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远端骨折全肘关节成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比较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RBWD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要   根据一项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和一项小样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结果,肱骨远端骨折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相比,全肘关节成形术(TEA)可有效改善肘关节的功能恢复.研究认为,采用TEA治疗的患者术后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明显更优.另外,TEA治疗组术后患者自述的DASH评分、肘关节活动度、二次手术率也优于ORIF治疗组,尽管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但是对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各研究结论不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 LPH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5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龄16~79岁,平均52.4岁.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23例,均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结果 52例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8.8个月)随访.按照Neer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33例,良16例,可
数字医学是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包括一切与医学领域医、教、研融合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医学迅猛发展.2001年和2003年两次香山科学会议拉开了中国数字化医学研究的序幕,使我国成为继美国、韩国之后第3个拥有数字化可视人数据的国家,数字医学与数字外科学应运而生.鉴于数字化技术已在我国外科学领域逐步开展,并已为外科学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正处于数字外
期刊
胸腰椎骨折临床多见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有神经症状和脊柱不稳者需要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手术效果良好,但仍然有部分手术失败造成脊柱后突畸形,甚至严重畸形。
期刊
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共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68191份,较上年增长28%。9月3日,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的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自林在会上呼吁,医学装备质量与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加强其质量控制和管理,应成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必须研究的命题。
期刊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7月12日清晨,全国各界的代表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们前往北京医院送别钱老,在告别室中摆放着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以及众多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送来的花圈。
期刊
目的 探讨小切口重建钢板桥接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135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8例,女37例;年龄19~66岁,平均37.8岁;耻骨联合分离均≥2.5cm.所有患者采用双侧小切口显露放置接骨板及固定螺钉部位,C型臂X线机监控下解剖复位分离的耻骨联合,将重建钢板置于耻骨联合后方,采用桥接方法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
目的 研究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对兔软骨细胞分解代谢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应用自制复合振动仪,将振动强度0.5 g,不同频率0、45、90 Hz的机械振动分别作用于不同类别的软骨细胞,实时PCR(RT-PCR)检测软骨细胞中iNOS、COX-2的含量.结果 炎性反应介质IL-1β使软骨细胞中的iNOS、COX-2基因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日本研究人员8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人耳中发现了可发育为软骨的干细胞。
期刊
5项临床研究提示距骨颈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当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时,疼痛、骨坏死、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不少见.此外,一项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还需要接受二次手术重建,但是很少有研究对治疗后关节的功能进行客观评价。
期刊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Gustilo ⅢB型骨折创面覆盖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应用VSD技术治疗的10例Gustilo ⅢB型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1例;年龄23 ~66岁,平均37.7岁。受伤部位:胫腓骨骨折8例,单纯胫骨骨折1例,踝关节骨折1例。骨折AO分型:42B3型4例,42C1型2例,42C3型3例,44A2型1例。创面大小为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