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的国际化盛行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等文化企业高扬文化“走出去”风帆,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全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与国际大牌演艺贸易商合作走向国际市场前沿,在国际演出市场兴起“中国风”。本文分别从当下“中国风”流行领域音乐、影视、书籍与书游戏四个方面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阐明“中国风”风靡国际的必然性。联系实践与认识之间不断反复与无限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风”以后的前进指导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风;国际化
  10多年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还不存在,在俄国文化的盛行和改革开放的国际化思潮的冲击下,人民普遍处于“外国月亮格外圆”的观念之中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中国共产党的理智与正确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民总值飞速提升,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复苏的呼声越来越高,从“中国风”歌曲代表歌手周杰伦的那首极具中国特色的《东风破》到充满浓浓中国文化魅力的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及其相关歌曲与影视的衍生,从中国现代第一部以《山海经》为背景的仙侠小说《蛮荒记》的读者风靡到现时全民热捧的电视剧《花千骨》,从中国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美国上演时的座无虚席到“中国风”推行者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所获掌声不绝。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中国风”发展的前进方向。
  一、“中国风”的盛行体现
  (一)中国风音乐
  20世纪90年代末一股强劲的民族音乐风已在中国流行乐坛悄然兴起,并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中国风”。越来越多的歌手、词曲作者开始接触和尝试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元素结合,诠释并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作品。“中国风”已成为引领当代中国流行乐坛新潮流的代名词,在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和推崇同时,对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风的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运用中国传统乐器与国际乐器相结合,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台湾知名歌手组合S.H.E单曲《中国话》歌词中写道“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充分显示了“中国风”作为一支独立个性的文化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中国风影视
  随着“中国风”歌曲的流行,中国的影视也同时走出其特色的一面。早在二十年几前年前,霸占电视荧屏的除了极具台湾琼瑶特色的《还珠格格》和金庸古龙笔下的大侠大义风,就是百看如出一辙的香港暴力枪战和无厘头式的喜剧电影。伴随着孩子童年的几乎是日本动漫和引入国外的手柄游戏。综艺节目也是乏善可陈,戏曲节目几乎寥寥无几。大陆影视创新仿佛是一个远不可及痴人说梦。现如今中国影视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中国演员越来越多走入国际市场,中国角色越来越多的植入国际大片。引用电影《蝙蝠侠》中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正如中国影视业在当今国际影视业中扮演的角色。
  (三)中国风书籍
  书籍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物质载体,是世界人认识并了解中国文化的一重要途径。“中国风”书籍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书籍的内容,上世纪中国崇拜别国文化比本国文化多,大多以读国外名族为时尚,本土文学也就停留在四大名著与金庸古龙的单一模式中,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注重思想的自由创新性。有推行复古主义的,也有继续魅西主义,其中更多的是将中西文化结合,另辟蹊径,在国际化背景下展现中国文化个性魅力的一面,也让国民更容易消化理解书籍作为与文化传播休戚相关的媒介中引导的先进积极、与时俱进的一面。如今不论是先秦诸子百家《周易》、《孙子》、《四书》、《五经》,还是《山海经》、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国风”著作者灵感的来源,另一方面体现在书籍封面创作,当代中国的书籍设计师们,在度过了文化饥饿期后又经历了市场化经济浪潮的冲击。他们不断吸取大量外来優秀文化的同时,开始对激烈变化着的中国书籍文化进行了再认识。“中国风”书籍封面设计是在创意中融入中国特色的剪纸、京剧脸谱、中国书法、写意画、门神等中国元素的画面,使书籍内容与画面一致。中国互联网知名文学网站“潇湘书院”,“起点文学”和“红袖添香”以及漫画知名网“有妖气漫画”和“漫画控”都是“中国风”文化崛起的代表。
  (四)中国风游戏
  在游戏中融入中国风格、中国艺术、中国美术、中国人物等中国元素,中国风游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其设计理念是追求水墨韵味,人物服装造型采用民族化的设计元素,美术贴图绘制上采用国画的手法。如剑侠情缘系列,音乐带有灵动柔美的清新;封神榜3音乐中则充满宏伟空旷的编钟元素。游戏场景则取材于中国现实的名山大川,细腻柔和的风格尽显山水风景的生机秀丽。游戏人物则是写实派画风展现仙风道骨的修真风范。游戏中的怪物通过艺术想象与精巧构思相结合,生动形象,大气磅礴。中国风游戏,正在不断的蓬勃发展,国内知名的游戏公司不断在推出重量级的中国风游戏,风格不断变化,形式也渐趋多样化,在游戏产业领域已经蔚然成风。在适应全球游戏发展趋势的同时又保持自身独特魅力和风格,把“中国风”的展现形式融入游戏创作中。
  二、中国风盛行国际是历史实践的必然产物
  (一)“中国风”流行的历史追溯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使其纵然在改革开放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国际化现代不仅风华未褪,反添其华。中国文化的记载从夏朝便有记载,起于西汉的“丝绸之路”至唐朝的“鉴真东渡”无不彰显着历代中国都着力于表现及输出本国灿烂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在其他文化中烙下中国印。而欧洲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时也曾长时间流行“中国热”,在这段时间内欧洲对中国的许多方面均十分追捧,对中国风的狂热追逐曾经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时尚。1700年,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太阳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盛大的舞会时曾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里出场,使得全场顿时发出一片惊叹声。这种中国风尚体现在当时整个欧洲社会中,并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受中国风影响的洛可可风格与中国式园林亦在欧洲各国王室流行。欧洲的中国风尚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顶峰,直到19世纪以来才消退。   (二)“中国风”的国际盛行象征着中华民族蓬勃的朝气与生命力
  中国文化哺育了中华儿女,在历史的低迷期,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走过弯路,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中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思想观念的核心,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客观物质的实践,检验实践真理性的是实践,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依旧是实践。中国文化作为中国物质和发展的魂与根,其发展注定经受住历史的考验,经受住实践的检验。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中华儿女生活提高与进步是不可分割、同进共退的,“中国风”的国际化盛行象征着中华民族蓬勃的朝气与生命力。中华民族在历经曲折坎坷的近代史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再次引领国际潮流是历史的必然潮流,是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中国风国际发展的指导
  (一)中国风”进入国际市场只是一个开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观念,是辩证的实践观。实践与认识是一个周而复始、无限发展的过程。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确立了以“品牌”为核心的“走出去”战略,先后独立或合作打造了《武林时空》《美猴王》等一系列既有民族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品牌演出产品。但是要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国门不仅仅是举办几场演出这么简单,文化的碰撞所激发出的火花体现了各类文化的美丽,不能因为“中国风”国际盛行的良好开端就忘乎所以忽略和小觑其他文化中精髓与优秀的部分。在发展“中国风”的过程中,不仅要时刻谨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中国故事、国际表述”16字方针,用国际化眼光和国际化表达方式,让中国文化植根于当地观众心中。更重要的是尊重其他文化,在文化与文化不断交流与切磋当中继承中华文化优秀部分并学习其他文化值得发扬的一面,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发展中,我们还需要清醒地看到,要改变西强我弱的文化影响态势,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也非一代人可以做到。
  (二)“中国风”不仅要融入中国风,更要体现实践的创新性
  当下一提起“中国风”,也自然避免不了提到“中国山寨文化”,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让其无法避开国际的目光,而中华文明璀璨多姿,鼎盛时期多不胜数。从古溯今,中国都是一个有担当的国际大国形象,不仅谦虚的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且从不独享自己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文化的切合度相似也不足为奇。结合马克思主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指导下的中国充分的表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客观真理性。体现充满活力、一直不断的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寻求一种更好适应中国文化进步的模式。然而实践具有创造性,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事物,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本质上就是创造。但是这种创造不是一味模仿,将本体移入宿体。而是在“中国风”盛行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代表着自己魂与灵,体现中华民族独一无二让世界耳目一新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周美彤,浅谈中国流行乐坛的“中国风”现象及意义,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5
  [2]吕敬人,品味当代中国书籍艺术的美妙语境,艺术设计研究,2007(1):22-25
  [3]吴恒旭,塑造书籍设计的“中国风”,现代设计与制造技術,2009(12)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新形式下全社会也要求以人为本。学校教育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在当前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形势下,我们政治教师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学生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和谐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也深入进行。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妥善的处理教材,更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求知欲;实验探索;物理美学;独立学习;审美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是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愿望和学习方式的注重。新课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师和学生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即小组合作学习,它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强调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性格特征、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差异创建学习小组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作为非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好评。高中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头戏,我们希望通过对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来促进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教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简要分析  小组
期刊
摘 要:班主任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运用好网络资源,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环境;班主任;家长;沟通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家长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为了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使家长及时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更好的关注、了解学生的
期刊
幼儿时期良好的习惯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吃得开心呢?  一、家长、教师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引导  幼儿良好的行为
期刊
一、设计意图  根据《指南》要求,為了丰富户外体育活动,我和小朋友们利用废旧报纸、宣传单做了很多“纸球”。到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喜欢拿“纸球”玩,有的用手抛;有的用脚踢;有的夹在小腿中间跳……玩得不亦乐乎。观察的同时我的脑海里便闪出一个念头:将“纸球”的玩法融入到故事中去会更有趣味性。于是我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利用‘纸球’创编了一个故事情节。这样摘果子的游戏活动便产生了。  二、活动目标  (1)锻
期刊
摘 要:ちょっと,一个在日语学习中被最早学习,出现频繁,被学习者认为很容易掌握的词汇,实际上它是一个无比麻烦、无比暧昧的词。学习者想要掌握它,也许是要经历一次次的困惑甚至尴尬的洗礼。笔者通过亲身经历和大家探讨一下ちょっと其实不只是一点点。  关键词:ちょっと;程度副词;日本文化  日语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ちょっ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会因人而异,但是不会有人做到不适用这个词(彭
期刊
摘 要:广场舞是一项普及性很高,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综合运动健身方式。内容包含丰富,动作简单易学容易掌握,运动强度适中,能够满足对舞蹈有兴趣同时又对健身感兴趣还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的人群。如今,广场舞因不受人数、年龄、场地限制,投资少、消费低并且能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交友娱乐的效果深受广场舞参与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沿河县广场舞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找寻广场舞运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种类型的癌症自发互助自救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萌芽。苏州市癌症康复协会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这使得社会工作小组模式在癌症康复过程中的效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社会支持;小组工作;癌症康复  1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关于社会支持的界定。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人与他人或
期刊
摘 要: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还在嗷嗷待哺的时候,父母就远离家乡长年在外地打工谋生糊口;当他们还在嘤嘤学语的时候,父母只能在电话中满眼噙着泪水聆听宝贝的声音;当他们戴上红领巾走进校园的时候,父母只能在汇款单中表达着自己的希望……他们,孤独但坚强地生长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  关键词:留守儿童;你不孤独;我们陪你  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利用周末时间把留守学生留在学校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