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能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安全性高,治疗时间短,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效果
在临床儿科中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特点是病情发展快、发病率高等,会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1]。小儿哮喘、小儿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都属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喘息、呼吸困难、慢性咳嗽以及发热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在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时,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取得的临床效果却并不理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了解更加深入,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我院在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时,采用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80天-6岁,平均年龄(4.2±1.1)岁;患儿疾病类型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6例,小儿哮喘28例,急性喉炎患儿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15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例。将全部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氧疗以及镇静等。
实验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选择QW15型气化雾化吸入器,通过氧气驱动来对雾化液进行雾化,将氧气流量控制为4L/min,患儿取半卧位,将喷嘴和患儿面部相连。对患者的呼吸模式进行指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一般为每次15分钟,每天1-2次。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选择WH-968超声雾化器,连接喷嘴。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一般为每次20分钟,每天3次。在雾化吸入治疗完成后,将雾化器关闭,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正确排痰和漱口。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儿在治疗3天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缺氧和呼吸困难有效缓解,哮鸣音消失或者减少;有效:患儿在治疗4-5天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缺氧和呼吸困难有效缓解,哮鸣音和肺部罗音消失或者减少;无效:患儿在治疗5天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剧。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小儿因为自身免疫力不强,机体抵抗外界有害刺激的能力较弱,部分有害病原微生物通过小儿口腔或者鼻腔进入呼吸道,从而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疾病[3]。根据感染病菌的不同部位,可以让呼吸系统疾病分成下呼吸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部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治疗时比较麻烦,同时单纯采用药物来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其临床效果不好,而且临床治疗时间比较长,药物的过量服用会让小儿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增加,对小儿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4]。
雾化吸入可以让高浓度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进而让临床症状得到快速缓解,而且能防止全身用药对患儿造成不良反应。但是雾化给药的药物损耗很大,对患者会造成机械性刺激,在气雾量的影响下会影响患儿的呼吸道,同时还可能引起患儿缺氧,在降低氧浓度时也可能出现部分不良反应。氧气雾化可以通过高压纯氧将药液转变成直径为2-4μm的颗粒,让药物能直到患儿肺部深处的细支气管表面,从而让药效能充分发挥,另外氧气雾化的高氧流量能让患儿缺氧症状得到改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操作简单,患儿依从性比较好,临床治疗时间不长,效果也比较好。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能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安全性高,治疗时间短,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英.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J].中国实用医药,2014,01:150-151.
[2]夏雪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0:131-132.
[3]王锦,季海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2:204-205.
[4]徐文艳,付艳.中药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与护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07:123-124.
【关键词】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效果
在临床儿科中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特点是病情发展快、发病率高等,会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1]。小儿哮喘、小儿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都属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喘息、呼吸困难、慢性咳嗽以及发热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在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时,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取得的临床效果却并不理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了解更加深入,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我院在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时,采用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80天-6岁,平均年龄(4.2±1.1)岁;患儿疾病类型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6例,小儿哮喘28例,急性喉炎患儿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15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例。将全部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氧疗以及镇静等。
实验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选择QW15型气化雾化吸入器,通过氧气驱动来对雾化液进行雾化,将氧气流量控制为4L/min,患儿取半卧位,将喷嘴和患儿面部相连。对患者的呼吸模式进行指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一般为每次15分钟,每天1-2次。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选择WH-968超声雾化器,连接喷嘴。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一般为每次20分钟,每天3次。在雾化吸入治疗完成后,将雾化器关闭,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正确排痰和漱口。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儿在治疗3天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缺氧和呼吸困难有效缓解,哮鸣音消失或者减少;有效:患儿在治疗4-5天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缺氧和呼吸困难有效缓解,哮鸣音和肺部罗音消失或者减少;无效:患儿在治疗5天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剧。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小儿因为自身免疫力不强,机体抵抗外界有害刺激的能力较弱,部分有害病原微生物通过小儿口腔或者鼻腔进入呼吸道,从而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疾病[3]。根据感染病菌的不同部位,可以让呼吸系统疾病分成下呼吸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部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治疗时比较麻烦,同时单纯采用药物来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其临床效果不好,而且临床治疗时间比较长,药物的过量服用会让小儿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增加,对小儿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4]。
雾化吸入可以让高浓度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进而让临床症状得到快速缓解,而且能防止全身用药对患儿造成不良反应。但是雾化给药的药物损耗很大,对患者会造成机械性刺激,在气雾量的影响下会影响患儿的呼吸道,同时还可能引起患儿缺氧,在降低氧浓度时也可能出现部分不良反应。氧气雾化可以通过高压纯氧将药液转变成直径为2-4μm的颗粒,让药物能直到患儿肺部深处的细支气管表面,从而让药效能充分发挥,另外氧气雾化的高氧流量能让患儿缺氧症状得到改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操作简单,患儿依从性比较好,临床治疗时间不长,效果也比较好。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能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安全性高,治疗时间短,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英.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J].中国实用医药,2014,01:150-151.
[2]夏雪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0:131-132.
[3]王锦,季海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2:204-205.
[4]徐文艳,付艳.中药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与护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0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