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维吾尔语是极具代表性的突厥语族语言,它与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言有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语音、语法、文字等各个方面,并以此影响了各自的文化建构及思维方式。探讨的是针对高校维吾尔族学生汉语阅读困难的现象,从社会影响、学生心理、学习技巧等方面分析当代高校维吾尔族学生汉语阅读困难的几种原因并对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
阅读困难;心里素质;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9-0208-01
阅读困难的原因是多样的。对于这个问题,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按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阅读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个过程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多有可能导致阅读困难。在21 世纪这个高科技时代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新一代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阅读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提到汉语阅读,即使是汉语专业的学生都觉得不是件容易事。虽然学习汉语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来说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但随着汉语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学习汉语从大学开始提早到小学开始学,90年代的学生可以说无论从基础上还是从条件上都比80 年代的要强得多;当然2000年后的学生比90 年代的更要强得多。但高校学生在学习中仍然存在着较严重的阅读困难。阅读困难的表现有多种,例如无法完成全篇文章的阅读,有时读完之后不知所云等。在大量的访谈和调查基础上,本文将试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原因分析
1.1 片面强调交际,忽略阅读训练。
强调交际、偏重口语,而忽略了作为基本功的认知和理解力的培养导致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阅读方面受到的训练相对减少。例如,学生大量训练口语,对字、词记忆的训练相对较少。所以有些学生在交际中能侃侃而谈,但这些他们会说的词语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时,他们却觉得很陌生。我们还应当注意的是口语所需要的字、词量远比阅读所需要的要小。字、词量不足也是导致阅读困难的一个原因。同时还要强调认知的重要性是很必要的,大量的阅读训练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1.2 背景图式的欠缺
阅读不是一个单纯吸收信息的过程, 而需要读者设法将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同文字结合起来, 以促进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和掌握。正如国外学者指出:“也许人们最终会发现,许多阅读障碍的根源在于背景知识的欠缺,而不在语言技能的不足。”有些学生认为既然是为了提高汉语学习及汉语阅读能力,那在课堂学习及课后自学中都应当全面接触汉语,特别是汉语专业的学生认为从入校开始所接触的书籍都应当是全汉语的,似乎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才会提高专业水平。无疑这种学习的积极性是好的,但学习的效果却未必见得最好。因为对汉语专业的新生或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全汉语的阅读方式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查字典,去理解。时间长了容易消磨积极性。其次学生们在选择图书来训练阅读能力时经常选择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而书架上科普类的书籍却少有人问津。大师的手笔固然是需要见识的,但许多著作因为年代久远,语言使用的习惯和方法与现在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许多学生带着满腔热情开始阅读,但往往是半途而废。自然,他们希望通过阅读汉语古文而提高阅读能力的愿望也就随着阅读困难的出现而破灭。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事实上,在汉语考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科普性文章。由于对某一领域知识的匮乏加之文章中术语的频繁出现,学生对这种类型的文章望而生畏。其实汉语学习并不局限于对汉语文章的阅读,更不能局限在小说的阅读中。现在学生常识的缺乏是导致汉语阅读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能对一个事物、事件有预先的了解,那么我们在阅读相关文章时就会轻松很多,这也就是背景图式。
1.3 心理素质问题
许多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会有挫折感,容易放弃。这种急躁,容易放弃的特点是汉语学习中的一个大忌。如果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或段落,甚至遇到较多的生词,马上就觉得阅读无法继续,继而放弃,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放弃汉语学习,那么学习肯定无法提高。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磨练他们的意志,养成吃苦和坚韧的精神是汉语學习中不可少的一课。
1.4 阅读技巧的缺乏
正如汉语其他三项技能的训练一样,阅读同样需要技巧。我们发现在阅读同样一篇文章, 有的同学的阅读速度快且理解的准确度高。而有的同学不是速度慢就是理解上有很大的偏颇。阅读技巧的运用在速度和准确度上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技巧的传授与讲解, 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2 几点建议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看, 解决维吾尔族大学生阅读困难的问题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一,要解决语言大环境的问题。即使过去的少与人交往已经成为事实,在大学里也可以有机会弥补这种缺失。重要的是学生自身应当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地参与进来, 这将有助于他们思维的拓展。从性格方面来说,应当坚强、持之以恒的精神,学校在这方面应当给予相应的引导,这样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会有莫大的帮助,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并且可以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性格培养的问题和汉语学习联系起来,使学生能了解其中的重要性,或者是成立心理辅导中心,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甚至可以挑选学生参加各种需要意志力和耐性的文体活动。养成坚毅的性格对于汉语学习,特别对克服阅读困难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第二,倡导广泛阅读,扩大背景知识。空余时间多看报纸,杂志,图书甚至自己提笔来写一写都会对阅读能力的加强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强调阅读并不是只强调用汉语阅读。当然维吾尔族大学生学习汉语自然要多读些汉语的报纸,杂志,书籍等,这对增强语感,创造汉语学习氛围是很好的。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来阅读,这样即不会有受挫感,又能提高积极性,增长知识。公共汉语的学生可以选择些简单但趣味性和知识性较强的报刊杂志来阅读,而汉语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报刊及杂志来阅读。但如果只读汉语文章,正如上文提到会造成知识面狭小和阅读量的不足。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同学来说,无论他汉语多好, 其阅读汉语文章的速度与阅读母语文章的速度也都无法匹敌。如果学生能广泛地阅读科普、常识性的文章,即使用维吾尔语阅读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接收、记忆更多的知识,在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些知识保存在他们的记忆库中,一旦在汉语阅读中出现类似的知识,大脑很快就会把所记忆的知识反应出来, 读者就可以迅速与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联系与比较。这样无论从阅读的速度还是准确率上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这种方法对克服阅读困难是有积极意义的。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能涵盖较多的领域,并对自己的阅读和成绩都有帮助时, 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因此,我们提倡在阅读中运用汉语、维吾尔语并重的阅读方法,维吾尔语用以汲取知识,汉语用于培养和提高水平,两者相辅相成。
最后要提到的是阅读技巧问题。在汉语阅读课上还是在许多的参考书上都有提到很多较好的阅读技巧,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但是同样的学习技巧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学生的个性化和知识层次的参差不齐, 使得在教学中不能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学习。维吾尔族大学生们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拟定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当然,汉语阅读困难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教师的参与。非专业的学生应当积极地把自己在汉语阅读中存在的难题反映给任课教师,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原因并解决。对于汉语专业的学生汉语阅读的含义就更广。针对阅读困难所制定的方案应更加的具体,有针对性。导师制的引入对专业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在入学起就有自己的导师,一个导师承担4-5 名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样导师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根据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并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不断追踪,为学生量身订制。
3 结语
现在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阅读困难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它反映了很强的时代性。在这强烈的时代特征中应当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盲目地讲究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时代是个性化的时代,学生是个性化的学生,那么我们也要力求个性化的教学。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国,刘昌.阅读困难儿童工作记忆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
[2] 屈社明.图式理论与大学生汉语阅读困难的成因[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1).
[3] 刘铮,刘电芝.西方关于阅读困难学生的记叙文理解策略教学研究[J].学习困难研究,2003,(4).
关键词:
阅读困难;心里素质;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9-0208-01
阅读困难的原因是多样的。对于这个问题,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按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阅读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个过程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多有可能导致阅读困难。在21 世纪这个高科技时代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新一代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阅读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提到汉语阅读,即使是汉语专业的学生都觉得不是件容易事。虽然学习汉语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来说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但随着汉语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学习汉语从大学开始提早到小学开始学,90年代的学生可以说无论从基础上还是从条件上都比80 年代的要强得多;当然2000年后的学生比90 年代的更要强得多。但高校学生在学习中仍然存在着较严重的阅读困难。阅读困难的表现有多种,例如无法完成全篇文章的阅读,有时读完之后不知所云等。在大量的访谈和调查基础上,本文将试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原因分析
1.1 片面强调交际,忽略阅读训练。
强调交际、偏重口语,而忽略了作为基本功的认知和理解力的培养导致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阅读方面受到的训练相对减少。例如,学生大量训练口语,对字、词记忆的训练相对较少。所以有些学生在交际中能侃侃而谈,但这些他们会说的词语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时,他们却觉得很陌生。我们还应当注意的是口语所需要的字、词量远比阅读所需要的要小。字、词量不足也是导致阅读困难的一个原因。同时还要强调认知的重要性是很必要的,大量的阅读训练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1.2 背景图式的欠缺
阅读不是一个单纯吸收信息的过程, 而需要读者设法将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同文字结合起来, 以促进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和掌握。正如国外学者指出:“也许人们最终会发现,许多阅读障碍的根源在于背景知识的欠缺,而不在语言技能的不足。”有些学生认为既然是为了提高汉语学习及汉语阅读能力,那在课堂学习及课后自学中都应当全面接触汉语,特别是汉语专业的学生认为从入校开始所接触的书籍都应当是全汉语的,似乎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才会提高专业水平。无疑这种学习的积极性是好的,但学习的效果却未必见得最好。因为对汉语专业的新生或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全汉语的阅读方式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查字典,去理解。时间长了容易消磨积极性。其次学生们在选择图书来训练阅读能力时经常选择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而书架上科普类的书籍却少有人问津。大师的手笔固然是需要见识的,但许多著作因为年代久远,语言使用的习惯和方法与现在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许多学生带着满腔热情开始阅读,但往往是半途而废。自然,他们希望通过阅读汉语古文而提高阅读能力的愿望也就随着阅读困难的出现而破灭。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事实上,在汉语考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科普性文章。由于对某一领域知识的匮乏加之文章中术语的频繁出现,学生对这种类型的文章望而生畏。其实汉语学习并不局限于对汉语文章的阅读,更不能局限在小说的阅读中。现在学生常识的缺乏是导致汉语阅读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能对一个事物、事件有预先的了解,那么我们在阅读相关文章时就会轻松很多,这也就是背景图式。
1.3 心理素质问题
许多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会有挫折感,容易放弃。这种急躁,容易放弃的特点是汉语学习中的一个大忌。如果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或段落,甚至遇到较多的生词,马上就觉得阅读无法继续,继而放弃,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放弃汉语学习,那么学习肯定无法提高。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磨练他们的意志,养成吃苦和坚韧的精神是汉语學习中不可少的一课。
1.4 阅读技巧的缺乏
正如汉语其他三项技能的训练一样,阅读同样需要技巧。我们发现在阅读同样一篇文章, 有的同学的阅读速度快且理解的准确度高。而有的同学不是速度慢就是理解上有很大的偏颇。阅读技巧的运用在速度和准确度上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技巧的传授与讲解, 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2 几点建议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看, 解决维吾尔族大学生阅读困难的问题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一,要解决语言大环境的问题。即使过去的少与人交往已经成为事实,在大学里也可以有机会弥补这种缺失。重要的是学生自身应当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地参与进来, 这将有助于他们思维的拓展。从性格方面来说,应当坚强、持之以恒的精神,学校在这方面应当给予相应的引导,这样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会有莫大的帮助,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并且可以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性格培养的问题和汉语学习联系起来,使学生能了解其中的重要性,或者是成立心理辅导中心,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甚至可以挑选学生参加各种需要意志力和耐性的文体活动。养成坚毅的性格对于汉语学习,特别对克服阅读困难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第二,倡导广泛阅读,扩大背景知识。空余时间多看报纸,杂志,图书甚至自己提笔来写一写都会对阅读能力的加强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强调阅读并不是只强调用汉语阅读。当然维吾尔族大学生学习汉语自然要多读些汉语的报纸,杂志,书籍等,这对增强语感,创造汉语学习氛围是很好的。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来阅读,这样即不会有受挫感,又能提高积极性,增长知识。公共汉语的学生可以选择些简单但趣味性和知识性较强的报刊杂志来阅读,而汉语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报刊及杂志来阅读。但如果只读汉语文章,正如上文提到会造成知识面狭小和阅读量的不足。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同学来说,无论他汉语多好, 其阅读汉语文章的速度与阅读母语文章的速度也都无法匹敌。如果学生能广泛地阅读科普、常识性的文章,即使用维吾尔语阅读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接收、记忆更多的知识,在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些知识保存在他们的记忆库中,一旦在汉语阅读中出现类似的知识,大脑很快就会把所记忆的知识反应出来, 读者就可以迅速与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联系与比较。这样无论从阅读的速度还是准确率上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这种方法对克服阅读困难是有积极意义的。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能涵盖较多的领域,并对自己的阅读和成绩都有帮助时, 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因此,我们提倡在阅读中运用汉语、维吾尔语并重的阅读方法,维吾尔语用以汲取知识,汉语用于培养和提高水平,两者相辅相成。
最后要提到的是阅读技巧问题。在汉语阅读课上还是在许多的参考书上都有提到很多较好的阅读技巧,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但是同样的学习技巧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学生的个性化和知识层次的参差不齐, 使得在教学中不能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学习。维吾尔族大学生们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拟定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当然,汉语阅读困难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教师的参与。非专业的学生应当积极地把自己在汉语阅读中存在的难题反映给任课教师,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原因并解决。对于汉语专业的学生汉语阅读的含义就更广。针对阅读困难所制定的方案应更加的具体,有针对性。导师制的引入对专业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在入学起就有自己的导师,一个导师承担4-5 名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样导师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根据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并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不断追踪,为学生量身订制。
3 结语
现在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阅读困难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它反映了很强的时代性。在这强烈的时代特征中应当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盲目地讲究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时代是个性化的时代,学生是个性化的学生,那么我们也要力求个性化的教学。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国,刘昌.阅读困难儿童工作记忆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
[2] 屈社明.图式理论与大学生汉语阅读困难的成因[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1).
[3] 刘铮,刘电芝.西方关于阅读困难学生的记叙文理解策略教学研究[J].学习困难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