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怎么是垃圾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把一枚绿绿的小叶子放在我手心,他走开,我随手丢进垃圾篓。
  一转身,儿子又回来了,看到他的小叶子跌坐在垃圾上,眉头一皱,妈,你怎么把它扔了?
  垃圾不扔了,还留着?我随口说。
  儿子带了哭腔,妈,那是春天,我在幼儿园找到的春天啊!
  我一下愣住,噢?
  老师让我们找春天,我找到了,带给你,专门给你!你——儿子委屈不已。
  忙不迭地,我赶紧,又从垃圾篓里,把儿子的春天,给捡回来。
  放在哪呢?
  保不住,他一转身,我又扔掉。索性——
  儿子,那咱们把春天保存起来吧。
  怎么保存呢?儿子疑惑了。
  我想起,大学时候,专门请教过生物系的老师如何制作标本。
  于是,忙碌起来。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儿子眼巴巴地看,时不时,也伸出小手帮点小忙和小“倒忙”。
  终于,裱起来,儿子灿烂地笑。
  第二天,到了幼儿园,他就跟小朋友们炫耀。小朋友们看着,裱得这么漂亮的春天,纷纷“围攻”我,阿姨,你也把我的春天,这么样吧!
  我妈说——我爸说——我奶奶说——我爷爷说——我的春天是垃圾,他(她)都给我扔掉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他们的春天遭受的“虐待”,孩子们的老师也笑了,说,这些大人们啊,没有一点童心。
  老师对我说,你不如帮我教教孩子们,如何制作这样的标本。
  我想也没想,就和她约了时间,把垃圾变成春天,保存起来。
  孩子们把叶叶草草当春天,是因为他们心上尽是春光;大人们把红花绿叶,当垃圾,也不能怪我们心上充满垃圾,只是,我们真的已走过了人生的春光。但是,大人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才是春天,孩子们的只是垃圾。
  其实,不仅是孩子们,每个人心上的春天,都是春天。我们,不该不以为然。
  美好的春天,怎么会是垃圾呢?
   (小南摘自《北京晚报》)
其他文献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能协助或取代人类从事各种工作,在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娱乐业以及医学、军事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用途。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在其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最早使用机器人一词,剧中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本意是苦工、劳役的意思。卡佩克笔下的机器人是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的机器,是一种人造的劳力。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