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辽宁服务业发展研究

来源 :商展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发展,世界产业结构整体上呈现出向服务业倾斜的趋势。基于十九大精神,各省市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区域增长的突破点。本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辽宁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辽宁服务业经济总量较小、产业机构内部不合理、竞争力水平较低的现状,并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产业调整步伐以及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等新型举措,以增强辽宁省区域竞争力,促进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服务业;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竞争力;转型升级
  本文索引:肖萌,翟畅.<标题>[J].商展经济,2021(16):-097.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6.29
  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服务经济的繁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已发展为支撑世界经济的强劲动力。据美国经济局的数据显示,服务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的服务业也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0%。在世界经济潮流中,服务业已处于引领地位。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的服务业也顺应国际发展的趋势,不断提升行业地位,逐步增强行业规模。从2015年开始,我国服务业已经突破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份额,成为优势行业,2019年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近60%。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1]。虽然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但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2]。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因此,各省市都力图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创新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服务产业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提升,但与国内发达省份的服务业水平还存在差距,与其东北地区核心地位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
  服务业竞争力是衡量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学者们采用多种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Tran和Pham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东南亚国家物流服务的竞争力[3]。张少杰和林红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估了快速发展的“金砖五国”的服务竞争力[4]。闫云凤运用指数分析法探究了中美两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及各自的优劣势[5]。刘佳和蔡盼心采用系统耦合度模型法对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调与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分析[6]。虽然多样化的分析方法能够从不同视角透视服务业竞争力水平,但是服务业竞争力发展是动态的变化过程,与产业结构有关,因此可以借助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其变化。有学者在广东省服务业竞争力分析中采用了此种方法[7],但多用于单阶段分析,多阶段变化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研究借助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辽宁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探究服务业内部发展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以提出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的新型举措,促进辽宁省服务业发展以及经济全面振兴。
  1 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经济研究中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份额的一种有效方法,由经济学家丹尼尔在1942年提出[8]。这种分析法认为区域经济与区域增长、产业结构以及竞争力有关。其公式为:
  
  其中为j地区i产业的增长额度,为j地区i产业的区域增长分量,为j地区i产业的产业结构分量,为j地区i产业的竞争力分量。
  由于区域增长分量反映的是基期某产业部门以全国整体增长速度发展的增长量,所以j地区i产业的区域增长分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为j地区i产业基期经济总量,为全国产业在基期的经济总量,为全国产业在经历了[0,t]年后的经济总量。
  由于产业结构分量反映了某产业实际增长与全国总体增长的比较,所以j地区i产业的产业结构分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全国i产业在基期的经济总量,全国i产业在经历了[0,t]年后的经济总量。
  由于竞争力分量反映了区域某产业的增长量与全国对应产业增长量的比较,所以j地区i产业的竞争力分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j地区i产业基期经济总量,其中表示j地区i产业在经历了[0,t]年后的经济总量。
  2 实证分析
  本文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借助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情况。选取从2007—2019年13年的数据(见表1),分别以2007年、2011年和2015年为基期,分三个阶段分析辽宁省服务业偏离份额的变化情况(见表2、表3、表4)。數据源于《全国统计年鉴》和《辽宁省统计年鉴》,经济增长以产业增加值作为指标。
  2.1 辽宁省服务业总体偏离份额分析
  从服务业的区域增长分量来看,2007—2011年间,辽宁省服务业总增长额度为1894.1亿元,比全国整体增长速度份额少-1648.1亿元,说明辽宁省服务业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发展速度,但在2011—2015年间,辽宁省服务业总增长额度大幅度提升至3543.6亿元,虽然比以全国整体增长速度份额仍少-190.1亿元,但差距已经大大缩小,说明辽宁服务业在此期间取得了较大发展。2015—2019年间,总增长额度还保持在3412.1亿元,但比全国整体增长速度份额少了1703.3亿元,因而辽宁省服务业在此期间与全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已经拉大,服务业整体发展较停滞。
  从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分量来看,2007—2011年,2011—2015年,2015—2019年三个阶段的偏离分量总额分别为-57.5亿元、-55.2亿元、-5.9亿元,均为负值,说明辽宁省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效应不如全国水平,但近年来逐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一定的成效。
  从服务业的竞争力分量来看,三个阶段中,2011—2015年间竞争力偏离份额最大,为-135.1亿元,而2007—2011年和2015—2019年两个阶段的竞争力偏离份额分别为-1590.6亿元和-1697.4亿元,说明辽宁省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在全国不具备优势,且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近一阶段的竞争力水平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低点。   2.2 辽宁省服务业各行业偏离份额分析
  辽宁省服务业在2015—2019年间产业结构分量为正的行业有2个,分别为房地产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前两个阶段中,这些行业的产业结构分量出现过负值,因而,其结构正在逐渐变得合理;对于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金融业,在三个阶段产业结构分量的变化是由正变为负,说明其内部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减弱;产业结构分量三个阶段始终为负值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住宿和餐饮业,且变化幅度不明显,说明这两个行业的结构效应一直低于全国水平。
  在2015—2019年间,辽宁省服务业所有行业的竞争力分量都为负值,表明在此期间服务业各行业对比全国平均水平都没有较强的实力,竞争力较弱,但在2011—2015年,金融业的竞争力分量为正值,说明那一时期辽宁金融业的发展较好。
  2.3 辽宁省服务业与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额度分析
  广东省是近年来全国服务业发展非常繁荣的地区,多年持续保持全国服务业总量第一的水平。辽宁服务业的发展与广东省存在一定的差距,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从2015年到2019年,广东省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增长额度占全国的7.6%~15.3%,而辽宁省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增长占比则为0.9%~2.2%,辽宁省服务业总量水平较低,因而无法获得规模效应。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辽宁省服务业在发展速度、结构和竞争力水平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在总量规模方面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处于很大劣势。虽然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近期发展缓慢,处于落后趋势。从行业角度来说,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产业结构较合理,但是不具备全国竞争力。
  3.2 建议
  3.2.1 加大对服务业的资金投入
  辽宁省虽然工业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粗放式发展,生产效率低,传统的化工业、制造业仍占较大比重。近年来,辽宁服务业占经济总值的比例逐渐增加,取得了较快速的发展,产业增加值13年间增加了1倍以上,但辽宁省属于全国服务业起步较晚的地区,产业基数较低,其行业规模仍滞后于全国发达地区。资金投入是行业发展的基础,辽宁省应该加大对服务业各领域的投资力度,提升服务业的整体发展能力。
  3.2.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辽宁省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产业、交通运输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较大,产业结构模式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辽宁省应该逐步调整服务产业结构,抓住市场机遇。在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辽宁省原有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指引,将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合,提升生产型服务业的规模,延长制造业产业链,增加服务产业效用和竞争力水平。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为导向,提升服务业中的科技含量,发展高端服务业,通过较高水平的知识资本投入,融入工程和科学等技术要素,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创新支持。通过服务制造和技术创新,借助金融改革的契机,对辽宁省服务业进行以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结构转变,以高增长产业替代低增长产业的地位迭代,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化调整。
  3.2.3 积极拓展新服务领域
  辽宁省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建立在传统经济模式下,随着共享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也应适应新的经济趋势。在公共服务领域,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养老服务等行业越来越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发展,其服务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服务效率日益提升,因而要求辽宁省相关服务产业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高品质要求。同时,辽宁省服务业还应培育新的增长点,如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发展基于区块链的新技术,解决行业间信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以数据联通的方式催生服务的新产业类型;拓展文化产业方向,以特色工业文化、资源文化等为着眼点,不断提升辽宁省的软实力水平。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探索“互联网+”模式盘活传统服务业,焕发辽宁省服务业的新生活力。
  参考文献
  Werner-Lewandowska K, Kosacka-Olejnik M. How to improve logistics maturity?–A roadmap proposal for the service industry[J]. Procedia Manufacturing, 2020(51): 1650-1656.
  戴李.世界主要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商论,2021(5):44-47+55.
  Tran L A D, Pham V K. Accessing the logistics service competitiveness: A study on four emerging nations in Southeast Asia[J].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 2021, 34(2): 29-42.
  张少杰,林红.“金砖五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比较研究[J].中國软科学,2016(1):154-164.
  闫云凤.中美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比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39(3):81-88.
  刘佳,蔡盼心.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协同与区域竞争力提升——基于广东省和江苏省的比较研究[J].科技与金融,2020(3):51-61.
  郭晓洁,田辉平.广东省服务业竞争力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J].长沙大学学报,2019,33(5):93-97.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the overall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has shown a tendency to tilt towards the service industry. Based on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ll provinces and cities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for regional growth.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shift-share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Liaoning's service industry. The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Liaoning's service industry h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mall economic aggregate, unreasonable internal industrial institutions and low competitiveness, and puts forward new measures such as increasing capital investment,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industrial adjustment and actively expanding the service field, so as to enhance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revitalization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Keywords: service industry; shift-share analysis method; industrial structure; competitivenes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和出口业务已经得到了大量外汇储备的支持,来自外汇市场的压力潜移默化地对中国货币政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提高了中国财富的占比份额,而且大大提升了中国国际话语权。同时,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货币政策仍然受到整体局势的影响。本文参考近年来外汇市场交易状况,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外汇市场压力对我国货币政策带来的有效影响,并提出上升性优化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外
期刊
摘 要:生鲜产品主要包括果蔬、肉品、水产及日配、熟食等。疫情防控对消费者线下到店消费形成巨大阻碍,生鲜产品电子商务由于其便利性和减少聚集购买而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逐步焕发新的生机。但同时该行业也迎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主要应用4P营销理论、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等理论模型,分析新环境下生鲜产品网上销售前景、市场细分及定位,并结合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对其需采取的网络营销策略、供应链管理及保障措施进行系统阐释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其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使交易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与经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本文展开了一系列论述,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就跨境电商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的
期刊
摘 要:如今“设计”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予以重视,但却没有真正地理解和了解设计。面对各式各样的设计产物,日本设计师原研哉以他对生活独特的洞察力以及感受力捕捉到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设计理念,从平常生活中挖掘出设计的本质,将日常生活中的设计进行再设计。“再设计”理念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和发展方向,提倡大胆地探索设计的本质和内涵。  关键词:原研哉;再设计;设计;生活用品;日常
期刊
摘 要:在企业发展中,需要对供应链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与优化,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构建供应链合作信任机制、供应链合作动态监管机制、供应链合作机制等不同措施,实现企业管理战略等工作的更好落实,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管理战略;信息;资源  本文索引:邹勇彬.<标题>[J].商展经济,2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快递在悄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管是网络购物,还是物品、文件的寄送,如今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快递包装的开启是快递包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物品到达人们手中的首要环节。本文针对人们的使用需求,结合快递包装与行为、心理分析,探讨包裹开启操作与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改善快递包装开启体验,这都是如今互联网环境下包装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快递包装;开启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演化博弈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政府和企业在消费者参与下的监管与不监管、创新与不创新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政府监管策略与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七种演化路径。结果发现:企业和政府策略的选择根据对方策略的选择而调整,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初始参数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政府监管、企业技术创新的双赢局面;演化的最终结果不但取决于企业创新收益的高低和政府监管成本的高低,也取决于消费者举报率的高低。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和高校实践,指出了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创新创业学院机构设置不全等问题,最后提出创新创业学院在构建学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双创学院  本文索引:吴建材.<标题>[
期刊
摘 要:伴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尤其是信息化之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也随之面临着发展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因此,需要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影响,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信息化对于会计理论、会计实务所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际工作,促进会计工作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以取得更好的会计工作效果,促使理论与实务双方面发展、优化和提高。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理论;会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中国共享经济获得了更加强劲的动力。本文讨论了我国现阶段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共享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讨论了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未来趋势,借此为我国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可持续性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就业;未来趋势  本文索引:庄丽梅.<标题>[J].商展经济,2021(16):-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