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诗”学思想和“礼”学思想初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1234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学和“礼”学是戴震经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戴震在“诗”学考证中折射出了非常宝贵的文学思想,有些思想至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戴震一生于“礼”学用力良多,他开创的以训诂、文献考核等实学手段治三礼的方法论原则,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戴震 “诗”学 “礼”学
  
  戴震是清朝中期皖派经学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利用语言文字、训诂之学考证和阐释了包括《周易》、《礼经》、《诗经》、《尚书》、《春秋》、《孟子》在内的诸多经学典籍,其所取得的成就是与其同时代的其他经学大师所无法企及的,堪称一代经学考据大师。他的经学思想在整个经学传统的传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经学观蕴藏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和政治思想,他因此被后世学者尊为哲学家、启蒙思想家。下面我们主要探讨戴震的“诗”学和“礼”学思想。
  一、戴震“诗”学思想
  今本《戴震集》中关于考证《诗经》的文章主要有:《诗標有梅解》、《诗生民解》、《书郑风后》、《书小雅后》、《书小雅十月之交篇后》、《毛诗补传序》、《诗比义述序》。戴震于《诗经》的考证,有许多卓见。如《诗·召南·標有梅》,毛、郑解诗皆以“梅之落喻年衰”;郑康成甚至还认为梅落兼有春过而夏至之意;朱熹《诗集传》以为梅落为“女子贞洁自守,惟其嫁不及时,而有强暴之辱”解。戴震则根据先秦《诗》、《礼》、《春秋》诸经,以及《墨子》等典籍考定:梅之落,盖喻女子有离父母之道,及时当嫁耳。[1]他认为“梅之落”是比喻嫁期至女子当离开父母之意。戴震认为古者规定嫁娶之期并且“不使民之后期,而听其先期”是怕“废伦也”,是为了“顺民之性”,而“自远于犯礼之行也”。这是戴震从人伦日用之情出发得出的结论,此说较之以上三种说法更为合情合理。再如,戴震考定《郑风》应为“东郑之诗”:“今所系诗,东郑之诗也。郑之名不改,故太师所列亦不改也。”[2]对于为什么《郑风》在《王风》之后而列于诸国风之先,戴震也作出了解释:《郑》之前的邶、庸、卫曾经是殷的故都,紧接着的王又是周的东都,所以它们都在《郑风》之先;又因为郑乃宣王所封之地并且在王畿之内,故次于王而列于诸国之先。并且他还认为《小雅·十月之交》篇叙述的是周幽王而非周厉王时的事,等等,这些结论都是实有其据的创见。
  戴震在“诗”学考证中折射出了非常宝贵的文学思想,有些思想至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戴震在“诗”学研究方面最为著名的是“存而不论”的诗旨论。关于《诗经》的诗旨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它是男女之情诗,有人认为它是针贬时弊之政治诗,有人认为它是作诗人自己生活的一种写实。戴震认为:“《诗》之词不可知矣,得其志则可以通乎其词;作《诗》者之志愈不可知矣,断之以‘思无邪’之一言,则可以通乎其志。”[3]只有在“三百之皆无邪”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人们才能读懂《诗经》。他还说:“今就全诗,考其字义名物与各章之下,不以作诗之意衍其说。盖字义名物,前人或失之者,可以详核而知,古籍具在,有明证也;作诗之意,前人既失其传者,非论其世、知其人,固难以臆见定也。姑以夫子之断夫三百者,各推而论之,用附于篇题后。”[4]这就是说,《诗》三百篇各诗各句之旨,研《诗》者最好不说,让读者据其确切的词义名物训释去自由生发,倘一定要论其诗旨,戴震认为从名物训诂还难以识其大旨,要通过“论其世知其人”即要了解分析写诗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诗人的际遇阅历,方能求其“十分之见”。戴震这种研究诗旨的思想不仅对研究《诗经》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整个文学欣赏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我们要把文学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放回到特定的时空中去,才能真正领悟到作品和人物的实质和灵魂。
  梁启超先生对戴震于诗旨“存而不论”的做法评价说:“其论无邪之旨,是否切当且勿论,至其专就全诗考其字义名物于各章之下,而不以作诗之意衍其说,则洵治《诗》良法也。”[5]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还说,往后研究《诗经》的人,只好以东原这句话自甘了,足见他对戴震“存而不认的诗旨”论的推崇。
  二、戴震“礼”学思想
  “礼”学是戴震经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他说:“为学须先读《礼》,读《礼》要知得圣人礼意。”[6]《戴震文集》开卷即作礼学十三记,主要包括《记冕服》、《记皮弁服》、《记爵弁服》、《记朝服》、《记玄端》、《记深衣》、《记中衣裼衣襦褶之属》、《记冕弁冠》、《记冠衰》、《记絰带》、《记缫藉》等。这十三记更多地是偏重于重制数的汉学,名物考证、古制诠释、文献验证占绝大多数,但也不乏重义理的宋学,应该说,这十三记是汉宋并举之作。除“十三记”之外,《文集》中体现戴震礼学思想的著作还有:《周礼太史正岁年解》一、二两篇,《大戴礼记目录后语》一、二两篇,《明堂考》、《三朝三门考》、《匠人沟洫之法考》、《乐器考》等。
  戴震在“礼”学考证方面作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辨明堂。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关于古代明堂之说,历代礼家众说纷纭,但对于明堂内部结构的研究,则从未有人问津,戴震著《明堂考》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戴震认为明堂法天之宫,五室十二堂,故曰“明堂月令”。明堂的中央叫太室,是个正室,该正室是一室而四堂。明堂的四角也有室,叫夹室。汉刘熙《释名》:“夹室在堂两头,故曰夹也。”可证,四角之室共四室而八堂。戴震认为,明堂的结构总的来说没有脱离古代宫室的一般建制,但明堂也有自己的特点:“惟南向一面,明堂四面闿达(四通八达),亦前堂、后室,有夹有个而无房。房者,行礼之际别男女,妇人在房,明堂非妇人所得至,故无房,宜也。”[7]戴震的考证在文化史上有重要意义,近人王国维有《明堂庙寝通考》,与戴震结论几乎一致,可以证实戴震关于明堂结构的考证是可靠的。
  二是三朝三门考。三朝是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场所。朝和门是有联系的。通常认为三朝是指外朝、治朝、内朝(燕朝),三门是指诸侯三门,有皋门、应门、路门。而古传天子有五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戴震认为以上这些看法皆“失其传也”,他说,天子的宫门有皋门、应门、路门(又名虎门、毕门),无库门和雉门。诸侯之宫门有库门、雉门、路门,无皋门、应门。皋门是天子的外门,库门是诸侯的外门;应门是天子的中门,雉门是诸侯的中门。这些名称的区分是用以“殊其制,辨等威”的。关于“朝”,戴震认为,天子有三朝,诸侯也有三朝,名称也相同。天子有三门,诸侯也有三门,“其数同,君、国之事侔,体合也,朝与门无虚设也”。[8]关于通常所说的三朝的名称,戴震认为,一曰内朝,是君臣日见之朝,又叫治朝、正朝,设置在路门的外庭;一曰外朝,是“断狱蔽讼及询非常之朝”,设置在中门外庭;一曰燕朝,是“以燕以射,及图宗人嘉事之朝”,设置在路寝庭。这些结论澄清了历来关于三朝三门的误解。
  此外,戴震还对古代的礼服和名物制度进行了考证,对古代井田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考证,力求还其古制本来的面目,这些对深入具体地了解古代社会无疑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他论述了古代统治者的礼服,特别是举行吉礼时穿的礼服;论述了次于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冕”之类的的爵弁冠;论述了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所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深衣”等等。关于古代井田制,他经过仔细考证认为:“一夫百亩,田首有遂,夫三为屋,遂端则沟,屋三为井,沟在井间也。井十为通,沟端则洫,通十为成,洫在成间也。十成为终,洫端则浍,十终为同,同薄于川,浍在同间也。”[9]
  戴震一生于《礼》经用力良多。他曾校订和补充《大戴礼记》并使之成为善本,校补《仪礼》使之成为可读之书。他还明确地主张后人读《仪礼释宫》要有史家的眼光。戴震开创的以训诂、文献考核等实学手段治三礼的方法论原则,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戴震集·诗標有梅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3.
  [2]戴震集·书郑风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9.
  [3][4]戴震集·《毛诗补传》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2.
  [5]梁启超.戴东原著述纂校书目考.饮冰室文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
  [6]戴震集·戴东原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88.
  [7]戴震集·明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9.
  [8]戴震集·三朝三门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1.
  [9]戴震集·匠人沟洫之法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2.
其他文献
将两种不相混容的半结晶聚合物PP和PVDF以适当体积比和合适工艺与纳米炭黑(CB)复合,所得材料的渗流阈值远远低于CB和单一聚合物复合,且具有很强的PTC效应。结合对材料显微照片的
摘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语文教师要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审美因素审美化改造    一  语文教学选择审美这一视角,既有各学科共同的原因,更有语文学科自身的理由,具体如下。  (一)美的规律:选择审美视角的“元理由”。
“放管服”改革是“一场牵一发动全身的深刻变革”,而加强综合执法、推进基层建设,是深化这一改革的有效途径。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素来就有抓基层打基础的好传统,基层稳则全局稳
碳纳米管具有很多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组装后的碳纳米管在光、磁、电、催化、机械等方面都展现出更加优异的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碳纳米管组装技术的现状和最新
简单介绍了Llorens提出的关于从聚合物熔体的流变数据预测多分散指数(M)z/(M)w的方法,并用Llorens的方法计算了纤维素的多分散指数.将计算的值与GPC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该
用自行研制开发的织物CAD软件进行了织物设计及模拟,并用图像处理方法对该织物进行了服装穿着仿真,使织物设计到服装穿着仿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纺织厂能够从服装的穿着效果来决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成本和收益分析成为各个利益相关者在进行决策时所关注的对象。社会资本,虽不能像经济成本和收益那样进行量化的分析,却不可否认地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学校组织高等教育时起着再生产和收益的作用。本文意在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作梳理,理清现阶段的研究脉络,为进一步地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高等教育 相互关系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
唾液由口腔腺体分泌产生,具有清洁和保护口腔、抗菌、消化等多种功能。随着唾液组学的发展,研究发现唾液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生物标志物储存库。唾液采集无侵袭性、可避免病毒传
课堂教学艺术是旨在提升学生课堂教学素质与能力的各种手段与方法,能纳入教学艺术的要素很多,包括教师教态、心态调整艺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历史与现实的“切换”艺术;激发参与、
通过拉伸试验数据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和模量-应变曲线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纤维的力学性能.PET及PA的模量-应变曲线都是明显的双峰曲线.结合拉伸过程中PET纤维内部结构的变化解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