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左秀右枯』的笔势体势特征和书法史『创新』的价值

来源 :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t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rn苏轼是北宋著名书法家,其书法成就之高,纵观整个书法史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把苏轼艺术成就跟王羲之、颜真卿在艺术方面的极致高度、囊括万代对比,他似乎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了.王羲之开宗立派,被后世尊为『书圣』,是为千古一人.更因为他而对一个时代有了一个『魏晋尚韵』的历史性概括,实在令人感叹.颜真卿挟唐楷正字的铜墙铁壁,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为王先驱』、导夫先路.盛唐中唐的颜鲁公,也是以真正的『正宗』书法形象传世,今存二十八方姿态各异的楷书碑铭的『颜体』群,即是一个有史以来无可企及的高峰.加上还有他的《祭侄稿》《祭伯父稿》《争座位稿》在书法之外更有历史性和人格魅力存在,对他的逆于时风坚持『正字端楷』立场,也是不待赘言的.
其他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占有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今,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新的教育要求,即在加强高职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同时,更不可忽视校园人文素养的教育.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市场化进程中,整个社会的竞争形势愈演愈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作为育人主阵地,亦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提高育人质量备受关注。而教学管理作为育人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其在当前阶段仍旧存在些许问题,有着巨大的变革优化空间。本文基于对素质教育科学内涵的简述,分析了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现状,并重点就素质教育体制下的教学管理变革展开探究。
隋代享国仅三十八年,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都有重大改革和历史贡献,在书法史上也占据特殊地位.清代叶昌炽说:『隋碑上承六代,下启三唐,由小篆八分趋于楷隶,至是而功力兼至.神明变化,而不离于规矩.盖承险怪之后,渐入坦夷,而在整齐之中,仍饶浑古.古法未亡,精华已泄.唐欧、虞、褚、薛、徐、李、颜、柳诸家精诣,无不有之.此诚古今书学一大关键也.
期刊
长期以来,徐庆华先生于书法传统、现代性、书写环境等进行着可贵的思考与实践探索.『浦江三部曲』大字书写在书法界内外也引起广泛关注.本刊尝试以纸媒与网络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对徐庆华先生做了一次访谈,希望有益于人们较全面了解徐庆华先生的所思所想,也有益于徐庆华先生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篆书《学道守先》十言联张瀚卿(上海) :张瀚卿同学从作品的形态到与人的关系,正好印证了『字如其人』.她本身是一个文静、内秀的女同学,这副对联完整地体现了她的审美追求,例如作品当中的留白、点画的优雅、款识的文气,完全符合她一贯的审美,她在四年中也找到了一种和自己对应的艺术语言.这件作品取法唐代李阳冰《谦卦碑》,正是原作的线条细挺,结字富有想象力,所以为当今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学习与再造的空间.这件作品也确实做到了古为今用,将古代的艺术语言在当下表现出一种唯美的艺术形态.
期刊
《论语》:『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日: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谓『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都是不懂礼仪的,大家都不愿意与他们交往.但该地的一个年轻人来见孔子,孔子却接见并夸奖了他.孔子的学生们都很困惑.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肯定他的错误,指责他的错误又有什么意义呢?人家来请教我,就说明他有改正过去错误的上进心.所以我就夸奖他的上进,而不去提他以前的事情了.』
期刊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而对公器之『审查』,或可日『公器之公器』.然『审查』又谈何容易,审查者与被审查者,皆为学术圈内人士,低头不见抬头见,褒之者皆大欢喜,指出不足者,难免会生出嫌隙.尤其对于艺术圈而言,艺术家多集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于一身,艺术创作上的捧场与经济价值的变现,使得学术交流难以绝然避开人情.近年来,书法批评在学术与实践上的失语已几成共识.然如此现象并非所有学术圈皆如此,比如较成熟的历史学科,一些学术大佬在写成论文后常会及时发表,在观察学界反应如何的同时,还会根据相关书评的批谬来进一步完善,而书
期刊
记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于山西省城大学毕业学书起初,就曾听得先生们这样说,书法中以『联作(对联)』和『中堂』是数着的两种难写的形式.此两种中又以联作最难.为什么?当时自己虽说有写字的一点基础,但于书法还属于初涉阶段,体会不深.
期刊
苏轼曾评价王安石书法为『荆公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日本学者内山精也据此认为苏轼对王安石之书持否定态度,国内书法史学者陈志平也认为这是苏轼对王安石的书法进行的嘲讽.本文从王安石之书的『法』与『无法』『无法之法』系以禅喻书以及王安石书法『不可学』辨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考证,对『荆公书得无法之法』一句作出与前辈学者不同的阐释.
一楷草为书史两大主流rn所谓楷书,其广义讲是篆书、隶书、楷书的正体,即标准铭石体;现在所讲即是狭义的楷书.楷书形成并成为书法的主流书体迄今已经一千八百年左右.所谓草书,其广义讲是篆书、隶书、楷书的草体,现在所讲是狭义的草书,即从章草转变而成的今草,它与铭石体的楷书在音义上可以对应,但形不能完全对应,它是手写简略体.草书形成的历史早于楷书,迄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它是相对于楷书的另一套书写符号系统.楷书和草书是中古以来近两千年书法历史的两大主流.
期刊