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托溴铵雾化联合振动排痰仪在AECOPD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ij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雾化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AECOPD对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异丙托溴铵氧气雾化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观察7天排痰护理、患者的日均排痰量及血氧饱和度(Sp02)情况。结果:排痰护理7天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日均排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0),试验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两组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0)。结论:异丙托溴铵氧气雾化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AECOPD,可帮助患者有效排痰,明显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振动排痰仪;异丙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排痰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比平时加重或痰量增多或成黄痰等[1]。加强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改善肺通气是AECOPD患者护理的重要措施。2012年4~2013年10月,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了异丙托溴铵氧气雾化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AECOPD加强排痰,取得了满意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4~2013年10月,我们选取了120例自愿参加本次观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排除合并肺部其它疾病者和不能耐受振动者,观察前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52.5±9.7岁,最大者69岁,最小者47岁,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51.2±9.1岁,最大者65岁,最小者45岁。两组间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炎、多索茶碱平喘、溴乙新葡萄糖注射液化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异丙托溴铵(500 μg + 0. 9%氯化钠注射液2 ml)加入以氧气为动力的雾化吸入器中经口吸入,氧气流量4 ~ 5 L/min,湿化瓶内勿放水,每次15 ~ 20 min,2次/d;雾化治疗后漱口,并用振动排痰仪进行排痰,方法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根椐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叩击头和振动频率,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叩击头在患者背部由下向上,由外自内进行叩击振动,排痰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随时调整位置和方法,使其达到最好效果。7天1疗程。
  1.2.2 观察指标
  排痰护理7天日均排痰量和血氧饱和度(Sp02)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一次性集痰器收集患者的每日痰量,连续记录测量7天。
  1.2.3 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a 3.1 数据库录入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排痰护理前日均排痰量和血氧饱和度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护理后两组间排痰量和血氧饱和度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呼吸肌疲劳,痰多且咳痰无力,容易加重肺部的感染,严重时可发生低氧血症,有效排痰在AECOPD患者护理中非常重要[2]。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药物作用直接,疗效迅速的特点。最新研究表明,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气道重塑而阻止肺功能的持续下降,异丙托溴铵属于水溶性的阿托品季胺类衍生物,作用时间4-6小时,它不仅能扩张支气管,还能改善夜间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睡眠质量[3]。振动排痰仪根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设计,排除和移动肺内细小气道分泌物和代谢产物有显著作用,它可提供两种力:一种是垂直于身体表面的垂直力,对气管黏膜表面粘液和代谢产物起松弛和液化作用;另一种是平衡于身体表面的水平力,可帮助支气管内已液化的黏液按照选择的方向排出体外,具有很好的穿透性,使深部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从而改善肺通气。另外,振动排痰仪的低频作用,且治疗力持续稳定,使用方便。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弛紧张的肌肉,起到按摩、促进睡眠的效果[4-5],克服了徒手叩背排痰法局限性,对深部支气管痰液排出效果较差且叩背的力度不易控制。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配合振动排痰仪的应用,使附着在小气道的痰栓稀释脱落,液化的粘液按照方向排出体外,增强了排痰效果,有利于感染的控制,提高了患者的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改善了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陆再英,终南山.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68.
  [2]张弛,李惠华,刘 洪.震动排痰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7B):27-28.
  [3]董睿,张连莲,刘颖.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1(33):5587
  [4]张永春,江智霞,罗礼容,等.振动排痰仪与传統叩背排痰比较研究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64-66.
  [5]王雪斐,张雪芳,金学勤,等.振动排痰对卧床病人舒适度的影响[J].交通医学,2007,2007,21(4):47847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心肺复苏后有很多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是一项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与机械通气治疗中器械污染和交叉感染有关,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机体抵抗力差,管道内细菌通过气溶胶、冷凝水、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接种定植,极易发生肺部感染。  关键词:心肺复苏;肺部感染;护理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条件和设备的改善,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有也是在逐渐提高,但相应复苏后的并发症也随之上升,这是值得广大医务人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护理情况做总结。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因素(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护理专业知识缺陷、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用药及操作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患者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缺陷、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环境因素)。结论对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3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术前和术后的有效护理,均顺利完成动静脉内瘘术,无内瘘失功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感染和出血症状均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加强对行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前以及术后内瘘使用前和使用期间的护理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新生儿医疗中心2012年2月收治的1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此患儿经过20天精心的治疗和全面细致的护理,症状明显好转,各项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顺利出院。结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期少见的自限性疾病,护理中应做好饮食护理,眼部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同时还应增加患儿的舒适感,预防并发症的发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近年在本院内科住院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优质护理要求,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急诊中毒病例中较为常见,有机磷农药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体内,导致患者中毒,主要表现为M样症状、N样症状或者中枢方面症状等。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在救治过程中的护理干预也是必不可少。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均为2012 年8
期刊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护理干预;心理护理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90免的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而红、心悸失眠、眩晕耳鸣、腰背酸楚、目浮肢肿、情志不宁、皮肤蚁走样感等症状^,多发生于45 ~55岁,90免的妇女可出
期刊
摘要: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的、极其严重的心脏状态,严重危害病人健康。近年来音乐疗法是一种新兴的促进心肌梗塞病人康复的方法,本文就从音乐疗法的准备要求、音乐选择、具体程序等方面做出了综述。  关键词:心肌梗死;音乐疗法;护理进展  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的、极其严重的心脏状态,是目前全球都关注的主要疾病,其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病人在发生心肌梗死时具有发病急、无预兆、死亡率高的特
期刊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某部位的动脉管壁局限性扩大的脑血管疾病,其破裂可致患者致残甚至死亡。正确及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进展,目前临床上采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创伤小、预后好、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特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由于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各不相同,动脉瘤破裂后血管痉挛等因素,使血管内栓塞术围术期内仍会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方法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7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实验组44例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2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31%。护理满意程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相关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