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jo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2010年以前在江西省永新县的中、晚稻上零星发病,但2010年该病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迅速上升。2010年,白背飞虱在永新迁入早,带毒率高,扩散蔓延快,危害隐蔽,突发和爆发性强,中稻发生面积重于晚稻。兩系杂交水稻如新两优6号、两优培九及三系杂交水稻Ⅱ优86、Ⅱ128等品种发病严重,天优3301、国豪杂优1号等品种发病较轻。发病田块一般减产30%~40%,严重的减产7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一、发病症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侵染稻株,稻株呈现的发病症状是
  1.发病稻株叶色浓绿,叶片僵硬,上部叶片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叶背、叶鞘上有蜡白色的条状突起。
  2.剥开叶鞘,病株茎秆有蜡状点,纵向排列成行的瘤状突起,前期蜡白色,后期黑褐色。
  3.发病稻株茎部有倒生须根,出现高节位分枝,感病植株须根粗短,呈黄褐色,根毛稀少。水稻秧苗期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植株严重矮缩,病株株高不到健株的1/3,不能抽穗。移栽初期感病的植株明显萎缩,株高只有健株的1/2,不抽穗或仅抽包颈穗。拔节期及以后侵染的稻株矮缩不明显,能抽穗,但穗短、粒少、粒轻。
  二、发病特点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由白背飞虱传播,土壤、种子、病草及病汁液都不能传病。白背飞虱一旦获毒,可终身带毒,若虫成虫均能传毒,传毒效率更高。除危害水稻外,玉米、稗草、水莎草也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寄主。由于白背飞虱持续传毒,并且水稻各个生育阶段均能感病受害,因此,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流行扩散快、监控防治难、潜在威胁大等特点。
  三、防治措施
  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采取“治飞虱防病毒,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降低白背飞蚤的发生数量,避免或减少传毒风险,达到预防为主和减轻发病的目的。在防治方法上,要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具体措施是:
  1.农业防治
  (1)农闲时铲除田间、沟边杂草、水稻再生苗,减少田间毒源。
  (2)提倡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这样便于病虫防治,减少不同茬口间的传染。
  (3)选用抗病的品种,淘汰发病严重的品种。
  (4)中稻、一晚、二晚秧田尽量集中连片,不要分散安排在早稻田周围。
  (5)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特别要适当多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水稻移栽时适当增加基本苗,栽后15天内进行田间检查,发现病株就地踩入泥中深埋,然后从健株中分苗补栽。
  2.化学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药剂防治措施,重点是抓好早稻生长后期,中稻、一晚、二晚秧田期和大田生长初期白背飞虱的防治工作。
  (1)药剂拌种:1kg水稻种子破胸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先把药剂与少量过筛细土拌匀,再拌种,待药液吸收后播种。
  (2)秧苗一叶一心期,移栽前5~7d,大田移栽后10~15d这三个阶段是白背飞虱的防治重点,可亩用25%吡蚜酮40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兑水50kg喷雾。
  
其他文献
在1958年,《丑陋的美国人》成为一本畅销书。它出自威廉·李德(WilliamJ.Lederer)和尤金·波迪克(Eugene Burdick)两人之手。前者是一位海军退休军官,而后者则是一位大学教
间作套种是提高芝麻种植效益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间作套种有以下几种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自动化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就我国的煤炭产业来说,是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自动化技术的.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煤矿自动化技术将向着远程
摘 要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与教育家,他的德育理论构成了我国德育理论的基石。班杜拉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的社会学系理论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处于关键时期,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古代教育家的德育理论。另一方面,对于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外来优秀文化,我们也应当积极汲取。本文通过比较孟子与班杜拉德育理论,提出了我国当前德育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实践有指导意
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的战旗胜利插到长江南岸。“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一辈子都忘不了。”渡江战役时的团长秦镜如今已满头华发。    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    “战端未开,结局已定。”80岁的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王辅一将军,当年是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唐亮的秘书。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总兵力已下降至204万人,作战部队仅为146万人。  “到1949年1月,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