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术后管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术后早期的处理主要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的治疗,包括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及肌红蛋白尿等。由于存在出血风险,无证据支持切开术后需常规抗凝治疗。持续负压引流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并改善组织血供。高压氧也有助于预防损伤后组织缺血及坏死。近年来,以"系鞋带技术"为代表的关闭切口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衍生出相关的商业制品,有效地降低了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笔者就近年来在骨筋膜室切开术后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高该领域救治水平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与联合前路双节段融合重建治疗不稳定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6月— 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不稳定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1例;年龄19~55岁,平均35.1岁。单节段爆裂骨折50例,单节段爆裂骨折合并其他节段的压缩骨折12例。爆裂骨折椎节段:T11 8例
目的探讨Endoring自撑拉钩辅助下微创小切口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7年1月— 2009年6月采用Endoring自撑拉钩辅助下微创小切口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治疗的26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8~68岁,平均48.5岁。损伤节段:T1 3例,L1 18例,L2 5例。术前美
期刊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创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3月— 2015年4月手术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64例,其中男32例,女32例;年龄17~79岁,平均53.44岁。患者均无明显下肢血管损伤。平均受伤至手术时间8.8 d。患者根据术前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静脉是否血栓分为血栓组(10例)和非血栓组(54例)。收集两组TEG参数[反应时间(R值)、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围绝经期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7年1月— 2014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3例(70个椎体),其中单椎体压缩骨折36例,双椎体压缩骨折17例。伤椎分布:T11 5个、T12 14个,L1 30个,L2 12个,L3 9个。骨折压缩程度10%~30%。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KP组和非手术组。PKP组30例,年龄44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治疗对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7月1日— 2014年4月30日收治的105例特重型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9例,女26例;平均年龄32.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5例)、常规治疗+甲状腺素治疗组(B组,35例)和甲状腺素水平低时甲状腺素治疗组(C组,35例)。对比分析各组入院后低甲状腺素水平、低血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