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倾斜角和髂嵴连线对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影响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x76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对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骨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单纯L4-5或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连线高度.骶骨倾斜角在腰椎CT正中矢状位上测量,两侧髂嵴连线高度于腰椎正位X线片上测量,将L4-5椎间隙平均分为3等份,L4和L5椎体各自平均分为4等份,L4-5椎间隙中1/3赋值0,上方为正值1~5,下方为负值-1~-5.结果 两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比较有显著差异,L4-5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显著高于L5-S1组(P<0.05).结论 高髂嵴、骶骨倾斜角度大的人群易发生L4-5椎间盘突出;反之,易发生L5-S1椎间盘突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0与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5例因下肢或腰背疼痛、间歇性跛行来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老年患者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为23.81%(25/105).单因素分析显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年龄≥70岁、饮酒、骨盆前倾、长短腿、高低肩、扁平足、骨质疏松、胸椎旋转不对称的占比均显著高于非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P<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和单纯常规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1月就诊于本科室的20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其中对照组94例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106例予以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VAS评分、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Constant Murley shoulder score,CMS)和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及随访时
目的 分析儿童寰枢椎半脱位行枕颌带牵引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15年9月~2020年10月行枕颌带牵引治疗的寰枢椎半脱位患儿6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Fielding分型、年龄、性别、诱因、症状持续时间、牵引前有无治疗等因素,以牵引所需要的时间作为治疗效果的量化指标,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可能影响牵引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63例患儿牵引治疗效果显著.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症状持续时间和Fielding分型对治疗有效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Fielding分型越低,症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