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量测性的数码相机影像已成为摄影测量中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利用数字影像重采样实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处理非量测性数码影像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具体试验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非量测数码影像的摄影测量一体化作业。
【基金项目】
: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52422004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量测性的数码相机影像已成为摄影测量中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利用数字影像重采样实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处理非量测性数码影像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具体试验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非量测数码影像的摄影测量一体化作业。
其他文献
SLR(卫星激光测距)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本文在介绍其测距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与GPS、VLBI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实现手段和所能达到的精度;根据SLR应用现状提出了在国内建立SLR流动站的思路;并对SLR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测绘实践中的病态性,特别是Ⅱ类病态性问题已严重制约着测绘成果的质量。如何诊断病态性和削弱病态性的影响,是当前测绘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观测空间的几何意义出发,基于欧氏范数,提出Ⅱ类病态性诊断方法。该方法几何意义明确,便于掌握。
本文探讨了基于能量守恒方法利用CHAMP卫星精密星历和加速度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地心惯性系下顾及地球自转和非保守力能量损耗的能量守恒方程,并且对日、月摄动位与引潮力附加位的计算方法作了相应的分析,同时介绍了加速度数据的处理方法。基于能量守恒方法,利用2002年1-2月、7-8月和11-12月三个不同时期共180天的CHAMP卫星精密星历和加速度数据恢复了三组50阶次的地球重力
地形地貌是最基本的地理要素,它决定着自然地理单元的形成和地面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本文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三峡库区海拔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四个地形因子,对地貌形态进行了定量划分,为农业规划、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研究提供了较准确的基础数据。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陕西省六所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其基本特征、发展状况及所存在问题,进而对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出对策
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突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高新科技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使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变革。高校图书馆构建在线教育互动平台,利
为了提高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际效果及其延展性,教育部专门组织专家编写了全国统一教材、教辅资料。各省、市教育部门相应地层层组织了专任教师的理论培训工
GPS测量目前在三峡库区变形监测应用较为广泛,但常规数据处理中,网平差这一步骤导致了因某点测量误差偏大而导致的整个监测网中其他监测点测量误差偏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介绍了单基线向量解算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长屋滑坡2005年3月-2007年3月的监测点数据进行解算,提出了该方法能减少测量误差和内业工作量,并能运用于实际工程。
讨论了传统时空数据模型的特点,设计了Geodatabase支持下的基于特征-版本的时空数据模型,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型的时态逻辑关系和存储结构。该模型节约了数据存储空间,有效保持地理现象的完整性,并具有较高的时空查询效率。针对扎龙湿地,构建了湿地时空数据库,并设计扎龙湿地时态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历史重构、地理对象发展与回溯、时空复合查询等功能,有效完成湿地时空数据的管理任务。
随着国土大面积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城镇土地管理工作的日趋细化,大量遥感影像、各种野外调绘数据和不同比例尺图件资料急剧增加。面对如此数量巨大、来源多样、变更频繁的信息,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将生产过程和建库入库过程相对接,直接基于空间数据库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建库,这是发展的必然。本文以苏州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系统的研发为实例,针对生产建库一体化的特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