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步步走近,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使得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初中的入学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优秀的教师大量向城市中学或高一级学校转移,师资越来越匮乏,甚至师资的数量严重不足;农村中学的投入相对减少,实验设施设备城市中学有较大差距。经费来源严重不足,安全压力增大,升学率较低,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受到限制等诸多劣势的影响,致使农村中学在本区域的信任度逐渐降低。而随着一部分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幅涨,广大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扩大,形成的反差越来越大。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进行学校管理, 我以为学校管理应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升学校的在本区域的影响力和地们;学校管理主体对象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在管理中首先要依法治校;其次是要民主管理;再是要科学管理。
关键词:依法 民主 科学
一、依法治校
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可以说,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法制化发展的需要。然而部分校长在管理中操之过急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外主要是来自家长与学校的冲突,如果某些事情处理不依法,则容易出现家长们依法处理与学校的对立,有时媒体、网络的出现导致问题的尖锐化,或许使学校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这对学校的管理和發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农村学校很难应对。其次主要表现校内管理中,譬如个别学校为了“追求”片面的升学率,连法定的周五工作制也不执行了,晚上不让教师回家,必须留在学校使教师超负荷工作;哺乳期的教师无法正常哺乳等。观察这样的学校教师常常是一种消极的状态,工作效率不高,消极情绪象一种传染病一样漫延。有的学校严重占用学校的课余时间,如中午不让学生休息,让全班的同学在教室里做作业,学生得不到休整,效率低下,甚至大冬天也是如此,教室里没有保暖设备,大面积感冒时有发生。让广大师生身心疲惫不堪。最终与学校形成心理的对立,这样的管理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
二、民主管理
只有民主了,我们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主人,都会把学校的“公事”当作私事来做。不能搞 校长“一言堂”,否则就课堂中的“一言堂”带来的危害一样,大部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抹杀。校长必定是一个人,要集大家的智慧来治理学校。作为校长要清醒的认识到学校是大家的学校,不能认为是校长的学校。学校的管理也要民主与集中,但一定中民主在前,集中在后。学校要为教职员工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定要搭建平台,收集信息,我们要集思广益。通过民主方式缓解学校矛盾。我们要建立校长与教师互助的关系,让广大教职工能感受到真正的被重视。把学校工作和教职工的个人幸福、尊严以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追求和体现人的终极价值,让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尊严。
三、科学管理
1.简政放权
简政放权,扩大中层干部的管理的自由度和自主性,激发中层干部的管理灵感和创造性,培养中层干部管理的实效性。如果校长事事都要他们汇报或事事都要躬亲,就会出现校长忙得没有头绪,反到容易把工作中心忘掉;或者中层干部都在等校长的指令再做事,没有得到指令前就不干事。校长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思路,但只要是把事情做好即可,千万不要强求他们非要按照校长的想法行事;他们犯点小错误要允忍。
2.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
学校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评价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学校的评价体系下评出的评价结果对学校工作的一个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正确合理的评价摧人上进,错误或偏激的评价扰乱人心,导致消极因素的增长。学校的评价体系要健全。(有教职员工评先进的、年度考核的、教师职称评定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班主任评价的、绩效工资评价的、班级评价、教师业务评价的、教师个人成长评价等)。
3.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农村中学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名师少,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快速发展是每一位校长都要思考的。我们要培养教师具有现代 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培养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尊重个性
在管理中尊重个性、差异性是科学管理的实实在在的体现。?实施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的管理从本地区、本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和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出自己专业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广阔的空间。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与创新让个性鲜活起来,让学校管理的特点凸显出来。
5.刚柔相济
其实在管理上,制度标准化往往代表着管理的刚性的一面;而校园文化往往在塑造管理的柔性一面,管理在实行中需要刚柔并济刚性管理是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代表着西方的存理性思维,而中国人往往感性思维多一些,重情,讲义,交颜面;所以在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未成熟的初始阶段,致使很多关键流程碍于情面不好深推深管,造成了标准化的半生不熟。一方面希望能够规范化好管理,一方面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深纠未按标准执行者的过失,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在工作的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从一些人员中发现这种现象。校园文化是柔性管理最有效的方式。柔性文化塑造好,就能很好的综合刚性管理的弊端,消除刚性管理中带来的抵触、反弹、叛逆性以及为刚性管理的推行铺平道路。真正实行起来或许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6.落实检查、监督的过程
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落实,检查和监督是落实工作的重要手段。检查分为常态的检查和临时的检查,通过检查、监督来判断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工作落实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措施。
7.建立反馈总结系统
学校管理中制定的制度不是常有理,老正确,会随着时间、空间等发生变化,我们要根据变化了的条件改变自己的制度,使制度不断的适应客观需要。反馈和总结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不能即时反馈,则该问题带来的潜在破坏性的就会显露出来,真正有了破坏性的时候处理较为被动,所以反馈须及时、总结要到位,不合适的制度要及时修改,这也是科学管理的体现。
作者简介:
罗辉林,男,现年40岁。从事高中教育16年,初中教育4年。先后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政教主任,现任石柱县西沱初级中学校副校长。
作者简介:
罗辉林,(1972.1.20—)土家族,本科学历。职称: 中学一级。主要研究方向:学校管理。
关键词:依法 民主 科学
一、依法治校
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可以说,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法制化发展的需要。然而部分校长在管理中操之过急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外主要是来自家长与学校的冲突,如果某些事情处理不依法,则容易出现家长们依法处理与学校的对立,有时媒体、网络的出现导致问题的尖锐化,或许使学校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这对学校的管理和發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农村学校很难应对。其次主要表现校内管理中,譬如个别学校为了“追求”片面的升学率,连法定的周五工作制也不执行了,晚上不让教师回家,必须留在学校使教师超负荷工作;哺乳期的教师无法正常哺乳等。观察这样的学校教师常常是一种消极的状态,工作效率不高,消极情绪象一种传染病一样漫延。有的学校严重占用学校的课余时间,如中午不让学生休息,让全班的同学在教室里做作业,学生得不到休整,效率低下,甚至大冬天也是如此,教室里没有保暖设备,大面积感冒时有发生。让广大师生身心疲惫不堪。最终与学校形成心理的对立,这样的管理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
二、民主管理
只有民主了,我们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主人,都会把学校的“公事”当作私事来做。不能搞 校长“一言堂”,否则就课堂中的“一言堂”带来的危害一样,大部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抹杀。校长必定是一个人,要集大家的智慧来治理学校。作为校长要清醒的认识到学校是大家的学校,不能认为是校长的学校。学校的管理也要民主与集中,但一定中民主在前,集中在后。学校要为教职员工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定要搭建平台,收集信息,我们要集思广益。通过民主方式缓解学校矛盾。我们要建立校长与教师互助的关系,让广大教职工能感受到真正的被重视。把学校工作和教职工的个人幸福、尊严以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追求和体现人的终极价值,让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尊严。
三、科学管理
1.简政放权
简政放权,扩大中层干部的管理的自由度和自主性,激发中层干部的管理灵感和创造性,培养中层干部管理的实效性。如果校长事事都要他们汇报或事事都要躬亲,就会出现校长忙得没有头绪,反到容易把工作中心忘掉;或者中层干部都在等校长的指令再做事,没有得到指令前就不干事。校长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思路,但只要是把事情做好即可,千万不要强求他们非要按照校长的想法行事;他们犯点小错误要允忍。
2.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
学校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评价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学校的评价体系下评出的评价结果对学校工作的一个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正确合理的评价摧人上进,错误或偏激的评价扰乱人心,导致消极因素的增长。学校的评价体系要健全。(有教职员工评先进的、年度考核的、教师职称评定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班主任评价的、绩效工资评价的、班级评价、教师业务评价的、教师个人成长评价等)。
3.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农村中学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名师少,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快速发展是每一位校长都要思考的。我们要培养教师具有现代 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培养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尊重个性
在管理中尊重个性、差异性是科学管理的实实在在的体现。?实施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的管理从本地区、本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和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出自己专业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广阔的空间。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与创新让个性鲜活起来,让学校管理的特点凸显出来。
5.刚柔相济
其实在管理上,制度标准化往往代表着管理的刚性的一面;而校园文化往往在塑造管理的柔性一面,管理在实行中需要刚柔并济刚性管理是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代表着西方的存理性思维,而中国人往往感性思维多一些,重情,讲义,交颜面;所以在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未成熟的初始阶段,致使很多关键流程碍于情面不好深推深管,造成了标准化的半生不熟。一方面希望能够规范化好管理,一方面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深纠未按标准执行者的过失,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在工作的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从一些人员中发现这种现象。校园文化是柔性管理最有效的方式。柔性文化塑造好,就能很好的综合刚性管理的弊端,消除刚性管理中带来的抵触、反弹、叛逆性以及为刚性管理的推行铺平道路。真正实行起来或许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6.落实检查、监督的过程
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落实,检查和监督是落实工作的重要手段。检查分为常态的检查和临时的检查,通过检查、监督来判断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工作落实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措施。
7.建立反馈总结系统
学校管理中制定的制度不是常有理,老正确,会随着时间、空间等发生变化,我们要根据变化了的条件改变自己的制度,使制度不断的适应客观需要。反馈和总结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不能即时反馈,则该问题带来的潜在破坏性的就会显露出来,真正有了破坏性的时候处理较为被动,所以反馈须及时、总结要到位,不合适的制度要及时修改,这也是科学管理的体现。
作者简介:
罗辉林,男,现年40岁。从事高中教育16年,初中教育4年。先后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政教主任,现任石柱县西沱初级中学校副校长。
作者简介:
罗辉林,(1972.1.20—)土家族,本科学历。职称: 中学一级。主要研究方向: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