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述能力贯穿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始终.高年级的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能力.教学《牛郎织女(二)》这篇民间故事,“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是主要的目标.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明目标、知结局、说画面、讲故事等环节,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中,感受文章的精彩内容,体会故事的曲折情节,掌握运用连环画进行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而且有助于学生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其他文献
冰心的作品享誉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其作品里的思想都做过深刻的研究,但对其作品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冰心的文学作品创作经历了相当漫长的一个时代,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冰心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价值也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批判与赞扬,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冰心文学经典作品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以及其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研究具有巨大价值,它不仅是文坛的艺术珍品,而且是对中国文学历史发展的一种映照.本文主要描写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冰心文学经典作品的不同评价,并对其当代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期刊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女性主义批评家和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到灯塔去》作为弗吉尼亚·伍尔夫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自1927年出版以来受到了批评家们的广泛关注,但鲜有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期刊
英国著名女作家特蕾西·雪佛兰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主要讲述了17世纪荷兰著名的风俗画画家维米尔以家中的一名女佣为模特,创作出世界名画的故事.作者通过该作品揭露并批判了17世纪英国以男性话语为主体的社会,并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女性命运的惋惜和哀叹.本文以女性身份建构为研究视角,探讨了小说中女主角葛丽叶从身份缺失到身份建构的过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原本是17世纪荷兰优秀的风俗画大师约翰内斯·维米尔的一幅著名的油画,这幅油画被荷兰艺术评论家称为“北方的蒙娜丽莎”,维米尔与伦勃朗、哈尔斯共称为荷兰的三位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