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来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o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的胃肠道疾病,欧美国家常见,近年我国的IB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针对IBD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随着对IBD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免疫治疗相关药物在IBD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将综合介绍IBD免疫治疗相关药物的治疗机制和进展,并对其应用疗效进行评估。
其他文献
<正>在就业市场上,一些奇奇怪怪的招聘要求屡见不鲜,像求职时要求说明父母兴趣爱好、有无男朋友、列举婚育计划、家中是否养有宠物……这些侵犯求职人员个人隐私、招聘条件涉嫌歧视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关注。遇到这类情况,应该怎样应对呢?
期刊
<正>今年11月26日,中国古代钢鼓研究会理事长、广西博物馆馆长蒋廷瑜研究员率领中日钢鼓研究课题组成员罗坤馨、农学坚和日本吉开将人先生一行四人,到广西灵山县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课题组选定灵山县作为第一阶段调查研究点,是由于灵山县博物馆收藏数量颇丰的灵山型和北流型铜鼓(今馆藏铜鼓22面),同时,灵山县还是全国出土铜鼓的重要地区,灵山型铜鼓,便是以1962年灵山县新圩镇绿水村出土的铜鼓来命名的。灵山县1
会议
学位
<正>1994年2月15日,龙州县逐卜乡锦阁村板阁屯陆英汉在距本屯1公里多,地名叫空排竜的坡地上放牛时,发现一面倒置着埋于地下的铜鼓。经测定,这面铜鼓面径92厘米、身高55厘米、重70公斤。鼓面边沿逆时针环列6只背饰旋涡纹的三足累蹲蛙,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十芒。鼓面和鼓身都是双弦分晕,其中均有三道较宽的主晕,分别饰以鸟形纹、变形羽人纹。主晕以外还有席纹、四出钱纹、四辦花纹、蝉纹等纹饰。鼓身两侧各附一对
会议
<正>1997年3月,广西灵山县三海镇一黄姓村民在距县城东北2.5公里的马鞍山山顶捡回一只陶蟾,现收藏于该县博物馆。此陶蟾通长6.3、宽3.5、通高3厘米,重44克。三足,前两足成八字形叉开,后足垂直。前左足长1.3厘米,前右足长1厘米,后足长0.6厘米。现左眼完好,右眼已残。前右足明显地断了一小截,后足也有缺损痕迹。此蟾尖吻、鼓眼、肥臀,其外形与灵山型铜鼓
会议
<正>1子鹤山(邕宁1)鼓1986年6月出土于邕宁县吴圩镇那洼村子鹤山上,是该村村民粱汉明放牧时发现并上交邕宁县文化局。该鼓体态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大于鼓胸,鼓胸微凸,腰际微缩,有带状扁耳两对。鼓面径81、高48厘米,重43.5公斤。二弦分晕。鼓面中央太阳纹十芒,光芒细长,光体凸起。面沿逆时针方向环列三足青蛙六只,单蛙与累蹲蛙相间。蛙背上均有划线
会议
<正>1987年6月18日在灵山县旧州乡长基行政村尚坪村出土一面铜鼓。此鼓出土于该村鹿跣山山脚,出土时鼓面向下,鼓足朝天,没有什么伴随物。鼓面直径82.5、通高53.2厘米,重66公斤,保存比较完好,花纹清晰。鼓面边缘环列六只三足立体青蛙,蛙背饰横直短线排列的几何图案纹,造型浑厚庄重。鼓面鼓身均为二线分晕,鼓面中心太阳纹八芒,其他晕圈分别是钱纹、虫纹、变形羽人纹、云纹、半圆填线纹、蝉纹、雷纹、席纹
会议
<正>为推进企业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绿发”)基于扎实的档案工作基础,积极开展企业集团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通过剖析档案工作现状、明确建设思路,不断推进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状分析中国绿发是致力于创建聚焦绿色产业的一流企业,所属绿色能源产业布局了国内12个资源富集省份,投资、建设、
期刊
<正>广东省湛江市,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铜鼓联展,七八年五月十日起在海南岛通什市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展出。铜鼓专题展览在这地区还属首次。这次展出的铜鼓共有18面,由于年代、地域、发掘,流传,保存诸因素所致、数量虽不多,铜鼓的残全,年代的早晚、器型的大小,差异都较大。年代最早的为东汉,最晚的是清代,北流和灵山两个类型占绝大多数,北流型11面,灵山型6面,另一面则是体型最小的清代制品。为使观众能较全面地对我
会议
众所周知,海南岛是一个四面环海,充满热带风情的岛屿。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原著民,独特的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海南民族风情中独特的一面旗帜,作为一个民族旅游品牌,“三月三”节庆应运而生。少数民族节庆可以品牌化,少数民族节庆不同与一般的商品与服务,差异化和附加值是少数民族节庆满足品牌化战略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本文以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旅游节庆品牌为研究对象,运用Aaker模型探索品牌价值。运用调查问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