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心性与现象学之道学转向——评张祥龙《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的心学论述

来源 :现代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关注的是现象学运动在面对中国哲学传统时所发生的"道学转向"。张祥龙教授在新著《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将这一转向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本文试图在阐述张祥龙思想转变、新著贡献的基础上,讨论此书为当前中国哲学的创发带来的新契机。首先,祥龙教授思想的突转尤其体现在不再以海德格尔哲学为支配性的思想基源,而是将重心转向儒家传统,呈显为糅合唯识学的后现象学哲学,进而将现象学的道学转向带到心性、伦理阶段。其次,这一"心性-天道之路"结晶在《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的心学论述中。张祥龙在
其他文献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在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议题式教学中引入亲和力元素是增加思想政
以往学界对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斗争的研究多偏重于其发动群众运动、开展思想教育方面,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制度向度。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着眼于防范和克服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根据最新版世界卫生组织肿瘤组织学分类及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结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
全面抗战时期,嵇文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下,对儒学传统做了大量阐释工作,弘扬儒学的正面价值,希望能使儒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他在坚持党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海外研究的关注热点。围绕这一思想的生成背景、主要内容、鲜明特征以及重大意义,海外学界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海外学界认为这一思
目的了解2015—2019年河南省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分布特点及死亡病种构成,为降低病死率、诊疗水平提升、制定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1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