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椎动脉起源及走行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起源及走行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55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分析椎动脉起源及走行异常的发生率,观察起源异常椎动脉起始部位、内径、走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EDV)及血流阻力指数(RI),并且与6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8557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的发生率为6.8%(581例),其中左侧发生率为43.0% (250/581)、右侧发生率为35.8% (208/581),双侧发生率为21.2%(123/581).椎动脉起源异常的发生率为1.1%(99例),其中左侧发生率为96.9%(96/99)、右侧发生率为3.1% (3/99).病例组椎动脉起始段及椎间段内径均小于正常对照组[起始段:(3.0±0.7)cm比(3.9±0.7)cm,椎间段:(3.1±0.7)cm比(3.7±0.6)cm],RI均大于正常对照组[起始段:(0.72±0.08)比(0.68±0.07),椎间段:(0.69±0.07)比(0.65 ±0.07)],椎动脉起始段PSV、EDV均高于正常对照组[RSV:(73±22) cm/s比(66±22) cm/s;EDV:(20±7)cm/s比(20±6) cm/s,P<0.01或P<0.05],椎间段PSV、ED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RSV:(52±15) cm/s比(53±14) cm/s,EDV:(16±5) cm/s比(18±6)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快速、无创、无辐射地诊断椎动脉走行及起源变异.椎动脉起源异常主要位于左侧,起源变异的椎动脉常伴有入椎间孔异常、内径纤细,阻力指数增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诊治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
目的 探讨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湖北省新华医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0例NSCLC骨转移患
骨缺损是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症,如何有效地进行骨修复是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骨组织工程技术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兴起,间充质干细胞(MSC)-支架复合体可有效结合干细胞与支架的骨修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康复训练中不同时间介入主动运动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按发病住院时间分为2组,发病1~5d住院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共24例,住院当
抗磷脂抗体(aPL)是一组能与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反应的自身抗体.通过促进血栓形成、损伤滋养细胞功能、影响免疫平衡等不同致病途径最终累及子宫及胎盘功能,导致多种
临床上,丘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3.1%,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扩容、抗凝、脱水和溶栓药物治疗等,但其疗效及预后较差.目前,关于丘脑梗死的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且有一定的局限
血管内皮细胞构成了大分子物质和循环细胞从血液到组织的重要屏障,稳定了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张力,并能快速改变细胞间连接方式,允许血浆和循环的白细胞通过,维持正常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共纳入NSCLC患者54例.培美曲塞组28例,接受培美曲塞500~600 mg/m2+顺铂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是静止状态下突然运动诱发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一种发作性运动障碍疾病,以家族性PKD最为常见.近年来,有学者采用全外显子
母乳性黄疸(BMJ)是指其他方面健康的纯母乳喂养婴儿出现迁延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识别母乳中能抑制肝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或促进胆红素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