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遗传学罕见变异特征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

来源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cu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遗传学罕见变异特征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方法连续入组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单中心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且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①窦性心律,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且QRS时限≥150 ms;②纽约心功能Ⅱ~Ⅲ级;③左室射血分数(LVEF)≤35%;④年龄≥18岁;⑥接受了心脏再同步化装置植入治疗;⑥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高通量靶向测序,检测132个与原发性心肌病和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相关的基因。术后随访至第12~15个月,根据患者超声心动图的结果及纽约心功能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结果 58例患者中,57例(98.28%)为汉族,1例(1.72%)为蒙古族,男性38例(65.52%),平均年龄为(65.80±7.94)岁。58例(100.00%)患者均检测出基因罕见变异,变异率最高的基因依次为TTN(17.24%)、SYNE2(17.24%)、SYNE1(12.07%)、MYH6(10.34%)、SCN5A(10.34%)、TNNT2(10.34%)。53例(91.38%)患者检测出涉及1个基因以上的罕见变异,每例患者的罕见变异平均涉及(2.83±0.91)个基因。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共13例(22.41%)。无反应组与有反应组相比,罕见变异负荷[(3.32±1.06)个vs(2.59±0.86)个,P=0.04)]、罕见变异涉及心肌细胞内相关基因的比例(71.43%vs 55.45%, P=0.04),以及罕见变异涉及Z盘相关基因的比例(20.63%vs 8.91%, P=0.03)更高。两组间罕见变异位点分布方面也有差异,MYH6(9.52%vs 0.00%,P<0.01)、FLT1(6.35%vs 0.00%,P=0.01)和MYH7B(6.35%vs 0.00%,P=0.01)的变异频度在无反应组明显高于有反应组,而SYNE1(0.00%vs 6.93%,P=0.03)在有反应组显著高于无反应组。结论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反应及无反应亚洲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遗传学特征有较大差异,可能是导致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不同的潜在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对外贸易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电子汽车衡的检修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与此同时电子汽车衡也出现了许多故障,发生故障的原因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该项技术在应用中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此项技术的一些改进方法。
现在北美地区与粉末冶金工业有关的所有材料、生产工艺和市场都获得了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压制/烧结粉末冶金技术、金属注射成形技术、热等静压技术和其他一些特殊粉末冶金技术的
制备球形芽孢杆菌菌体蛋白作为免疫抗原,免疫家免制备抗血清,建立了一种测定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中残余宿主菌菌体蛋白含量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
报道了7种双(2-芳基-1,3,4-三唑-5-基)二硫化物(2a ̄2g)和5种1-乙基-2-芳基-1,3,4-三唑-5-乙硫醚的合成。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b和3b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GM-CSF/IL-3,MX)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HPLC分析,建立了MX在大鼠血浆中的测定方
在传统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以5-氯-1-茚酮和4-三氟甲氧基苯胺作为起始物,以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DMC)作为甲氧羰基化试剂兼作溶剂来合成茚虫威二种关键中间体的前驱体。与传统
近日,中国海运旗下中海投资集团投资122亿元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正式签约落户山东省德州宁津县。此前媒体报道该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地的生产规模为1000兆瓦。
利用随机引物多聚酶链式反应(AP-PCR)技术对来自江苏省连云港海区5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杂色蛤仔、四角蛤蜊和缢蛏)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由选取的28条随机引物共扩
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整孔箱梁的预制施工技术,目前在国内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应用广泛,其预制施工的关键,是工艺流程的设置、铜筋的绑扎工艺、混凝土的一次灌筑、双线整孔箱梁的提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