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构建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教学中,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帮助他们在学习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分析造成学习障碍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试想,一个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一个极少享受过成功喜悦的孩子,怎么可能在长大之后,有一个“自信”的形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呢?可实际情况又是:一个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能力优劣悬殊。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来说,往往更是缺乏自信。他们害怕上课回答问题、害怕做作业,其关键就是对自己不自信。为此,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问题有深有浅,作业有易有难,任务有轻有重,难度有高有低。比如,课文学完后,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来设计安排作业,使他们都有作业并都能完成作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各尽其能,特别是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时,教师还可以把本单元将要测验的内容告诉学习困难学生,并告诉他们,老师将重点检查你们。我想,学生在课外一定会认真复习老师即将检查的知识,因为又有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呢?
  二、确立榜样陶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很多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歌颂具有良好、健康心理特征的人和事的课文,像《蓝树叶》《校园里的画》《蜜蜂引路》《丰碑》《放弃射门》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利用这些人和事,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暗示:学习《蓝树叶》,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气;学习《校园里的画》,学会克服嫉妒心理,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学习《蜜蜂引路》学会仔细观察,谦虚好学;学习《丰碑》,懂得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学习《放弃射门》学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高尚体育精神等等,引导学生把这些人和事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方式会收到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搭建尽情渲泄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问题,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随时随地,及时地倾听孩子的诉说。这时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作文题目,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假如我是妈妈(爸爸)》《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特别是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感受,使自己的心境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通过阅读作文、日记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从而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性。
  我班有一个从乡下转来的女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是非常怕羞,不主动和同学交往,不举手回答问题,害怕在同学面前讲话,上课发言的时候非常紧张,老师点名让她发言,她总是红着脸摇头不答。凡事她不敢给老师讲,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敢问,受到一点挫折就掉眼泪,胆子很小,特别是考试时更紧张,影响考试成绩。我在一次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在家,她和弟弟居住,父母很久回来一次,但很快又走了,又丢下她和弟弟孤孤单单的两个人,她怀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闲暇时我找到这位同学,同她交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及时与她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向父母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们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通过交谈,孩子的父母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过于简单粗暴,很少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他表示要和老师积极配合教育好孩子。后来这位女同学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父母和她谈了很多。她也认识到,父母外出是为了她和弟弟能生活得很好,只是父母教育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父母。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心理压力减轻了,性格开朗、活泼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四、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语文实践活动
  创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我们学完课文《为了他的尊严》的主体课文后,开展了以“有志者事竟成”为主题的故事演讲比赛。同学们介绍了各自成长过程中高兴的、悲伤的、成功的、失败的……事情,使学生认识到了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同样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自己努力,正视困难,再加上父母、老师、朋友的帮助,任何挫折都能战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坚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這对学校有力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很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幼儿创意美术”是以美术为载体,让幼儿把自己所想,所看展示出来,是一种有自发创造性想法的美术活动。“创意美术中的交流分享”是指幼儿完成作品创作,进行集体作品展示,通过教师的分享策略引发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有效提高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结合自身实践中对大班幼儿的观察以及《指南》,我们发现大班幼儿在艺术感受与欣赏上乐于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基于
期刊
近年来,我国各级教育单位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而中职院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十分单一,灵活性也十分差,为了保证中职院素质教学水平及体育教学水平,提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系统性与灵活性,应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并提高体育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让教师能针对不同班级体育教学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改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综合素质。  一、我国中职
期刊
小学数学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深刻理解并优化其“学”便成为教者之重任。  一、“学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首要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个别教师完全忽视学生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种现象戏称为炒冷饭, 究其原因, 是因为教师头脑中存在一个观念: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其实, 学生是一张涂鸦的有些杂乱的画儿,如何将其调整为一幅美丽的画卷,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注重思维,探索创新。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因此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经历了肯想愿说、敢
期刊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育目标指出:幼儿园美术活动应通过对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通过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他们人格健全和谐地发,通过对多种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艺术发展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今,古老的面具正向现代文明走来,从“神”的文化
期刊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经历了10个年头,亲身体验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们从刚开始的不适应、不知所措到渐渐地摸清思路、找对方法,也相对应地调整了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为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积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因为大部分初中和高中并不在一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高中教师不十分熟悉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的教科书和课程标准;同样初中教师更多考虑的是中考问题,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更多与中考相联系
期刊
我理解作为一名教师,其师德的核心是爱事业,爱学生。因此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情系育人事业。心系每个学生,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挚爱,使我工作中迸发出一种不可阻挡的热情和动力。我工作中追寻的原则是:用教师博大的师爱去换醒每一个学生。用深厚的师爱去唤醒每一个学生。用高尚的师德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在工作中,我以自己的辛勤,执着,表达着对育人事业的忠爱。  一、爱心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
期刊
一、与学生沟通: 有“心”有“法”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生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出发点。班主任要把爱的甘露洒向每位学生。大家都知道,一个班级的整体素质如何,不能单靠几个优等生来体现,关键看全班同学的整体情况,尤其是要看后进生的提高。班主任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相信他们,关怀他们。班主任与学生
期刊
摘要:工作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农村学校和家庭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只有学校与家庭共同关注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真心为孩子着想,广大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加强 德育 农村学校  品德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百育德为先”正是道出了德育的重要性。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社会上频频出
期刊
案例:  某校五年级的学生欧阳贝贝,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爸爸妈妈不仅要养活欧阳贝贝五姐弟,还要赡养欧阳贝贝年迈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外地打工,把还不到两岁的欧阳贝贝和姐姐们一起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回来过一次,其余的时间都在外地打工。因为缺乏管教,欧阳贝贝跟社会上的小青年学到了许多不良习气——抽烟,赌博,打架斗殴,讲江湖义气等等。欧阳贝贝的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先是苦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