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苏灯光彩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n85281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有诗云:『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描写夜晚山灯如花,宛如春降人间。在苏州城里,因为汪筱文的存在,今人还得以看见如此缛彩繁光的人间胜景。
  汪筱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灯彩)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灯彩行业艺术研究会会长。1945年生于苏州,从事灯彩设计与制作近60年。在掌握扎架、裱糊、剪纸、绘画等技艺的基础上,研制出“绢衣泥人”动态人物组合景灯彩,开发出传统灯彩与现代游乐巧妙结合的“古灯奇观”大型游乐项目,恢复了苏州灯彩史上最为经典的代表作“万眼罗灯”。代表作品有“东山碧螺春号”“神州水乡甪直”等。
  穿过繁华热闹、人潮涌动的山塘街东段,便进入古朴恬静、游人甚少的山塘街西段,苏州灯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的灯彩工作室就坐落于此。山塘街552号山东会馆旁一处小铁门内,灯彩骨架散落于老宅内外,稍显破败的场景一如当下苏州灯彩不容乐观的时代境遇。
  回溯历史,苏州灯彩也曾风光无限。其雏形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到了宋代,苏州灯彩冠绝天下,宋人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载:“灯品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明清以来,苏州灯彩更加丰富多彩,其造型以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为范本,灯体用苏州上乘丝绸为面料,灯面以吴门画派艺术技法绘制,灯花以苏州套色剪纸制成,巧妙结合纸扎、裱糊、剪纸、绘画、装饰等众多工艺,以“精、细、美、雅”称著于世,在全国灯彩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十年学艺  终有所成
  及至当代,苏州灯彩在跌宕起伏中传承发展。在工商业公私合营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中,苏州灯彩艺人组成新艺灯彩合作社,后并入苏州民间工艺厂,成为专门的灯彩车间,共有近40人从事灯彩生产。1959年全国花灯比赛中,苏州灯彩以“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技艺精湛”被评为灯彩行业第一,并被冠以“苏灯”之名。
  在此背景下,1963年,17岁的汪筱文进入苏州民间工艺厂,跟随沈彬如、崔护、周公度等人学习绘画、剪纸和其他民间工艺。得益于前辈画家、艺人的悉心教诲,汪筱文在绘画、剪纸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为日后的灯彩制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也因此得到厂领导赏识,经安排师从灯彩艺人吴仁昌、杨锦昌、吕泉福,专攻苏灯制作。
  苏州灯彩的制作要经过设计造型、扎架成型、裱糊灯身、绘画装饰等步骤,往往多达几十道工序。汪筱文从简单的兔子灯、荷花灯开始学起,先把成卷的铅丝拉直,然后弯出形状,焊接成型。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被铅丝扎破手指,或是断料时被刻刀划破手掌。然后是糊面、做边、穿线、画图……光是兔子灯糊面,就要用8块布料裱糊拼接,达到挺括、干净、美观的效果,裱糊得不好就会出现发皱、裂开等现象。
  谈起学艺经历,汪筱文感慨道:“苏灯讲究精细的做工,靠的是慢工出细活,对基本功的要求也很高,必须掌握扎、糊、剪、绘四大技能,听着只是四个字,做好却不容易。比如绘画,小花灯要绘大画面,这样才好看;大花灯却要绘小画面,画得细致才耐看。一般人学习灯彩最起码要3至5年,出师后还需要长期的磨炼,我前前后后花了大概10年时间,才算掌握了这门手艺。”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磨炼,汪筱文的灯彩制作技艺炉火纯青。对于10年学成后独立完成的第一件灯彩作品,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盏高2米左右的苏式花篮灯,前后花了2个多月完成,在当时的苏州工艺品展览上荣获二等奖。此后,汪筱文对灯彩制作更加着迷,开始了与苏州灯彩绵延半世纪的情缘。
  推陈出新  重焕光彩
  20世纪80年代初,汪筱文担任苏州民间工艺厂灯彩车间主任。为了突破传统苏灯发展瓶颈,他开始有意识地推陈出新,推动苏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时我一直在琢磨,苏灯除走马灯外都是静态的,要是让其他灯也能动起来,效果岂不是更好?”汪筱文回忆道。在厂领导的支持下,灯彩车间组建了一个班子,加上汪筱文一共5个人,开始挖传统、搞创新。
  传统走马灯造型犹如古典园林中的亭台,其内绘制或放置各类故事人物,待灯内蜡烛燃起,冷热空气对流使轮轴转动,人物即能循环往复地展现在观者眼前,颇有趣味。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民间工艺厂已经开始用小马达驱动走马灯里的绢衣泥人。汪筱文受此启发,大胆创新,装扎一组组如真人大小的绢衣泥人,运用现代“声、光、电、动”技术,辅以各式服装和道具,研制出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动态人物组合景灯彩,动态演绎一段段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动态人物组合景将传统灯彩与现代机械、电子、灯光等科技巧妙结合,使灯彩造型能产生传动、升降、回旋、振动、跳跃、喷火、音乐等特殊效果,大大拓寬了苏灯的艺术表现领域和广度。在此基础上,汪筱文创作出许多装有电动装置的灯彩作品,既有身体、眼睛皆可活动的“七品芝麻官”“张生跳粉墙”,又有每10分钟完成开屏、抖动及收屏的“孔雀开屏”,还有一插上电源,人物便开始划桨、敲锣、打鼓的“龙船灯”。
  1984年中秋之夜,苏州拙政园举办改革开放后首次大型灯会,“动态人物组合景”作为灯会中的主要景组,赢得观众的欢迎与好评。千盏苏灯亮满园、万人空巷赏灯会的盛况,让汪筱文和同事们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巨大喜悦。此后10年的灯会兴盛期,苏州灯彩开始去各地巡展,在国内各大中城市以及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各类灯会、灯展60余次,不少灯彩作品被外国政要称赞或收藏。
  1986年,在纪念苏州建城2500周年灯会上,广州东方乐园工作人员前来考察,认为苏州灯彩“动态人物组合景”娱乐效果很好,便邀请苏州民间工艺厂联合开发灯彩游乐项目。时任民间工艺厂技术厂长的汪筱文,带领同事们经过一年的努力,设计、制作出由“孙悟空”“八仙过海”等28组电动人物灯组、1000多个花灯构成的大型灯彩游乐项目“古灯奇观”。该项目面积达2500平方米,采用香港的光控设备,游客走到哪里,哪里的灯彩组景就会动起来,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   “古灯奇观”灯彩游乐项目成功后,迪士尼游乐协会派出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专门考察、论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迪士尼乐园推出的“小熊维尼历险记”游乐项目,技术与制作方法就借鉴了“古灯奇观”的艺术形式。“古灯奇观”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国家旅游局的表彰,这不仅是苏州灯彩真正意义上的重大突破和发展,而且成功地填补了当时国内大型灯彩游乐项目的空白。
  一盏苏灯  两代传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民众对传统节俗的概念也日益淡薄,耗时费工而价格不高的苏州灯彩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市场严重萎缩,行业再度跌入低谷,技艺传承后继无人。1997年,担任技术厂长的汪筱文拿着每月154元的下岗工资自谋出路。
  由于学艺过程枯燥,出师时间较长,经济效益不好,鲜有人愿意学习苏灯制作,汪筱文对苏灯技艺的传承多有担忧。幸好女儿汪丽秋从小看着父亲制作灯彩,耳濡目染喜欢上了这门手艺,便主动跟着父亲学习,如今其技艺也达到一定水平。“现在我女儿就是我的徒弟,她跟着我也做了30多年苏灯,这让我又有了信心。”汪筱文如是说。
  然而,面对不景气的灯彩市场,女儿汪丽秋也曾想过放弃。“我女儿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觉得灯彩要不行了,她一定要开一个服装店,当时订金都付了,但我就是不同意,我相信灯彩尽管三起三落,但一定不会消亡。”1998年,父女俩合开了一家灯彩小作坊—苏艺灯彩服务部(后改为苏州市苏艺灯彩艺术有限公司),妻子胡少贞、女婿黄晓东也参与其中,从事苏州灯彩的设计与制作。
  父女二人通力合作,全家上阵齐力传承,汪筱文、汪丽秋携手创作和恢复了一批苏灯精品。宋代已流行的“万眼罗灯”被业界奉为苏灯中的巅峰之作,其精髓在于一盏灯上汇聚了成千上萬个孔眼,每个孔眼的间距仅为1毫米。父女二人经过两年时间筹备,花费四个半月的工期,制作完成了一盏高174厘米、直径160厘米,有2万只孔眼的“万眼罗灯”。该灯采用苏州丝绸、剪纸等工艺材料,将宝相花、缠枝藤等传统纹样,以及苏州古典园林隔与影、藏与露、围与透的表现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外型以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为主要元素,将唐伯虎点秋香的民间故事画于旋转灯轴上,随着灯彩窗格的转动,一幕幕故事情节生动上演。
  “我们苏州灯彩兴旺的时候有200多人在做,但现在不足20人,能熟练掌握扎、糊、剪、绘制作技艺的已不足5人,年龄基本都在50岁以上。”作为苏州灯彩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不禁感叹灯彩行业发展之艰难。如今,汪筱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苏州灯彩的传承和教学工作中,他与苏州技师学院、振华中学、平江中学、南环实验小学等学校合作,开设苏州灯彩专业、传习所、学生社团,致力于将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苏州灯彩传授给更多的人。
  汪筱文相信,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苏灯技艺终究不会被历史湮灭。
  王永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马麟在继承马氏家族传统绘画理念的基础上形塑出属于自己的画学语汇,开创了一种个性化的象征主义,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给南宋画院带来勃勃生机。  马麟,麟一作驎,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南宋1216—1256年间,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成长于浙江钱塘。他是宋宁宗时期画院祗候(职官名,在官府执役的小官史),也是南宋画院后期的杰出代表。  马麟出身于画师世家,家族中五代七人均供职于宫廷画院,其父马远在画史上声
期刊
舟船与具体的场景和情感形成了固定的文学记忆,不断叠加和生发,影响着今天不同形式的文艺创作,或浪漫,或感伤。  文化泛舟:历史记忆的起点  “泛舟”在中国历史中是一种怎样的原始意象?考古学家许宏在其著作《何以中国》中记载了公元前2000年前后陶寺“阴宅”里的船形木棺。联系本书中的另一处记载,他认为距今4200—4000年间,北半球普遍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事件,且一般认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两大洪水传说—中国
期刊
从战国至两汉的几百年间,是漆器发展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漆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成为古人生活中的主用器具,后世漆艺的发展也奠基于此。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庄子曾是蒙地(今河南商丘一带)的一名漆园吏,相当于现在的林业管理员。不过,庄子所管理的漆林主要用途不是提供木材,而是生产大漆。  大漆是什么,又作何使用?大漆是一种生物涂料,中国古人用以涂抹于木或竹制品
期刊
翰墨传情,心寄江湖。陆游的书法同其诗歌一样沉雄郁勃,以刚正端直的精神力量反抗世俗孱弱媚态,寄寓着强烈的情感,从中表露出不加矫饰、以笔写心的真实自我。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辽天祚帝被金人俘获,契丹部族建立的政权宣告灭亡。紧接着,早已对北宋虎视眈眈的金朝将领决定兵分两路,直扑太原和燕山,计划攻克东京,战争一触即发。这一年的十月十七日,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陆游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降生了。两年后,金
期刊
如何让佛像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如何在传世美器中感受大唐的盛世芳华?且看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漆器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起催生了干漆夹苎工艺的产生。之后,随着唐代瓷器的普及,漆器逐渐向着华美富丽的工艺品方向发展,金银平脱和嵌螺钿工艺臻于完美,彩绘技艺更加完善,并出现了犀皮漆、雕漆、填漆、戗金等新工艺。  干漆夹苎:千年佛像的典雅神韵  步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馆的佛像展厅,多数游客一
期刊
城市无法给予的静谧,工作无法给予的放松,快节奏生活无法给予的悠然……或许这一切,都在碧山。  “你谈到碧山的时候,眼睛里有光。”和朋友闲谈时,她的这句话,把我拉回了那个记忆中的小村庄。  碧山有什么,让我朝思暮想?阳光、田野、虫鸣、微风、远山、老屋、书局……垂髫和乐、鸡犬相闻、书香四溢的碧山仿佛一个天然的定制村庄,满足了我对乡村的所有想象。  云边的小村庄  碧山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一个大山
期刊
『有人说上海是「张爱玲的上海」,是「陆小曼的上海」……可是,我觉得言慧珠更像上海,精致、个性、张扬,正面是光彩夺目,背后是淡淡忧愁。』言慧珠的学生蔡瑶铣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还巢失凤,游园遥想牡丹亭。”这是旧时京昆界著名的一副挽联,由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撰写。据说,参加追悼会的人们看到后争相传抄,这是挽后世公认的梅派第一坤伶—言慧珠(1919—1966年)。  言慧珠是
期刊
干漆夹苎法是中国一项传统漆艺。千百年前,这项工艺漂洋过海传入日本,以这一技法制作的鉴真坐禅像现今还成为日本的国宝。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是日本知名的古寺院,始建于759年,以中国中唐建筑风格著称于世,其主持修建者和设计者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鉴真和尚。每年6月,全世界慕名而来唐招提寺的人络绎不绝,其主要目的便是观瞻该寺所供奉的国宝级文物—鉴真坐禅像。这座像每年只在鉴真生辰日的时候开放三天,故机会十分难得
期刊
善于经营、待客殷勤的客店女店主,竟然用幻术把行旅变成驴。这个黑心店主最终被客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变身为驴。这便是唐人传奇中板桥三娘子的故事。  唐代小说家薛渔思所撰的小说集《河东记》中有一篇《板桥三娘子》,主人公三娘子以经营客店为生,时常救济他人;同时,她又善用幻术,常设计谋害行旅。在中国古代小说人物画廊中,板桥三娘子亦正亦邪,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女性人物。  “有道”的店主三娘子  三娘子在
期刊
谈论戏曲版画,最好的例子是《牡丹亭》。这么说似乎有些奇怪,因为众所周知,《西厢记》版画纷繁多姿,应用广泛,是对社会文化渗透最深的一种戏曲版画。但《牡丹亭》版画的特点在于不多不少,是一个观察明清时期版画与戏曲互动的绝佳样本。  在当代,戏曲的视觉形象主要由舞台演剧所提供,譬如流行一时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以其简约、抽象的“昆曲新美学”,影响了世人对于戏曲的审美感受。而在明清时期,由于书籍文化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