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是识别货币资金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环节.大数据背景下,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为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利用RPA技术能有效改善审计范围受
【机 构】
: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重庆400054;重庆理工大学云会计大数据智能研究所,重庆4000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是识别货币资金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环节.大数据背景下,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为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利用RPA技术能有效改善审计范围受限、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以A会计师事务所为例,首先在描述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审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RPA技术构建了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模型,从设计思路与目标、模型构建、运行机理三个方面探讨审计机器人的开发与实施;最后提出对审计机器人应用的关注点,对RPA技术在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以我国2007 ~ 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在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盈余管理方式影响的基础上, 分析信息技术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 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 信息技术反向调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进一步研究发现, 信息技术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和具有保盈动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且对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企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避税, 导致信息不对称加大、代理成本增加, 从而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增加, 甚至会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的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公共资源配置扭曲, 因此很有必要关注企业避税这一话题。 通过回顾101篇检验公司治理和企业避税之间关系的实证论文,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 从九个方面总结公司治理对企业避税的影响, 包括管理层激励、高管个人特征、董事会特征、内部控制、所有权
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企业通过向外部进行绿色并购和从内部进行绿色创新谋求绿色发展,而由外至内是否有显著影响目前尚未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此,使用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企业2006~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显著正向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绿色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下期的绿色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研发强度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即产权性质和研发强度显著调节绿色并购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该结论丰富了绿色并购经济后果与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
【摘要】在“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时代审计定位的指引下,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内容都有了较大的拓展。 理论上, 审计内容可以拓展到任何业务活动, 而对微观层面资金活动的精准把握, 仍然是审计相对于其他监督形式的优势之一。 审计内容的拓展, 加剧了审计学科研究对象边界的模糊性, 形成了审计学科悖论, 从而导致审计专业建设的困难。 对此, 审计学科可以构建以基础审计学、
【摘要】本文从政府管理职能的角度对部门会计制度形成和废除的原因做出了新的解释。 我国分部门制定会计制度的做法始于新中国建立之初。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其经济管理职能对企业实施直接管理, 拥有所属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权, 这是形成部门会计制度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后, 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为废除部门会计制度、形成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提供了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和可能性。 对我国行业会
【摘要】当前我国积极推进经济转型, 绿色信贷能为各大产业的绿色改造和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利用2011 ~ 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 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绿色信贷与金融发展影响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并以中介效应模型具体检验绿色信贷以中介渠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机制。 结果表明: 绿色信贷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而金融发展效率的损失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优化转型;
【摘要】地方财政透明是衡量新时代财政治理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不断完善《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 为了落实财政资金节用裕民的目标, 2020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条例》。 在此背景下, 从梳理新《预算法实施条例》的特点入手, 通过厘清预算主体职责、完善信息公开机制、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构建预算绩效新格局以及明确政府间财政关系五条路径, 分析新《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是随着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衍生,其风险逐步凸显,企业依靠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已难以有效地面对新问题、新局面,如何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成为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风险的新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企业风险管理各环节的数字化转型进行探讨,得出要在风险识别阶段提高数据化风险感知能力、在风险评估阶段构建智慧化标准体系以及在风险应对阶段形成自动化应急机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