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置换治疗急性脑室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c_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脑血肿穿刺引流或单侧侧脑室穿刺引流(对照组29例)和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或侧脑室及脑血肿穿刺引流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组31例)等方法,对60例急性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2%,优于对照组(44.8%)总有效率(P<0.05),并且其血肿清除时间(6 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8 d).结论双管置换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室出血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年轻恒前牙损伤后牙髓愈合的鉴别诊断经验.方法选择牙体完整的损伤为试验组,经过常规和试验性的治疗后,综合判断其牙髓愈合情况;随机选择门诊适龄非恒前牙疾病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电活力、温度测试.结果试验组102颗牙移位、牙震荡病例中,牙髓愈合的患牙有18颗电活力测试出现阴性或不确定(假阴性);26颗离体脱位牙治疗后牙髓愈合有5颗电活力测试出现同样的现象,与同样进行两种测试的对照组62颗正常年轻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β-AR)密度和β1-受体基因(β1-A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β-AR和β1-AR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非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35例)、美托洛尔治疗组(34例)和卡维地洛治疗组(35例),2个月后复测β-AR和β1-AR mRNA表达水平.结果心衰组β-AR密度和β1-AR m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