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记忆者艾德里安·格尼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well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罗马尼亚当代青年画家艾德里安·格尼的成长历史环境,论述东欧代表性画家对国家体制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和表达,同时对新一代艺术家的绘画语言进行分析。通过艺术家个案管窥欧洲当代艺术家对国家历史的新表达方式。
  关键词:历史;记忆;隐喻
  1 艾德里安·格尼所處的是当代东欧社会制度和世界大变革时期
  无论人类历史上的光荣和黑暗时刻,各个时期的艺术家都有各自的诠释,而艾德里安·格尼则从历史的黑暗处提取元素,用强烈的自我表述语言,传达出对历史深度的思考,冲击人们的心灵并给予丰富而深刻的启示。
  艾德里安·格尼(Adrian Ghenie)1977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巴亚麦芮,2001年毕业于罗马尼亚克鲁日的艺术与设计大学,是近来活跃于国际艺坛的年轻画家,现工作和生活在罗马尼亚克鲁日和德国柏林两地。格尼的绘画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他对历史和对滥用权力这个共同主题的思考,艺术家从当代立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创造出一种综合复杂元素的风格,就是一部现代的启示录。格尼成长在罗马尼亚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社会主义时期,罗马尼亚20世纪60年代的“黄金时期”也不陌生,经济衰退的70年代是他的成长期,父辈口述的历史和所处的家庭环境给他带来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这是他能够感受到比较遥远的过去的历史时间的原因。在齐奧塞斯库的政权结束后,格尼在罗马尼亚第三大城市克鲁日学习美术,那个时候的他很少接触到20世纪的艺术潮流以及西欧近现代大师的作品,直到后来他游历欧洲各大博物馆的经历和在维也纳两年的暂住体验,对他现在的绘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逐渐把现代视觉领域的资源和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网络媒体、摄影照片和电影剧照以及自己制作的三维模型作为绘画创作的准备素材。
  2 艺术家创作的焦点是对历史的记忆和反思
  格尼的人物始终像处于某个关键的历史时刻,沉重斑驳的色彩和纤维状绘画语言笼罩在一切之上,好像整个环境都是模糊和纷乱的,那些身体已经被历史和尘嚣包裹。黑色和灰色的阴影主导了一切,但时常有伴随着凝固的血一样的颜色。艺术家用刷子、刮刀,甚至随手拿来的板和其他材料拓印来制造他的画面,产生特质性的表面纹理,把个人的技巧和机械笔触结合起来。优雅精致的平面和丰富凸起的空间像交错。我们感觉画面的构成很集中,但迅速融入氛围,好像空间和人物走出画家设定的姿势并自己走上画的表面。我们好像很难对场景保持清晰的记忆,看到的似乎很模糊,很多东西好像表达得很清楚,但又在我们面前隐藏起来,画家想把场景展示给我们,却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一切好像是被笼罩在帷幕之中。房间里没有明晰的光线,所描绘的人物并不具有典型的个性特征,像是已经被忘记和被遗弃的,他们的面部要么被隐藏起来,要么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但毫无疑问,他们都仿佛穿着历史的外衣。
  历史的记忆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格尼的作品表现了历史的厚重,不堪回首的内容,没有文学性却具备很强的叙述性。那些画就像照片一样是对历史现场的另一种记忆,一些东西被表现、一些东西被隐藏,一些未知的东西永远被埋没。人物更多时候是面目模糊的,被遗忘,被抛弃,或者被抑制并堆放在一起:他们的脸不是被遮盖,就是只被最初始的表现,通过他们身体在空间上关联的方式交流,有明显的支配性动作和角色扮演,作品往往展示得既无生命力,又僵硬和呆板。格尼展现了镇压、暴力等难忘的历史记忆。
  格尼用大小不一的格式表现这些主题,他的作品大小从2.3米*4.2米的Nickelodeon,到只有30厘米*29厘米大小的The Collector,每个场景都宛如埋在曾有过集体性伤害经历的历史的外衣下。例如,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达达死了》这幅油画引用了关于1920年柏林举办的第一国际主会场的著名照片的视角。曾经喧嚣热闹的房间已经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灰暗的衣角,那些画作也只剩下自己的阴影。一匹狼背对着观看者,扭回头。这里格尼引用了希特勒在波兰的总部,也成为“狼的欺骗”和数不清的艺术家的命运,包括那些参加了达达运动的画家,如George Grosz,纳粹诋毁他们为“堕落的”艺术家。在That Moment中,格尼使用了一张希特勒站在一个罗马版本的掷铁饼人的照片和英国艺术家Richard Hamilton著名的拼贴作品,也是英国波普运动的代表之作。在作品《那一瞬间》中,他借用了希特勒曾站在罗马雕塑复制品米隆的《掷铁饼者》前的照片。当然,即使人们不知道这些作品的主题以及所引用的历史,画面的黑暗和人物的处理也能让人感受到迫害、受难和绝望等含义,同样也让我们联想到让人不安的秘密有可能被揭露,这种历史感也来自画家本身,他成长在一个充满剧变的时代。
  3 创作者手法是综合的,更像一位电影导演
  格尼又深扎欧洲绘画传统,从处理画面和创造的视觉氛围可以看出他向巴洛克时代伟大画家学习,特别是明暗对照的戏剧性影响。他所运用的颜料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朴拙的笔触给欣赏者带来结实厚重的感觉,画面用笔迅捷,又可以看到画家苦心经营的构成。忧郁氛围的基调具有一种哲学上的意味,很多刻意安排摆放的物件是自我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隐喻,告诉我们交流的缺失、模糊的印象以及理想的幻灭。让人觉得不安的是他的画面体现的主要氛围。格尼喜欢电影,年轻时还曾为此耗费了很多时间,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涂抹馅饼的人物就是他将喜剧电影中的常见场景在画中表现暴力冲突中受害者的形象。电影如同历史事件和艺术史一样给他的绘画以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格尼其实就是一位导演,他会像希奇科克那样表达悬念,将电影和照片的事件作为素材与艺术绘画表现手段的结合,处理这些间接所得的信息和知识,再将其拼贴组合成无限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遮盖的历史通过碎片被揭示出来。格尼不仅创作属于他的,而且属于整个当代的历史深处的记忆场景。
  参考文献:
  [1] Adrian Ghenie[M]. Hatje Cantz,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是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历史、人文、经济、政治、文化的特殊遗产,可以这么说,它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遗憾的是,它与当前的科技和时代脱节,在生产、移动展示、利用率、资源共享等方面都遇到了困难,传承成为难题。对此,应高效、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技术,构建全新的平台,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型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非遗;数字化;尝试性研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城市坐具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坐具地域特色问题入手,紧密结合重庆的地域特色实践进行研究,从认识层面去辨析城市坐具地域特色的成因,进而研究其构形因素和空间特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对在地域条件下各构形因素的变化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地域特色;城市坐具  城市生活的重要方面如社交和休闲基本上都是在城市外部空间进行的,对城市公共休闲的体验即可看出一座城市的生活品质。城市坐具作为城市
期刊
摘 要:美国的艺术史教授高居翰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研究,著述丰富。他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中国画研究领域。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高居翰提出的认识中国画的途径,即消除“东方化”与“西方影响论”;在参考和借鉴海外学者中国画研究成果的同时,本文也关注和辨析跨文化异质话语研究背后的疏漏与偏见,旨在超越文化对立,构建平等对话与贯通。  关键词:跨文化;高居翰;中国画研究;“东方化”;“西方影响论”  美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地域文化正在没落,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与保护传统手工艺,值得深思。传统手工艺品的保护与发展不等于魅惑性地讨好消费者,怎样找准市场定位和文化定位,融合新时代的文化与审美是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  关键词:湖湘;传统手工艺品;发展;益阳明油纸伞  当前,湖湘传统手工艺产业存在规模小、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脱离当代消费群体审美喜好、产品销路欠佳等问题。发展传统手工艺品,需从多方
期刊
摘 要: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在经历了长期的进步和发展之后成为国际性的竞技项目,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同时可以达到健身的作用。体育舞蹈中融合了音乐、艺术、肢体锻炼等内容,可以增强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对于体育舞蹈的推广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人体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育舞蹈;人体调节;舞蹈健身  1 体育舞蹈的起源及演进过程  自古以来,舞蹈就是一种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是人类运动中必不可少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对现代化的文化创新产品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如何有效利用文化创新产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结构,旨在促进湖北省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新产品;地方经济;文化消费观;文创消费结构  0 引言  21世纪,美、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争相效仿的对象,但因其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成熟的文化市场上的,不宜盲目套
期刊
摘 要:本文通過结合影视作品实例,分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三大基本特征在影视作品创作中的融合与体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影视创作;结合与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上下广大从事文艺工作的工作者寄予殷切的期望,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并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开拓出了一条大路。“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用积极
期刊
摘 要:以《大审判:十二怒汉》为案例分析俄文版影片的社会背景和12位陪审员的深层动因,对当下中国社会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思考意义。  关键词:良知;孤独感;恐惧感  2007俄文版的《大审判:十二怒汉》总体的剧情是一步步推进的,由12个人组成的陪审制度看似合理,实际上他们对这个案件并不关心,只是把这个看作一件好玩的事情。大部分人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而仅仅投出反对票的那个人也并不是认真谨慎的。这
期刊
摘 要:伊玛堪表演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口语化,从赫哲族的文化中我们能发现,赫哲族人民说话很动听,而且富有美感,伊玛堪歌手也正好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将赫哲族的语言充分地表演出来,独特的唱法更是他们取胜的关键。伊玛堪歌手最常用的就是语言的节奏,节奏鲜明是他们的特点,也是打动听众的关键所在,即使最普通的大白话,在他们的表演中也是十分有含义的,表演得栩栩如生,轻而易举地就打动了每一位听众。  关键词:赫哲族;
期刊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马季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相声表演艺术家将相声这门艺术搬上了电视荧幕,“说”“学”“逗”成为荧幕中相声演员主要的表演形式,唯独“唱”不常出现,多数观众对相声的“唱”茫然不知。而近几年在中国相声界的代表团体德云社的带领和努力下,剧场相声这一新的相声表演形式在全国推广并蔓延开来,“唱”这一相声的基本功课也终于逐渐被观众和世人熟知——太平歌词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本文从太平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