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实证分析

来源 :当代经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sliuxi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提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在这基础上利用带有两个协整的VECM对该机制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通过降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效力影响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程度有助于缓解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这种的负作用;经济增长通过物质资本途径扩大收入差距,通过人力资本途径缩小收入差距。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机制;协整;VECM
  中图分类号:F061.2;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1)-0057—06
  
  引 言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GDP从1978年的3,624.1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59,8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约为9.24%。但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发展肯定不行,而经济增长,则出现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面对的是既要使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使收入分配差距缩小,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增长是否造成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同时收入分配的不断扩大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现代经济增长文献主要是从供给方面分析影响经济增长,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外生参数的变化具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如果不存在技术进步,那么边际回报递减将最终使得经济增长停止AK类型增长理论认为,技术的创造是投资的一个副产品来消除规模报酬递减,达到经济增长,同时强调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重要源泉;R&D类型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在研究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内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制度和政府行为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从经济增长理论角度分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是从其他角度强调外资和货币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舒元、徐现祥利用Jones(1995)实证检验新增长理论的方法,分析了从1952—199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结果发现这些典型事实明显拒绝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相对而言,比较支持AK类型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推动的。
  (二)有关影响收入分配的文献综述
  当代研究影响收入分配文献,大多数研究的是经济增长如何影响收入分配,从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结构变化、技术变化和宏观经济波动出发,分析经济增长影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影响收入分配的差异。
  Kuznets在1955年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呈倒U型关系,即在收入较低的阶段,经济发展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然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发展有助于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Aghion,Eve Caroli and Garcia—Pefialosa从新增长经济理论出发,认为在过去20多年里,经济增长跟贸易、技术变化和新的组织出现紧紧相联,而这些变化会引起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变化从而造成收入分配的差异。
  国外学者研究收入分配影响的因素,一般基于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而我国是一个由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转化,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化,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跟成熟市场经济下影响因素相比,有其自身的特征。
  李实则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主要是制度转型所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动并没有推动居民收入差距“倒U”变动的效果。杨俊、张宗益通过实证研究认为,经济发展不是决定中国收入分配变动的主要因素,也并不存在自发的“倒U”型过程,只有人力资本积累才具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明显促进作用。
  (三)有关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的文献中,主要沿着两条线索:一是收入分配从需求方面影响经济增长;二是收入分配从供给方面影响经济增长。
  一是从需求方面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认为资本家拥有私有产权,从而可以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扩大,工人的收入及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会减少,造成工人阶级的相对贫穷,甚至绝对的贫穷。这样资本主义的生产扩大同工人有效需求相对缩小相矛盾,生产和消费脱节,最终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增长难以维持。由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模型得到,当收入分配倾向于工人阶级时,均衡的产出就会增大。这说明收入分配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是从供给方面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政治经济渠道(Political Economic Channels)派认为,收入分配通过政府财政支出和税收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信贷市场不完善和人力资本投资f Imperfect Capital Markets and Investment in Human/Physical Capital)派认为,初始收入分配越平等,更多的个人将能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而经济增长也越高。Aghion在AK模型中引入信贷市场不完善的假定,通过研究再分配对增长的激励,从而得到不平等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
  国内的学者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利用计量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间的关系进行实证。陆铭、陈钊等利用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研究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他们发现收入差距在即期对投资有非常强的负面影响,之后影响为正,再逐渐下降微弱,从长期来看,收入差距对投资的积累影响始终为负;收入差距对教育的影响较弱,其累积影响始终为正。
  刘霖、秦宛顺采用Granger方法对中国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两者相互促进。
  由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出,虽然有些文献研究了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有些文献研究了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但没有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虽然有些文献研究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没有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构造出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在这基础上,利用两个长期协整关系约束条件VCEM,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
  
  二、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相互作用机制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比较复杂的,从理论分析和实证上的考虑,仅从两个方面 分析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和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一)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由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可得到这三种理论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技术进步等都是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紧紧相联系的,技术进步总是体现在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上的,同时人力资本的提高必须要有相应的物质资本相适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增长基本因素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当信贷市场的不完善时,收入差距越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效力就越小,这样收入差距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个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其作用机制见图1。
  根据图1,根据含有收入分配的生产函数和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生产函数可拓展到如下的含有金融发展程度的生产函数:
  
  三、变量、数据及单位根检验
  
  (一)经济变量及数据来源
  经济增长一用劳动力人均GDP表示。GDP的数据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根据最近的经济普查作出调整,而各年的劳动力数据是来自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劳动力人均GDP是以1978年价格计算的实际GDP与当年的劳动力之比。
  收入分配一用城乡居民基尼系数表示。1978-2000年城乡居民基尼系数是综合杨天宇、胡日东,王卓、杨宜勇、张艳华,李秉龙这四篇文献中的数据表而得,这些文献中数据基本吻合,虽各有缺失但合起来正好能够相互补充完整;2000年以后的基尼系数分别摘自章国荣,盛来运、陈南旺、严先溥、阳俊雄;2004年城乡居民基尼系数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推算得出的。
  物质资本一用劳动力人均资本存量表示。资本存量的计算是根据王金营的方法估算的,劳动力人均资本存量是由1978年价格计算的资本存量与当年的劳动力之比得到的。
  金融发展程度一用金融各项贷款总值与GDP的比值表示。金融各项贷款总值数据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其中1978年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中总的资金数据统计年鉴无法查到,利用计量方法进行估算金融各项贷款总值与GDP的之比。
  (二)相关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变量间的协整分析之前有必要考察各变量是否存在单位根。用E—views5.0对上述变量: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程度及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的原则和顺序是:(1)从水平值开始检验,若检验到所有三种形式(带趋势项和截距项、带截距项、无截距无趋势项)都存在单位根,则进行差分后继续检验;(2)每一种差分形式的检验都从“带趋势项和截距项”形式开始,然后是“带截距项”形式,最后是“无截距无趋势项”形式;(3)一旦出现拒绝单位根假设的情况,停止进一步的检验,并认为该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本文所使用的变量为:lng咖、gini、Ink、lnr和jrfz它们分别表示劳动力人均GDP对数、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劳动力人均资本存量对数、人均受教育年限、金融各项贷款总值与GDP的比值。对以上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由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在1%显著性水平下,lngdp、gini、Ink、lnr和廊均为一阶单整,即I(1)。
  
  四、协整的设定及其有效性检验
  
  为了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有约束条件的VECM,即建立具有两个长期协整关系的VECM。由前文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得到如下两个关系式:
  
  本模型使用lngdp、gini、Ink、lnr和irfz这五个变量,样本区间为1978—2004,由前文的单位根检验可以得到,在1%显著性水平下,这五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即I(1)。
  (一)确定协整滞后阶数L选择无约束VAR模型的滞后阶数3,得到从滞后阶数L从0到3所对应的各种检验值,可以得到由A/C最小的是2阶,而由SC最小的1阶。从实际应用考虑,如果重点是考察VAR模型中是否存在协整向量,则滞后期应尽量大一些,从而消除误差项中的自相关。而分析目的就是考察收入分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关系,这样采用了最大的滞后阶数3阶。
  (二)非约束条件的协整关系检验
  由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3,根据Johansen的特征根检验原理,还需要确定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在Eviews5.0协调整检验时采用选择了Summary of all 5 trend assumption,检验的阶数为2(协整检验的阶数比VAR模型的阶数要少一阶),无论是否有截距项,还是无论是否有趋势项,由Trace检验可得,变量lngdp、gini、Ink、lnr和jrfz所组成的VAR模型,至少存在二个协整关系。
  (三)有约束条件的协整关系检验
  根据Johansen的分析框架,一个VAR(P)的模型可以表述为如下的形式:
     
  五、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
  
  (一)协整方程
  在上述的约束条件和三阶滞后期下,对VAR模型实现有约束条件的VCEM的估计。可得到如下的两个协整关系方程:
  
  由经济增长长期协整方程可以得到:劳动力人均物质资本对劳动力人均GDP的弹性系数为0.9002,表明从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正向作用,这一结果同理论分析是一致的;人力资本对劳动力人均GDP的弹性系数为0.4695,表明从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正向作用较大,这一结果同理论也是相一致的;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对劳力人均GDP的半弹性系数是-2.7173,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这同理论分析也是一致的;金融发展程度对劳动力人均GDP的半弹性系数为0.3196,表明了金融发展程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作用。
  由收入分配长期协整方程可以得到:劳动力人均物质资本对收入分配的系数是0.1532,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的系数是-0.5 146。这说明了物质资本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人力资本则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
  (二)VECM残差稳定性检验和自相关性检验
  在Eiews5.0中,利用AR根的图表,可以得到VECM稳定性检验,VECM模型共有10个根,模型有5个内生变量,最大滞后阶数为3,这样共有3×5=15个根。估计的VECM模型有2个协整关系,这样应该则有5—2=3个根的模为1。我们估计的VECM模型的稳定性得以满足。
  在Eiews5.5中,利用残差检验中的自相关LM检验,可以得到VECM模型自相关检验。具体结果为:LMl=22.31003,P值=0.6178;LM2:20.22689,P值=0.7348;LM3=31.25271,P值=0.1808,其中LMl、LM2和LM3分别表示滞后一阶、滞后二阶和滞后三阶LM。由于所估计的VECM模型滞后阶数为3,则明显VECM的残差不存在自相关。由此可见,我们所估计的VECM模型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结论及建议
  
  本文分析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在这基础上建立了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且利用带有两个协整关系的VECM对此机制进行实证,可得到如下的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推动的,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都很大;同时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起着负向作用,而金融发展程度有助于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通过降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效力影响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程度有助于缓解收入分配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负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影响收入分配。物质资本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人力资本则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
  本文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是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间关系研究的深化,由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或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研究转变为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间的互相关系研究。虽然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在研究上存在不足。由于数据的原因,改革开放至今只有27年,即进行有约束条件的VEC模型分析时,时间序列只有27个,会对模型的分析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都是以后所研究的。
  责任编辑、校对:李斌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13.2.20#致富快报5版  江西抚州手机号为1587077X X X X的朋友来电:我想种植春季早熟的长豆角,应选择哪些品种?栽培技术有哪些?  答:江西省利用大棚种植早熟长豆角的技术要点如下。  1.良种选择 ①特早30:特早熟品种。分枝少,主蔓结荚为主。常规露地栽培,播种至始花需35天左右,10~12天后即可采收豆荚,采收期长达20~40天,全生育期80~ 100天。初花节位低,平均3节左
期刊
[摘要]以非均衡条件为背景,在对比分析“比较优势”和“逆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应按照中国(以辽宁省为例)具体的资源禀赋条件,产品、市场结构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和振兴传统产业中的装备制造业。通过对技术引进和技术自主创新经验的分析总结,文章得出了以技术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体系为依托,创建出多元技术进步方式和扩散途径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非均衡;比较优势;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装备制造业  [
期刊
13.2.22#科技信息报B5版  浙江省永康市杨溪土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俞光华,探索一种新的蜜蜂养殖模式——巢蜜养殖,经过近一年时间试验,终于获得成功。据其介绍,巢蜜养殖不仅省时省力,蜂蜜售价还增加了一倍。  所谓巢蜜养殖就是将一种盒子放入蜂箱内,由蜜蜂直接在盒子内建造蜂巢并在蜂巢内酿蜜。当蜂巢内的蜂蜜经蜜蜂酿制成熟并封上蜂蜡后,取出盒子就是成品的巢蜜产品,盖上盖子,密封后即可出售。巢蜜未经人为加
期刊
黄明12.10.17致富快报2版  “中国市场40%的金条,是用铱或钨掺假的。”近日,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在网络上蔓延开来。当前正值国际金价逼近1800美元高点,加之“十一”黄金周期间金条销量大涨,这样的说法立即引起了消费者极大关注。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工商银行声明这一说法纯属谣言,银行对每一根金条都出具产品质量证书,对产品的成色、重量和品质进行了保证,并承诺回购。另中国黄金代理商、江苏中金投资公司负
期刊
赵吉林13.2.8科技信息报A7版  近日,一位农民朋友在闲聊中向笔者算了一笔“打工账”:他外出打工一年,扣除各种开支,到年底只有两千多元钱带回家,而他老婆在家种些玉米、水稻和养殖生猪,农闲时到镇里的工厂做工,一年下来也有近万元的纯收入。笔者觉得这位农民朋友算这笔‘打工帐’真的有必要,经过这一番比较,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增收渠道。  农村劳动力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在发达城市的就业竞争中往
期刊
高校健美操体适能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学生的身体机能提升及运动能力的发展带来帮助,当前由于健美操运动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其需求,需要对训练方式进行优化。通过对健美操课程体系建立的理念的阐述,提出高校健美操体适能体系构建内容,使健美操体适能体系的建立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为健美操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促进其运动素质的发展。  健美操运动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情况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使学
期刊
2014年,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公报显示,我国近一半的体育场地建设在学校,而66.05万个学校体育场地中,有92.5%在中小学校,因此中小学校场地设施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0年,国家教委出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中小学体育设施并未实现专人管理,同时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着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
期刊
1 中学篮球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意义  1.1 促进学生身体发育  初中生处在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适当的体能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并根据训练的实际效果,随时调整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潜在机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1.2 提升学生篮球素养  在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训练项目,只有保证
期刊
当今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学习生活,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将足球项目积极引入校园,让学生全面接触足球文化,丰富校园学习生活,促进新时期教育深入改革创新,使学生得以“体学双优”全面发展。“体学双优”顾名思义学生的体育成绩和学习成绩都比较理想,综合下来都能达到优秀的状态,这是新时期学校
期刊
足球教学是高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对高职足球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足球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的课题。足球训练游戏法是一种在轻松、愉快训练氛围下的训练方法,将其运用到高职足球教学中,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足球教学质量。  足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但高职足球教学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职足球教学急需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应对新的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