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获得美国化学学会Sparks-Thomas奖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11—14日,美国化学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ACS Rubber Division)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召开了第180届学术与技术会议,宣布了本刊编委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获得Sparks-Thomas奖。该奖项设立于1986年,由ExxonMobil化工资助,旨在奖励那些在橡胶科学与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每年全球提名1名,
其他文献
以氯化聚乙烯(CM)为基体、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碳酸钙为填料,采用模压法制备了发泡CM,研究了CM的最佳硫化和发泡温度,考察了碳酸钙种类及用量对CM发泡性能及发泡CM微观形貌的影
分别用酵母菌和Delink脱硫剂对废胎面胶粉(GTR)进行生物脱硫和化学脱硫,研究了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考察了脱硫胶粉对其填充丁苯橡胶(SBR)硫化胶交联密度、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
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充油乳聚丁苯橡胶(牌号为SBR 1769 E、SBR 1763 E)及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共同研发的SBR 1778 E相继于中国石油兰
以酸性膦酸酯钕Nd(P507)3(简称Nd)、氢化二异丁基铝(简称Al)、三氯甲烷(简称Cl)和三氯乙酸乙酯(简称ETCA)为催化体系,在环己烷溶剂中进行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合。考察了催化剂组成、陈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研究了废胶粉(GTR)的表面化学接枝改性,包括2-溴异丁酰溴(BIBB)与GTR表面羟基的反应,以及形成的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聚合反应;用红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异戊橡胶生产技术开发”取得重要进展,稀土异戊橡胶中试产品成功应用于生产全
以Al2O3粉体为导热填料、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为基体制得MVQ/Al2O3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MVQ和Al2O3的干燥温度对MVQ/Al2O3体系导热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体系的填料网络结构。结果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使苯乙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DM-MVS)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PDM-MVS/聚苯乙烯(PS)共混物。将该共混物在室温下进行硫化,获得了PS
以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进行了环氧氯丙烷的阳离子开环聚合,合成了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再将其与吡啶反应,制备了吡啶型聚醚离子液体(PPIL),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
2010年11月22日,由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异戊橡胶生产技术开发再次取得重要进展,稀土异戊橡胶中试产品首次成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