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wz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我国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塑造人们良好道德品质上意义重大。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在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本文就实现小学传统文化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闡述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  德育  渗透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15
  • 德育与传统文化概述

  德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对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结晶,文化底蕴深厚,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传统文化教学中,可以有效开拓小学生的视野,培养小学生的内在素养,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三观”
  科学的“三观”包括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既是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主要内容,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懵懂、好奇心强、认知还不成熟的特殊阶段,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尤其对幸福、金钱、责任等影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概念的引导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将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将德育渗透其中,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的教育和影响,使其学会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良好品德,将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

  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各种文化提供了传播载体,小学生阶段好奇心强,意志力薄弱,容易受不良文化和风气的影响,而学校作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教书育人的的重要场所,如何做到既能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又能抵御不良文化和风气的冲击,这是当今社会向学校提出的机遇,也是挑战。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一定要要结合德育实践,普及传统文化基本常识,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也利于增强其文化自信心。
  三、传统文化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当前普遍学校还在坚持传统性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小学生才是主体的本质,因而传统文化教学很难贴近生活实际与社会发展,德育教育也很难渗透其中。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从教学理念开始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在传统文化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小学生为教育主体,引导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传统文化意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小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把握好人生发展方向,实现传统性向发展性教学方式的全面转变,将德育教育从真正意义上渗透到传统文化教学中。
  • 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在小学传统文化教学中,为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才能满足这一实际需求。结合生活实际,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开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如组织年级进行诗歌朗诵活动,以歌颂人物品德、传播传统美德为主题,在活动中让小学生感受人性的美好,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培养小学生创造美好的自觉意识。
  • 积极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在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其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必须切实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及时排除外界不良文化因素的干扰,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并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比如融入海洋教育教学、环境教育教学、安全教育教学等,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扩大教育视野,引进先进的文化理念,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工作的创新,开展丰富有趣、贴近大自然和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小学生的文化体验作为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施重点。
  •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将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传统文化的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成果,能够增强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自信心,帮助小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有效途径值得广泛推广和进一步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宁,刘晓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6, (1): 4-5.
  [2]陈俊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德育教学[J].华夏教师,2018,(13):73-74
  [3]罗家祥,王杰康.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8,(24):41-43.

作者简介:翟晓文(1970.10—),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昌邑市,大学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德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国家历史韵味是否深厚,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所保留下来的文化历史传承。就现代化教学而言,并非只是单纯的现代化文化以及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传承,在文化传承当中习得“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习得“孟子”的“求善之道”等等,传统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教学更是如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短短一句话映射出的亦然是一种道德、人文的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识字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识字水平。笔者通过研究当前小学课堂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创设一定的生活场景,提高学生识字兴趣性,要设置合理的情景化问题,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同时对情景化教学进行评价,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化 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2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让课堂教学变的高效化,学生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大,如果仅靠老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很难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刻理解,无法将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学生积极生活态度及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发挥出来。为此,本文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法,对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价值及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促使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体验式教学法 运用价值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   课堂是道德与法治学
期刊
摘要: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沉闷的课堂气氛会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法加强课堂有效互动的几点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农村 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有
期刊
摘要: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学校课后作业的繁重和各种补习班的盛行,占用了大多数的中学生的时间,再加上学校以及家长都学习成绩的过分重视,导致学校对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严重不足,道德水平的滑坡和道德素质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初中生出现道德教育方面问题的关键点,更加深入探索新时期初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现新途径 、新方法 ,著力改造传统落后的初中学生道德教育思想模式 ,以满足新时期初中
期刊
摘要:积极心理学对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发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从教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增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基金项目: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课题(项目编号:Lgy18yb002)的研究成果(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新时代湖南省
期刊
摘要: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仍然无法摆脱固有的教学思维,仍采用照搬教材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走初中语文教学困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今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教育问题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校教育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一直以来,“生命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都是有所缺失的,但是经过相关实践的证明,生命教育的确可以对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加以提升,高职学校的学生本身就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出现叛逆,甚至会有些学生用相对极端的方式来做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一些伤
期刊
摘 要:根据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面向提高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培养学生理解祖国语言、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构建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情景,悉心培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创新课堂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聚焦核心素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本位”  1.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面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很多教师都倾向于使用导学案来辅助教学,导学案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以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就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的相关策略进行了一些研究,希望能有效地提升道德與法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 导学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