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骨形成蛋白-2(BMP-2)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杞菊地黄丸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血清PDGF、血清BMP-2、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
【机 构】
:
646000 四川 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骨形成蛋白-2(BMP-2)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杞菊地黄丸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血清PDGF、血清BMP-2、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总抗氧化能力和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高于治疗前,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丙二醛和血清PDGF、BMP-2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总抗氧化能力和CLVQOL评分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丙二醛和血清PDGF、BMP-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杞菊地黄丸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改善视力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血清PDGF、BMP-2,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其他文献
目的 One Heath视角下探讨昆明市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知识培训的医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多层次认知水平与使用行为.方法 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线上调查昆明市2所高校医学、动物医学、药学及非医药学专业的1658名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及使用行为,分析抗生素不同层次认知、使用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科生抗生素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及超级细菌知识平均正确率范围分别为88.4%、88.7%、89.7%、81.1%;40.4%、38.3%、45.8%、36.4%;6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6种操作方法的检验准确性并分享穿刺经验.方法 纳入1903例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并经甲状腺外科手术证实,且手术前后都有明确病理结果的患者资料.按照FNA进针角度及取材手法将上述患者资料共分6组:A1~A3,B1~B3组,A类为端侧式,B类为边侧式;1类为负压抽吸法,2类为常压抽吸法,3类为闭压进出法.在传统的评价指标基础上,采用Bowker加权检验对比其差异性,Kappa线性加权检验其一致性.最终评价6种不同操作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灵敏度:A类高于B类,A3
目的 分析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对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的控制效果及预后,以期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CSE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选取左乙拉西坦组(实验组)40例,丙戊酸钠组(对照组)40例,比较其疗效、不良反应、脑电图变化、Synek分级及预后.结果 左乙拉西坦组有效控制率为77.5%,丙戊酸钠组有效控制率为67.5%,2组无统计学差异(P=0.317).左乙拉西坦组较丙戊酸钠组起效时间更短,2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
目的 分析联合多重影像评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征.方法 联合多重影像评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44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占比、动脉血管病理改变、梗塞责任血管以及梗死机制.结果(1)男性发生占比高于女性(74.7%vs 25.3%;P<0.001)而发病年龄则小于女性[(58.83±12.56)岁vs(63.37±13.27)岁;P<0.0001],50~69岁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高峰期(57.87%);(2)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