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班班通”的有效结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t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班班通”,不仅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让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新知识。本文主要谈谈如何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教学课件,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班班通 课件设计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下面几个环节谈谈如何将数学教学与“班班通”有效结合。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件
  课件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在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上,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进行提高,扩大知识面。教学设计应与教材同步,教学重难点应突出。如用图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x■ 2x-1=0的近似解(精确到0.1),学生习惯于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求解。这时需引导学生用函数的观点对它们重新分析,先构建二次函数y=x■ 2x-1,然后用几何画板画出该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图像与x轴的交点,从而求出该方程的近似解;为了让学生对图像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引导学生再构造函数y=x■和y=2x 1及函数y=x■-1和y=2x的图像,观察图像的交点,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此方程的根。最后我引导学生探讨能否构建新函数y=x 2和y=1/x,为今后学习反比例函数打下基础。这样重、难点很快得到突破。
  数学课件不需要画面花哨、动画过多,否则学生往往无法专注于课件中的教学内容,结果适得其反。目前,不少农村数学教师对课件的制作还不够熟练,只是到网站上下载一些课件,这些课件往往和教材不同步,不符合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今后的教师继续教育中应加强对多媒体应用的培训。
  二、创设情境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利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或以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或以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或以直观演示展现新旧知识的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心理上为学生获取新知铺路搭桥。
  问题情境的有效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环节。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要能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要与知识内容紧密联系。我在教二次函数的应用时,首先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与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有关的问题:比如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很多项目,如跳水、铅球、篮球、足球、排球等都与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息息相关,你知道二次函数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运用吗?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抛物线的应用,唤起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从“旧知固定点—新知生长点”发展。
  三、增加课堂信息量,提升教学效益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增加知识容量。传统的备课,资料主要来自课本、参考书、教学资料等,信息非常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而多媒体教学的备课,教师将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方面的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多样、更灵活。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易于把知识向课外拓展,把问题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班班通”活跃课堂,实现师生互动
  “班班通”的使用,使课堂气氛更轻松,师生、生生就某一问题互相提问,互相论证,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和双向交流的场所。老师也成为课堂中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五、学生操作、探究要落到实处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GX教学法”的运用,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绝不让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取代学生的操作。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我根据画函数图像的步骤,先列表,然后我在黑板上和学生一道进行描点、连线,最后用多媒体再进行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练习反馈情况证实:落实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总之,“班班通”的诸多功能的确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实际运用时,一定要不断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永达.班班通电脑设置与维护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9):26-27.
  [2]李明川.“班班通”使课堂教学活力无限.中国论文网.
  [3]冯磊.有效使用“班班通”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网络科技时代,2007(14):28-29.
  [4]胡文生.浅谈在“班班通”的新型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问题[J].管理信息系统,2001(11):13-15.
其他文献
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有这样的误解:职高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恩格斯指出:“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世界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知识。”这充分说明,在职高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可能性。再说,职高数学教材具有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常有利的内在的思想性,表现出科学和思想性的统一。所以,寓德于职高数学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能的。那么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并能应用数学是时代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作者从数学素质的内涵出发,延伸到教学中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质作探讨。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数学素质 培养方法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
期刊
摘 要: 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类比、推广、探究、质疑,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 案例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技能、培树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平台”。案例教学应该体现新课改“学习能力第一要务”内在精髓,展现教学活动双向互动特点,让高中生在多样、丰富、实效的案例教学策略中,实现技能提高、素养提升、品质升华。  关键词: 平面向量 案例教学 策略运用  案例是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展示数学知识点要义、培养学生数学技能、培树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平台”
期刊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充斥着各种定理、公式,因此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爱好,呈现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就变得很难。本文论述了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让数学课变得精彩。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精彩课堂 教学策略  引言  作为公式和定理的代名词,数学是充满逻辑的论证分析,是枯燥乏味的计算推理,因此在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时,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呈现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就显得十
期刊
恶性肿瘤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失调,由于多种补偿途径的存在,单一靶点药物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疗效。研究表明,多种抗肿瘤药物的联用能实现对肿瘤的持续抑制。然而这种“鸡尾酒”式疗法存在剂量设计复杂、患者依从性低、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及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缺陷。相比之下,同时作用于具有协同效应的多个靶点的单分子多靶点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
初中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个年头,回过头来看一看,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么继续是教师的“一言堂”,要么是形式上的“过程”。就拿合作学习这一点来说,我校正在大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形势下,我认为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有效应用的原因  1.形式主义严重  在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