珊珊. 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与传统文化效应[J]. 美术大观,2013,02:124.
  [2]林峰,孙维广. 儿童房设计中色彩视觉心理效应的应用研究[J]. 设计,2013,06:150-151.
  [3]吉杰. 图形应用在平面设计中的美学效应[J]. 科技创新导报,2011,12:243.
  [4]李皎. 视错觉原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装饰(理论),2011,09:74-75.
  [5]曹庆云.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J]. 大舞台,2014,05:59-60.
  [6]耿凌艳. 平面设计中的触觉设计研究[J]. 艺术百家,2014,04:250-251.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因而关于城市当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城市建设当中的艺术设计水平也有了新的价值理念。本文将结合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基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价值理念观点来进行创新艺术设计建设,旨在能够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艺术水平,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现代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  前言: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
期刊
【摘要】:在对于传统雕塑作品的探讨中,往往关注的角度在于雕塑形态自身的形式结构意义和其与周围空间环境的关联性视觉塑造,对于时间这一概念往往只加以作品与时代的关联性叙述,对于作品本身的形式构筑所产生的时间性谈及较少,本文将从艺术家付青莲的雕塑作为切入点,探究时间性的视觉化转译。  【关键词】:形式;时间性;视觉性;转译  艺术作品的构成是多种要素通过一定的组合排列关系而形成的视觉呈现物,所以可以把画
期刊
【摘要】:在我国,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运用的较为广泛,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油画创作的新材料;另一方面则是当前我国油画创作受到了西方油画创作观念的影响、我国提倡创新理念以及艺术理念的更新等,使得综合材料油画创作得到了我国油画创作者的认可和支持。本文从综合材料和油画结合的原因入手,进而分析了综合材料油画技法,并对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运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
期刊
【摘要】:中国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文明,其中历史城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尝试以历史文化名城——华阴古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传统城市风景营造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与城市风景营造手法,梳理出其中蕴含的城市营造理念。  【关键词】:华阴;城市营造;山水格局  1.古城营造经验研究背景  现在的城市建设,由于注重对城市经济和功能的追求,忽略了对于城市风景的营造。在现代城市中,传统风景格局已经
期刊
【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当代的视觉文化和传统中的视觉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现代的视觉文化主要重视的就是观看者的视觉感官的感受情况,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视觉上的表现,给人一种浅显易懂的感觉,同时也能够表达出虚拟的形象,还有其中传播的方式就是表征情况。因此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情况,最终就是总结在目前阶段视觉文化都是建立在比较有趣、新鲜、奇特的原则上,在这种基础之上当代文学表象也出随性的状态
期刊
【摘要】:“梁祝”故事在國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本文选取了梁祝民间故事和梁祝音乐作品,运用互文性文学理论对文学文本和音乐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互文性理论的阐释和两个文本之间的对比分析,解释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对《梁祝》民间故事的接受、继承与再创造,力图对《梁祝》的内在价值作进一步的挖掘,对《梁祝》有更深层次的本体性认识。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对于音乐与文学进行比较的愿望。
期刊
【摘要】:纵观我国目前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当代油画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越来越不足,这就使得当代油画的绘画上的特性缺失;另一方面由于当代油画受到西方思想和艺术形式的影响,这也使得我国当代油画的绘画风格,缺乏鲜明的特征。以此为研究背景,要想使得中国当代油画在绘画上有别于西方的绘画特色,建立属于自己的绘画特性;另外我们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绘画的艺术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各界对室内环境设计需求逐渐增大,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与应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本文从我国建筑室内设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室内设计在实际发展中,非居住室内环境的设计、设计中整体效果、设计工程师的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
期刊
【摘要】:自从油画艺术传入到了我国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被油画艺术的感染力所深深地吸引并感染着的,因此本文将结合中国油画艺术具体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到写实油画艺术当代属性的发展特点,进而探索出如何才能够加强当代写实油画艺术发展的有关策略,旨在能够不断完善我國的写实油画艺术发展体系,促进中国油画事业的整体腾飞。  【关键词】:中国油画;写实油画;当代属性  前言:受到过去历史环境的制约,中国的
期刊
【摘要】:色彩是传统工笔花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传统工笔花鸟绘画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特色。传统工笔花鸟绘画色彩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唐代的形色俱丽、五代的流派绽放和元代水墨工笔花鸟画的水墨重彩。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时代的特色。近现代的工笔花鸟画绘画色彩的继往开来,在传统的色彩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材料和技艺,展现出丰富的现代特色,促进了工笔花鸟绘画的时代特色发展。本文概述工笔花鸟画绘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