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的鉴定分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5年云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 NPEV)的携带情况,并对分离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作基因特征分析。

方法

2015年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报告213例15岁以下AFP病例,对213例AFP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NPEV进行VP1区基因分型。用SPSS22.0软件对云南省近5年AFP病例的NPEV分离率进行比较,并应用MEGA6.06软件对分离到的EV71与其基因库代表株进行进化树分析和作图。进化树用临位相接法(neighbor joining method)做成,所用模式为Kimura二参数置换法(Kimura 2-parameter substitution model)。用1 000个pseudo replicate datasets进行进化树bootstrap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3例AFP病例中共检测到23株NPEV,其中7株为人肠道病毒A组(2个血清型,其中6株为EV71,均属于C4亚型),14株为人肠道病毒B组(8个血清型),2株为人肠道病毒C组,未分离到人肠道病毒D组病毒。云南省近5年AFP病例中NPEV分离率比较的统计检验结果为P=0.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015年云南省AFP病例中NPEV携带率与往年持平,EV71基因特征分析表明云南省流行的EV71仍然是C4亚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感染对巨噬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MICB、ULBP1和ULBP2)表达的影响,以及黄芩苷对配体表达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佛波醇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建立BCG感染巨噬细胞模型,进一步用黄芩苷干预感染模型,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CA、MICB、ULBP1和ULBP2 mRNA水平和蛋白表
目的探讨新疆栽培一枝蒿粗多糖(cultivated Artemisia rupestris L. crude polysaccharides,CARCP)作为模式抗原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佐剂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将CARCP配伍OVA,皮下免疫小鼠两次,铝佐剂作为阳性对照,ELISA检测IgG及分型IgG1、IgG2a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目的探索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对小鼠和人单核-巨噬细胞株NADPH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簇(ROS)产生的影响,了解不同宿主巨噬细胞对问号钩体的杀菌机制。方法采用问号钩体56601株感染J774A.1和THP-1细胞建立钩体细胞感染模型,光度法测定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和超氧离子O2-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ROS水平变化。结果光度法检测结果显示,问号钩体赖株感染2 h、4 h、12 h和24
目的构建含人巨细胞病毒(HCMV)潜伏相关UL13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探讨UL138基因对THP-1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UL13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利用TCID50法确定重组腺病毒滴度。重组腺病毒以不同MOI比值感染THP-1细胞,通过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确定感染THP-1细胞最佳MOI值;定量PCR分析UL138表达对THP-1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变化,通过定量PCR芯片分析趋化因子及
在室内环境条件下,选取规格状态一致的罗氏沼虾进行实验,平均质量为5.32±0.20 g,平均体长为6.13±0.20 cm,研究不同盐度(0,2,4,6,8,10,14)对其摄食行为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