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王 艺术魂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ua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秋平博士是一个将书画艺术当做生命的人,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淘尽沙砾,终于找寻到了艺术的真谛。有人感叹,追求艺术,这条路太辛苦,然而,虽然累,他却未曾止歇;虽然苦,他也不曾回避。身体虽然有时会感觉到疲惫,然而精神上最丰盛的收获,却常常能让这种疲惫感顿时消失无踪。他锺情于书画艺术,寄情于花鸟山水,最终名传海内外。
  
  【李秋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美国普斯顿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加拿大公立皇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广西省贵港市政协委员、德发地产董事长、致美室内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师、澳门特区政府正式注册中医师,同时兼任澳门书画艺术联谊会创会会长、澳门恒艺书画研究会名誉顾问、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名誉顾问、澳门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会长、澳门老年书画会名誉会长等诸多公职。】
  
  一生执着艺术梦
  
  有人说:“有的梦,需要用一生来追求,来为之执着。”在书画家李秋平博士心中,艺术,是一个永远不会破灭的梦;书画艺术,是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
  李秋平博士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我的父亲也很喜欢画画。”他说。在父亲的熏陶下,他点燃了对艺术的激情,他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艺术梦,小时候,他常常一个人在家中的阁楼里练习绘画、书法,幼年时候的爱好和志愿,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坚定。
  李秋平博士不是天生的艺术家,但是从小却对与艺术有关的东西特别敏感,似乎有一种天性,七八岁的时候,他开始表现出自己临摹和创造方面的能力,在学校的绘画竞赛中,他名列前茅,学校师生的赞扬激发了他对艺术追求的信心。他在上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毅然选择了与艺术相关的室内设计,他的艺术梦也随着五年的室内设计专业成长起来了。在艺术路上,李秋平博士不断追求,他的设计才能逐渐凸显出来。
  1989年,澳门赌王何鸿燊聘请李秋平博士前往澳门参与旧葡京以及旗下18间赌场的设计,他开始与澳门结缘,李秋平博士作为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室内高级设计师,为公司设计了大量作品,二十多年的设计路,李秋平博士设计的不同项目的作品达三百余件,经典之作遍布澳门,李秋平博士顿时名声大噪。
  名声大噪的同时,也是李秋平博士最忙碌的时候,各种设计工作常常让他应接不暇,然而即使是在他工作极度繁忙,甚至累得晕过去的时候,他宁愿辞去工作、放弃赚钱,也要继续自己的艺术理想,因为,对于一个把艺术当作生命的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舍弃艺术的,李秋平博士坦言:“做设计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设计是理性的东西,有尺寸标准,而绘画是纯粹的艺术,可以想象,不一定要原原本本。”这可以让他的身心沉浸在美的意境里,超然脱俗。
  2005年,李秋平博士成立了德发地产,以租赁、买卖房屋为主,2007年,他真正回到了德发地产,因为都是老客户,所以他并不需要在这个行业里花费太多精力,因此他有了更多时间去钻研书画艺术,李秋平博士笑着说:“现在,我以书画为主。”一句话,让笔者看到了他的执着,虽然数十年过去了,仍旧壮心不已,在德发地产内除了写字楼外,他还留有一处专门供他写字画画的小天地,每当空闲的时候或有画友来临的时候,就可以泼墨挥毫了。在他家里,他也把楼上的一个单位买下来,作为他的私人画室。每天,他都会挥洒丹青解疲劳,一提笔,就是持续好几个小时,即使有时候作画至凌晨两点,也不觉疲倦,绘画、书法,几乎成了他每日必修的功课。
  
  名满濠江享誉海内外
  
  在各种名花绘画中,李秋平博士更加真情地喜爱这雍容大方的花中之王——牡丹,诗中有云:“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这说的便是“花中之王”——牡丹。他画笔下的牡丹或润秀清雅,或泼辣豪放,神态各异,生机勃勃,牡丹的雍容华贵、美艳绝伦、富丽端庄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幅都堪称艺术宝库的奇葩。也因此有了“澳门牡丹王”的美誉。
  除了牡丹,莲花也是李秋平博士喜爱和擅长之作,2000年,李秋平博士的作品入选临时澳门市政局主办的“莲颂艺术大展”并编册入书,莲花的高洁尽在画中。
  2001年,其作品入选“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作品集”并荣获精英大奖;2003年,入选“中国第一届中国道教书画展”并编册入书;2005年,他的作品被选为穗港澳三地三花展画册封面;除此之外,他的作品常被美国、加拿大、澳洲,内地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好友收藏,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收藏了他的《富贵叠来图》;他的书法“常清静经”被北京白云观珍藏于藏书阁中;苏州城隍庙悬挂其作品于庙宇中;“年年富贵图”悬挂在澳门聚龙酒家大厅内,“濠江何处不飞花图”悬挂在鸿运来美食大厅内;“春满乾坤图”、“锦上添花图”被美国普斯顿大学收藏;“春风得意图”被加拿大皇室公立大学收藏,“李秋平”的名字越传越远。
  在绘画上,李秋平博士已经卓有成绩,然而,一心求上进的他却并没有满足于此,为了学习中医,他花了五年工余时间在广州中医院研修中医,2000年,获得了中医师牌照,并成为了澳门政府正式注册中医师。1998年,在不断地学习中,他又获取了加拿大公立皇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了美国普斯顿管理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又取得了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李秋平博士精通多种字体,尤以草书为着,在集邮、珠宝鉴定、考古学等方面也颇有研究。多才多艺的他,用满身的成就绘制成了一幅艳丽画,这幅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情中有神,情神兼备,使人仿佛置身于美的境界,让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做艺术的传播者
  
  中国的书画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逐步成为欣赏美、传播美最具魅力的民族高雅艺术之一,虽然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历史变迁,但是其永葆艺术青春却是公认的。李秋平博士知道,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他爱祖国,爱澳门,爱人民,他倾心为祖国献爱心,为之动情,这颗爱心是他生命和创作的源泉,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李秋平博士亲自开班授课,教授书法。
  1999年,李秋平博士倡议创办了澳门书画艺术联谊会,从此,更加坚定地走向了宣传艺术的道路。他说:“澳门书画艺术联谊会是一个非牟利社团,以研究和发扬中国书画文化艺术,集爱好者共同研究我国书画文化艺术之精髓,使会员在书画活动中能够互相研究、学习、观摩,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并加强内地和海外书画界的团结和交流为宗旨。”
  十一年以来,每一年,他都坚持举办不同类型的书画展,“除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外,更希望能带动和推广本澳与各地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多元化及多层次交流。”这是李秋平博士多年以来不变的愿望。
  澳门书画艺术联谊会作为本地的艺术团体,肩负着弘扬书画艺术文化、推动艺术发展的使命,作为创会会长,李秋平博士义不容辞。2009年,为庆祝祖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十周年双喜之日,澳门书画艺术联谊会举办了一场书画展,展出了五十多位澳门以及内地艺术家的七十多幅作品,展现出来的是一段“家国情怀”。李秋平博士藉着澳门回归祖国的庆祝大事,又一次推广了澳门书画文化艺术。
  2010年7月5日,濠江名家现场题字作画赠茶友,李秋平博士及刘富业、黄凤文等亲临现场,即兴挥毫,同时还展出了他们的六十幅作品,作品以中国水墨画及中国书法为主,水墨画涵盖花鸟、鱼虫、人物、山水,书法则囊括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翰墨留韵,风格迥异,“作品今在茶博会办展览,书画家们以画寄情,藉笔墨抒发胸臆,藉此向大众展示澳门开放包容、百花齐放的艺术景象,结合书画艺术,推广茶文化。”李秋平博士一语道出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传播文化艺术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走在这条路上,李秋平博士从来没有想过半途而废,正如他自己所说:“做了过河卒子,就要奋勇向前。”置身于书画艺术中,他找寻到了艺术的真谛,实现了一个艺术家的价值。
其他文献
张权先生是香港电影界的一位传奇人物,虽非科班出生,却深刻地影响了香港电影业,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的名字就已经十分响亮,他被香港影视界誉为“金牌制片人”,他制作出了六十多部影片,其中不少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他一步步走来,演艺圈里四十多年的打拼历程,成就了一个优秀的他,而优秀的他也丰富了这个演艺圈。     【张权先生,祖籍天津,在上海和香港受教育,担任香港演艺人协会副会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移居
期刊
陈源光先生是一位有为青年,踏足化工厂、地产等多个行业,年轻却不失稳重,胆大却也心细,他以鸿鹄之志,在而立之年书写了亮丽的一笔;他的成就源自于他的善良,对家乡、对祖国的关爱和责任以及一颗感恩的心,在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他始终不忘参与社会,奉献社会,此等情怀,让人感怀!    高瞻远瞩,大胆心细为人先    陈源光先生祖籍江门,他在英国攻读工商管理专业,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学业未完,他便回到了父亲的公
期刊
方和先生是一位在多个领域都有贡献和突破的人,身为律师,他知法护法弘法;身为民建联(香港民主建港协进联盟)的创会会员,他积极为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出谋献策;身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他积极了解和反映群众愿望。在电影、环境、教育等领域,也有他忙碌的身影,几度花开花谢,他为民奔走。    优良传统,方和知行    有东方之珠之称的香港,几经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身为银行家和革命家的后代,方和先生也显示出了英雄门
期刊
【本刊讯】2月25日,孔教学院于黄大仙大成街大成小学举办新春团拜。仪式上来宾向孔圣像行三鞠躬礼,唱孔圣颂。  院长汤恩佳博士在致词时说:“去年,本院在院务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首先,欣逢本院八十周年喜庆,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举办了不同的活动,均受到市民热烈欢迎与支持。至于‘寰宇尊孔之旅’,去年多次出访国内外几十所学校及机构,大力宣扬孔教儒家思想。仅是十月底至十二月两月之内,本人与内子及几位同仁,就
期刊
高日荣先生是香港资深执业会计师,且是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在会计专业领域,是比较资深的一位专业人士。他创办有高日荣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以来在国内与国外的贸易往来与合作中充当桥梁角色,致力于打造一个平台,使国内人士能够更好地走出去,也使外国人能够更多地走进来,以专业回报客户。同时他也力所能及地以专业服务于社会,在香港特区中央狮子会等社团活动中,他也是以专业服务,以求人生更精彩。    【高日
期刊
【本刊讯】随着中国女排摘下最后一枚金牌,历时半个月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结束了全部比赛。一共有472块金牌,474块银牌和681块铜牌先后产生,35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进入到奖牌榜行列,中国队以199金高居榜首,而从1990年开始,中国体育代表团已经连续6届亚运会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的宝座。  中国代表团在本次比赛中一共拿到了199金119银和98铜的惊人成绩,总奖牌数达到416枚,金牌数量占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经过六天的展示、洽谈和交易,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11月21日闭幕。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市长许勤在闭幕式上说,本届高交会吸引了49个国家和地区的106个代表团、2775家参展商、2438家投资商和12793个项目参会,参观人数达52.5万人次,专业客户人气指数达219.3。参展的项目数、参会投资商数、跨国公司数、参观人数及专业客户人气指数均超过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众
期刊
何梓人先生是一位习练书法的乐之者,以自学为书法起步,后曾随名师精进技艺,对书法爱好与天赋俱佳,兼之勤学苦练,免试进入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书法文凭课程班。在书法世界里畅游,他自由挥洒着自己性情中的宁静致远,逸兴抟飞。  如今,何梓人先生经营着自己的画室,于雅室一隅随性抒发心中的书法意趣,在教学相长中授业解惑,追求更广阔的书法境界。行之哉,乐之哉!    【何梓人先生,本名赐荣,喜收藏印石。梓人工作室
期刊
梁沛锦博士多年来致力于弘扬民族戏曲文化,从事元杂剧关汉卿与粤剧的研究逾四十年,长期致力推动香港及内地文化艺术交流,是中国粤剧研究的先驱。他将一万多件戏曲收藏捐赠给香港文化博物馆,被传为佳话。在圆满结束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生涯后,他又开始了另一项崭新的人生旅程——他要为内地兴建一百间小型医院,要让有病无处医的贫困人群得到福泽,让国人的健康更有保障。在他迈入古稀之年时,已经建成了71间医院,可以说他所发
期刊
潘江伟先生是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老革命,年轻时毅然参加东江纵队奋勇抗日。因父母早亡,十三岁便进入印刷厂工作,后服务于香港印刷业工会和香港工会联合会,为印刷事业的发展及工人权益的维护至今奋斗不已。  在其一生跌宕起伏的岁月中,贯穿始末的,是他始终如一的炽热爱国情怀。关心青少年爱国教育,关注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在担任四届政协委员期间,为国建言献策是他毫不松动的顽强使命。    【潘江伟先生,香港工会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