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联动技术调试可调水嘴大小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la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A油田全面推广应用注水井测调联动分层测试技术,但因其调试速度快,稳压时间短,调试合格后水量稳定性较差。本文根据伯诺里方程,为正常注水条件下各层段水嘴大小提供科学依据,并采用编程计算水嘴大小,查表即可得到可调水嘴开大或缩小的时间,减小了调试过程中的盲目性,有效提高了测试水量的稳定性,测试效率获得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测调联动 分层调试 可调水嘴大小 测试效率
  1 引言
  本文就注水井测调联动技术调试中如何确定水嘴大小进行理论探讨,推导注水压力、流量、水嘴尺寸三者的关系,解决测调联动方法调试合格后水量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 注水压力、流量、水嘴尺寸三者关系理论推导
  2.1 确定目的层位配注条件下的压力
  2.2 确定目的层位配注条件下注水压力、流量、水嘴管径三者关系
  根据方程(2)建立配注条件下的能量方程:
  (6)利用(3)中计算出的其余各层(油套环空间)的压力配2 p,(5)中计算出的井口压力井口配p,再利用公式(6),计算出其余各层配注条件下的水嘴大小。
  3.2 调试方法的确定
  (1)用编写的软件计算水嘴大小。
  由于求水嘴大小的计算过程较复杂,采用编写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下列界面中输入全井和各层水量、井口压力、配水器深度,即可自动计算出水嘴大小。
  (2)根据水嘴大小查表确定水嘴调节时间。
  4 应用效果
  2012年5月开始在采油B厂16个测调联动班组采用该方法进行分层调试试验,现场试验95口井,一次性调试成功(即24小时后重检合格)67口,成功率68.5%,与尝试性调试法相比,一次性调试成功率提高5.7个百分点,平均单井调试用时由原来的23.5小时缩短到22小时,缩短1.5小时,单井测试效率提高6.4%。
  参考文献
  [1] 肖明葵主编. 水利学.(第二版)[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以应对当前油气开发的新形势为出发点,对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合理的预估,对指导现在和以后的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平井 压裂工艺 现状 趋势  当前,油田类型日益复杂、开发难度逐渐上升是在中国油气开发面临的不利形势。提高油田开发效益,高效开发边际油田,最大限度地提高油藏采收率,已成为石油行业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几
【摘要】为提高分注井密封性能,保证分层注水开发效果,对分注井封隔器失效进行了研究。发现封隔器胶筒结构、免释放机构和管柱蠕动是封隔器失效的主要原因。分别相应提出改进封隔器、优化设计锚定式分注管柱和提高作业质量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分注井 封隔器失效 改进措施  海拉尔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油田,断块多、情况复杂,层间、层内差异大,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是油田注水开发实现有效注水的重要手段。井下封隔器若密封不
【摘要】本文以“BB区块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分析油水井之间油水分布规律,确定主力层位的主要水淹方向,从而分清不同水淹级别,提高水驱开发调整的针对性,指导井区以及区块的整体综合调整。  【关键词】层间调整 连通关系  1 地质及开发概况  BB区块构造较为平缓,断块由南北向大断层包围,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地垒,油层中部深度为 987.8 m,平均单井有效厚度10.3m。开发扶余油层,以河流相沉积为主
【摘要】石油录井技术是一项在对油气勘探开发时的一种随钻技术,此技术在许多的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发现和评价油气层、建立地层剖面、指导工程安全施工等方面。随着石油勘探难度的增大和钻井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石油录井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石油录井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有了计算机在石油录井中的应用,石油录井技术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矿井信息。  【关键词】石油录井 计算机网络 远程传输 
【摘要】本文针对埕北602井各井段施工的地层特点,通过采取相应的钻井液体系以及合适的钻井液参数,解决了施工中出现的井下复杂情况,避免了事故发生,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油气层,顺利完成了全井的施工。  【关键词】悬浮 携带 防塌 高温稳定 钻井液体系  1 概述  埕北602井位于埕岛西部断裂带,埕宁隆起埕北低凸起,地层至上而下依次沉积平原组、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中生界、古生界,是胜利油田勘探项目部
目的 探讨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6年12月-2007年9月开胸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规范系统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及缩唇呼吸、咳嗽训练、吹气球训练等呼吸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
【摘要】允许的最低热油管道的的输油温度和停输时间,管道的停输过程以及再启动过程都会影响到低于最低输量运行的管道的生产运行。因此,研究低输量条件下埋地热油管道温降规律,对于节能降耗和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输埋地温降  1 引言  埋地低输量热油管道,准确计算因维抢修而造成的允许停输时间,有利于为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允许的最低热油管道的的输油温度和停输时间,管道的停输过程以及再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