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教学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6852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數学练习不但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反馈情况,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关键词:练习设计;教学策略;创新知识;实践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新授内容的教学,而对于新授之后的练习重视不够,甚至重复练习,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有效的数学练习不但能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反馈情况,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巩固型练习
  巩固型练习就是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并牢固掌握而设计的练习,这种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学生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新知学习完成后一般都要进行以巩固和反馈为目的的巩固性练习,通过计算、判断、基本应用题、简单图形题等的练习,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而在复习课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条理化的整理,也往往会用归纳知识点、列表总结、对比辨析等方式设计巩固练习,相对新授课的巩固练习,复习课知识内容更加系统化,涉及的知识点也更多。在设计巩固练习时,教师必须注意紧扣教材内容,知识点清晰,形式活泼多样,杜绝大量重复、机械性的练习。
  二、迁移型练习
  迁移型练习设计是为使学生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而设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部分都不能独立地存在。教师在教授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些导入性练习或过程性练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当学生学习新知识遇到困难时,也可以设计一些迁移型的练习,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提供帮助。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发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就是迁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归纳型练习
  归纳型练习就是把相关的不同知识放在一起进行练习,可以采用归纳要点、填表总结等多种形式。在设计综合练习时,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拓展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一些公式、定理的推导和巩固过程中的练习;另一类是在学习完一课、一单元后,教师通过归纳练习将相关的知识点整理成一个知识系统,以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要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参与,变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体验过程。
  四、比较型练习
  比较型练习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中易出错、易混淆的内容进行设计的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区别和理解,可以是两类知识内容的对比,也可以是多类知识内容的对比。
  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运算。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前有一个心理准备,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活动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两组紧密联系的对比性练习让学生对比、观察,在交流中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如果采用直接导入的形式,那么,教学就会显得平淡、枯燥。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加强学生基础训练,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通过新授课前的一组对比性练习,既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上有一个心理的适应过程,也可以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交流这种形式唤醒他们知识的储备。
  五、探究型练习
  探究型练习就是在练习设计中注重引入激发学生思维的练习,可以运用在导入或新授知识、巩固新知识等各个环节。在设计探究型练习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数学解题不仅仅是得到一个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我们经常遇到有些学生由于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或错用数学方法等原因,导致解题过程出现“偏差”,甚至“失败”。教师如果能围绕问题提供相关信息,将有助于学生展开探究的过程。如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柳松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练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4.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激情,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激励性语言的基本含义以及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性语言;个性差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课堂评价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提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适当的激励性语言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是学生喜爱的素材,对于寓言故事的教学要进行寓意的理解性教学,教师要进行适合的引导,使学生在寓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寓言与生活相连接的过程中,寻找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寓言特性相契合的内容,进行自我道德观的反思与审视,引导学生生成良好的道德智慧,获得道德思考的加强与思维的扩张。  关键词:小学语文;苏教版;寓言;道德;反思  语文学科蕴含巨大的德育潜能,小学
化学学科是中职院校的基本课程之一,能够对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当前,高等院校不断扩招,使中职院校的生源日益紧张,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也不断下降,如何在
66例冠心病患者氦氖激光治疗的心理护理陶家红(广西平乐县人民医院平乐县542400)关键词冠心病;激光治疗;心理护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氦氖激光(以下称HeNe激光)多功能治疗仪在临床应用日趋
摘 要:美术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美术课程并可以作为美术教学材料的一切资源。尹少淳先生曾说:“美术课程资源应界定为有助于有效完成美术教学、达成美术课程目标的所有自然、社会资源的总和。”在农村,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不仅体现了美术课的地方特色,也是进行乡村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农村学校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对美术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学校美术;教育资源;教育设施;主体作用  新课
结合重庆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经验,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用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该教学模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薄煤层资源丰富,转载机作为承接刮板机与皮带机的桥梁,是非常关键的设备。本文介绍了薄煤层刮板转载机的结构特点、井下操作的合理性并与以往结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近日发布《关于加强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管理的通知(第47号)》,针对外墙外保温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受冻融、渗水、开裂等因素影响,导致保温板脱落及消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是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为培养煤矿生产采掘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阳泉煤矿高级技工学校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基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旗帜和行动指南,其中美育是协调德育与智育、科技与人文、生理与心理的重要环节,在当代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其“中介”作用凸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