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电影的流变与未来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zh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艺术母题,曾在文学作品尤其是科幻小说中大放异彩。进入电影作品后,在人工智能的呈现方式及内容方面演变出不同的阶段,包括机械躯体、人工智能的萌发与冲突、人类的反思与求同、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融合。随着"奇点"时刻的临近,今后的人工智能电影必然会在内容探索上受到影响,人工智能的外部形象会更加丰富多样,其引发的有关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也将更加深入。
其他文献
"在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测试期间,高德将免费向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以促进地图行业新生态的构建。未来不会再有图商,只会有动态大数据服务商。"一个多月前,在
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步发展,环境优化逐渐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焦点性问题,从而致使绿色理念的建立成为住宅建筑设计中较为核心性的内容,因此,在现阶段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优化的过程
期刊
美国社会问题剧作家阿瑟·米勒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坚持为严肃目标服务的戏剧主张,把人与人类、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确定戏剧性质与功能的基础,以人和人性作为他戏剧
期刊
新历史主义小说在当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并引发了影视界的改编热潮。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改编存在着历史的片面消费和娱乐、人性真实的深度挖掘、意象空间的刻意营造等特点。新
期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阐释,打开了新视野。通遇对“文化转向”的反思,结合关联-顺应理论的思想,我们建立以译者为中心的关联-顺应选择翻译观,从新的视角讨论和解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包含时间观念的英汉熟语,探讨了中西不同时间观念,并进一步研究和发掘造成不同时间观念的根源——不同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