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结核病治疗的分枝杆菌噬菌体D29的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分枝杆菌噬菌体D29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在豚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为噬菌体应用于结核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Hartley豚鼠分别以吸入、滴鼻、皮下注射3种途径分组,在35 d内给予分枝杆菌噬菌体D29 6次,设7H9培养基溶剂为对照组和0.85%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组,通过噬斑减少中和实验(PRNT)检测每周豚鼠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通过ELISA测定第35天血清中IL-2、IL-4、IFN-γ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结果 两对照组均未测出中和抗体;吸入组和滴鼻组仅在第7、14天检出一过性低效价中和抗体(<1∶100);皮下注射组持续产生中和抗体,第35天效价高达1∶16 365.6.给予分枝杆菌噬菌体D29 35 d后,各实验组及对照组豚鼠血清中IL-2(x2=2.7605,P>0.05)、IL-4(F=2.17,P>0.05)、IFN-γ(F=0.75,P>0.05)浓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入、滴鼻给药产生的抗噬菌体D29中和抗体效价明显低于皮下注射给药;噬菌体D29未引起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提示不会破坏机体Th1/Th2免疫平衡.
其他文献
在此介绍了内墙轻质隔墙板裂缝的成因,提出了如何进行裂缝防治办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推广价值。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ason of the cracks in the interior wall
目的 总结脊柱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手术治疗的11例脊柱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
当我们挥手告别我们全体上药人为之付出心血汗水的2010年,我们为时光的快速流逝依依不舍,更为全体上药人创造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记录历史性双突破而感谢所有给我们支持与帮助的
目的 比较基于四维CT(4D-CT)的3种不同勾画方法勾画原发性肝癌内大体靶体积( IGTV)位置和大小的差异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行胸腹部4D-CT模
椎动脉通常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少数人可出现各种解剖变异.常见的变异起源部位包括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等.本文报道2例少见的右椎动脉起源于右颈总动脉的变异,现就其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目前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棘手的问题之一。BPD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主要介绍国内外有
基于各项Ⅲ期临床研究,近年来,术后化放疗、围手术期ECF方案(表柔比星、顺铂和氟尿嘧啶)化疗以及术后口服S-1辅助化疗分别成为了美国、欧洲和日本治疗可切除性胃癌的标准辅助
文章介绍了大庆油田“十一五”期间在油气勘探、水驱精细挖潜、三次采油,以及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等方面取得的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在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中
抗血吸虫抗体与血吸虫感染和再感染关系密切,本文就宿主不同状态下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抗体对再感染的作用和调节,以及抗体在诊断和疗效考核等实践应用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大鼠颅脑创伤( TBI)后β-淀粉样蛋白(Aβ)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20)、常温脑创伤组(37C,n=20)和亚低温脑创伤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