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应用到了各种不同的行业中,因此,暖通空调设计也应该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完善设计理念,是暖通设计向着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保证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就根据智能化建筑暖通设计的原则,对其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介绍。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节能
1、引言
当代社会各种行业的发展都非常迅速,这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云计算时代,暖通空调要想更快的发展也应该与其相结合,所以,“空调云”产品正式进入了建筑设计中,这对于我们建设智能建筑、智慧城市都有很积极的意义,利用云空调技术可以实现对于空调的智能化调节,减少能源的浪费,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也是不谋而合,因此,在空调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全面考虑,结合互联网技术,合理设计,加大能源的利用率,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2、智能化暖通空调设计原则
2.1 绿色节能
相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在2015年的墙体设计大部分都使用了外保温技术,目前,由于我国的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和成本降低,也开始使用外保温技术,现在的建筑外保温技术主要是使用保温板和空气层构成,利用墙体中间的空气和保温板就能够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而且现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也呈现多样性,一般保温材料都是选择陶粒混凝土,这种材料的隔音性能好,还具有很好的隔热能力。在北方的冬夏两季,使用这种混凝土墙体能够大大的减少空调费用,此外,在室内设计的时候,也应该结合绿色设计理念,保证照明系统等与外保温系统相协调,节约资源。
2.2 循环利用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能源的回用与暖通系统都密不可分。例如,冬天使用的排风系统中除尘量小,风速应保持在1.5-3.5m/s之间,应水平或者竖直安装。如果热气中的湿度比较大,可以增加排凝水装置。在暖通系统中产生的能量,应回收再利用,设备产生的废料也应该回收,做到循环再利用,能够回收的材料应交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回收处理,进行循环利用,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材料,在設计过程中,应降低使用率。
3、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措施
3.1 太阳能节能技术
总所周知,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如果对太阳能进行合理的利用是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的。研究显示,太阳能的集热面积能够达到采暖面积的5倍。如果出现连续的阴天,能够自动切换到使用辅助能源,不会出现间断采暖的问题。一般太阳能系统有四个组成部分,包括真空管太阳集热器、热水储罐、辅助能源和地板采暖。太阳能集热系统首先利用特定的设备收集太阳光并转化成为热能,在将热能传送至换热中心,将水加热,再将热水流入地热采暖系统中,最后在通过仪器控制室内的温度。利用太阳能采暖系统可以对非集中采暖的用户进行改造,在室外安装真空管太阳集热器,然后在燃气炉的进水口安装热水储罐,这样不管是利用地板取暖还是暖气片取暖,都可以利用温控燃气炉进行温度控制,这样城镇小区就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取暖了。
3.2地源热泵应用
地源热泵与水源热泵相比优势就是不依靠地下水,这样就能够减少由于地下水造成的地质结构的破坏,也能够保护建筑。此外,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地源热泵在供热和制冷两个方面还具有很好的节能优势,而且成本更低。地源热泵是在地下埋设管道,然后在进行填充,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护地质结构,但是地下水的换热能力跟当地的地热性息息相关,因此,在铺设管道之前,应首先进行专业的性能测试,然后按照测试的结果计算管道埋设的长度和深度,一般来说是采用水平和垂直两种埋设方式。地源热泵技术就是利用地球冬暖夏凉的性能,在夏季的时候,将多余的热能储存到地下,到了冬天在用于制热,同样的,到了冬季,就将多余的冷量储存在地下,到了夏天用于制冷,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目前,国家对于这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有支持力度,这也加大了企业的生产和使用,促进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未来的几年内,这一技术可能不会成为主流技术,但是作为辅助供暖方式,这一技术非常重要。
3.3 冰蓄冷系统优化
在建筑设计中,如果只使用冰蓄冷空调系统,那么费用就会相对较高一些,但是,如果将冰蓄冷系统与低温送风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大大降低安装投入,同时还能够满足低温送风和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夜间,处于用电低估的状态,将冷量积蓄在冰装置中,到了白天处于用电高峰期,就可以将积蓄的冷量释放出来,这样就能够减少电能消耗,节约电费。而且同样的条件下,冰的蓄冷量要由于水的蓄冷量,这样就可以减小蓄冷装置的容积,降低热损失,也能降低能源的消耗。
3.4 防排烟技术
暖通空调设计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就是排烟系统,我们知道空调系统没有排烟的能力,因此智能化绿色建筑中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就非常重要了,在排烟系统中安装电动密闭门,在设计排烟系统的时候,应综合整个建筑考虑,还要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保证建筑节能要求的同时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节能设计,很多发达国家的建筑设计中都体现这一特点,目前,我国的能源问题非常严峻,因此,在建筑暖通设计中加强节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的时候要将能源的利用率作为首先考虑的要点。现阶段,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暖通设计中使用绿色节能理念是关键,也就是说,在进行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时候,要人为本,将人们的需求作为第一要素,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将室内的空气、湿度等控制在更合理的范围内,这就需要与其他的专业相配合,保证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鹏. 论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8).
[2] 李爱彦,修世术,张玫,丁学岩. 地温中央空调技术的应用实例[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04).
[3] 刘有香. 浅谈空调设计与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05).
[4] 赵永国.过程辨识与PID自整定理论及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
[5] 赵士怀,胡达明.“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绿色建筑实践[J].南方建筑,2015,02:38-42.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节能
1、引言
当代社会各种行业的发展都非常迅速,这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云计算时代,暖通空调要想更快的发展也应该与其相结合,所以,“空调云”产品正式进入了建筑设计中,这对于我们建设智能建筑、智慧城市都有很积极的意义,利用云空调技术可以实现对于空调的智能化调节,减少能源的浪费,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也是不谋而合,因此,在空调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全面考虑,结合互联网技术,合理设计,加大能源的利用率,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2、智能化暖通空调设计原则
2.1 绿色节能
相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在2015年的墙体设计大部分都使用了外保温技术,目前,由于我国的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和成本降低,也开始使用外保温技术,现在的建筑外保温技术主要是使用保温板和空气层构成,利用墙体中间的空气和保温板就能够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而且现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也呈现多样性,一般保温材料都是选择陶粒混凝土,这种材料的隔音性能好,还具有很好的隔热能力。在北方的冬夏两季,使用这种混凝土墙体能够大大的减少空调费用,此外,在室内设计的时候,也应该结合绿色设计理念,保证照明系统等与外保温系统相协调,节约资源。
2.2 循环利用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能源的回用与暖通系统都密不可分。例如,冬天使用的排风系统中除尘量小,风速应保持在1.5-3.5m/s之间,应水平或者竖直安装。如果热气中的湿度比较大,可以增加排凝水装置。在暖通系统中产生的能量,应回收再利用,设备产生的废料也应该回收,做到循环再利用,能够回收的材料应交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回收处理,进行循环利用,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材料,在設计过程中,应降低使用率。
3、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措施
3.1 太阳能节能技术
总所周知,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如果对太阳能进行合理的利用是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的。研究显示,太阳能的集热面积能够达到采暖面积的5倍。如果出现连续的阴天,能够自动切换到使用辅助能源,不会出现间断采暖的问题。一般太阳能系统有四个组成部分,包括真空管太阳集热器、热水储罐、辅助能源和地板采暖。太阳能集热系统首先利用特定的设备收集太阳光并转化成为热能,在将热能传送至换热中心,将水加热,再将热水流入地热采暖系统中,最后在通过仪器控制室内的温度。利用太阳能采暖系统可以对非集中采暖的用户进行改造,在室外安装真空管太阳集热器,然后在燃气炉的进水口安装热水储罐,这样不管是利用地板取暖还是暖气片取暖,都可以利用温控燃气炉进行温度控制,这样城镇小区就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取暖了。
3.2地源热泵应用
地源热泵与水源热泵相比优势就是不依靠地下水,这样就能够减少由于地下水造成的地质结构的破坏,也能够保护建筑。此外,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地源热泵在供热和制冷两个方面还具有很好的节能优势,而且成本更低。地源热泵是在地下埋设管道,然后在进行填充,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护地质结构,但是地下水的换热能力跟当地的地热性息息相关,因此,在铺设管道之前,应首先进行专业的性能测试,然后按照测试的结果计算管道埋设的长度和深度,一般来说是采用水平和垂直两种埋设方式。地源热泵技术就是利用地球冬暖夏凉的性能,在夏季的时候,将多余的热能储存到地下,到了冬天在用于制热,同样的,到了冬季,就将多余的冷量储存在地下,到了夏天用于制冷,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目前,国家对于这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有支持力度,这也加大了企业的生产和使用,促进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未来的几年内,这一技术可能不会成为主流技术,但是作为辅助供暖方式,这一技术非常重要。
3.3 冰蓄冷系统优化
在建筑设计中,如果只使用冰蓄冷空调系统,那么费用就会相对较高一些,但是,如果将冰蓄冷系统与低温送风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大大降低安装投入,同时还能够满足低温送风和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夜间,处于用电低估的状态,将冷量积蓄在冰装置中,到了白天处于用电高峰期,就可以将积蓄的冷量释放出来,这样就能够减少电能消耗,节约电费。而且同样的条件下,冰的蓄冷量要由于水的蓄冷量,这样就可以减小蓄冷装置的容积,降低热损失,也能降低能源的消耗。
3.4 防排烟技术
暖通空调设计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就是排烟系统,我们知道空调系统没有排烟的能力,因此智能化绿色建筑中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就非常重要了,在排烟系统中安装电动密闭门,在设计排烟系统的时候,应综合整个建筑考虑,还要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保证建筑节能要求的同时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节能设计,很多发达国家的建筑设计中都体现这一特点,目前,我国的能源问题非常严峻,因此,在建筑暖通设计中加强节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的时候要将能源的利用率作为首先考虑的要点。现阶段,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暖通设计中使用绿色节能理念是关键,也就是说,在进行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时候,要人为本,将人们的需求作为第一要素,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将室内的空气、湿度等控制在更合理的范围内,这就需要与其他的专业相配合,保证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鹏. 论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8).
[2] 李爱彦,修世术,张玫,丁学岩. 地温中央空调技术的应用实例[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04).
[3] 刘有香. 浅谈空调设计与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05).
[4] 赵永国.过程辨识与PID自整定理论及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
[5] 赵士怀,胡达明.“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绿色建筑实践[J].南方建筑,2015,0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