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如何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来源 :学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近年来的理综化学高考命题“实施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趋势,分析探讨化学教学重心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注重能力培养的策略。指导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辨正关系,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化学;知识;能力;转化
  
  由近年来的化学高考试卷分析,试题越来越多的由知识型考查转向能力型考查,对知识点的要求难度降低,但能力要求更高。往往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与生产实际、日常生活、工业流程联系起来,虽说有关的知识点并不难,但它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知识不等于能力,有了知识不等于有了能力。知识是能力的源泉,丰富了知识有利于能力的提高,反过来,提高了能力又能促进知识的掌握。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那么如何才能实施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呢?
  
  一、教学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化学是中学教学
  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安邦先生在《全面的化学教学和实验室教学》一文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 实验室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以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观察、实验、电化教育、参观等),采用多种启发方式(如:讲述、谈话、提问、讨论、实验、读书指导和各种各样的练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
  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二、要使各种不同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就必须立足“双基”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化学学科能力包括四个方面——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是核心、自学能力是主线、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为载体。没有正确的知识就谈不上转化为能力的问题,没有能力的培养,知识是不会自动转化为能力的。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其学习方法的指导,着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不能靠突击,题海战术,而应当平时就应当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自学能力的训练。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考生一定要通过平时学习养成自我获取知识、独立思考的习惯,经常对老师的讲授和教材内容提出质疑,不断地对知识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完善,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不单单是为了应付高考,而是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它将使一个人终身受益。
  
  三、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辩证关系,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要想将知识顺利地转化为能力,那就绝不能让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失调。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们被迫地把没有咀嚼的食物囫囵吞咽下去,开始时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起病来,以至无论什么也不能吃了……。”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毛病。正确的知识通过能力的训练可以转化为能力,能力又可以丰富正确的知识,二者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飞跃,将正确的知识变为真正的有用的可靠知识。再用这个被能力丰富了的知识去再一次指导实践(再次能力训练)又会产生第二次飞跃——使知识变为更可靠更有用的创新知识。这是完全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的。
  一年一度的高考备受世人关注,从媒体热炒的“状元”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如今高考能够取得不俗成绩的,都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在如今的高考中并不占优势,透过这个现象能让人们明白,死抱着“题海战”“、疲劳战”不放已远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注重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是时代主流,势不可挡。无论从整体看,从个体看还是从高考命题看,升学竞争实际上已是全面素质的竞争。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束缚,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立足“双基”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已经是当今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我们提高化学教
  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戴安邦《全面的化学教学和实验室教学》一文(载《大学化学》1989年第1期)
  [2]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给教师的建议》2000年1月版责任编辑:丁晓清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数学困难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与教中出现的若干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等数学;学习困难生;转化;解决策略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最终必将实现普及化,大众化,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的数量在高校班级中将会不断增加,这些学生基础不扎实,畏惧学数学,失去了学习信心,从怕学到不愿学,这是在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期刊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 数学 中的创新教 学, 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 知识的形成 过程, 不断求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下是我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  【关键词】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自主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
期刊
【摘要】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素养;德育培养;心理素质    一、在丰富多彩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程标准中规定:“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法之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这就要求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
期刊
【摘要】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中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08年秋,河南省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教材进入课堂教学。新课程体系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给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全面深远的影响。那么,在新课改中教
期刊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要“能不拘形式地写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在《习作2》教学中,我采用了邀请学生家长一起上课的人性化教学设计,创设出母子情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既能感受到亲情,又能在情境中活动、对话、交流,动心、动情、动笔,使作文教学呈现出蓬勃的朝气,焕发出神奇动人的魅力,真正把作文课堂变成学生心灵对话的舞台,在教学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个
期刊
【摘要】语文课是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之一,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曾指出:“语文能力是现代人健全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素质的高低。”为此本文则对职高语文"三大"教学策略作出一番探讨。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策略    一、挖掘教材,适当增补    让学生感到陈旧的知识,只能带给学生厌倦和昏昏欲睡的感觉,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新鲜的知
期刊
【摘要】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把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高中语文;听课;技巧    一、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新课程强调
期刊
【摘要】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通过近年的美术教学,我发现在欣赏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而“预习”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又起着极大的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欣赏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预习;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